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名家论坛
名家论坛
  • 名篇欣赏
  • 名家论坛
  • 刘梦芙 : 当代诗词复兴进程中的传统派(上)

    时间:2016-12-17 08:59:45  来源:中国国风网  作者:劉夢芙

     

    111.jpg

     

     

    刘梦芙简介:

    刘梦芙,1951年生,安徽岳西人。现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安徽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啸云楼诗词》、《二钱诗学之研究》、《二十世纪名家词述评》、《近现代诗词论丛》、《近百年名家旧体诗词及其流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啸云楼诗学论丛》等,编有《二十世纪中华词选》、《中国现代词选》,主编《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文论》、《二十世纪诗词名家别集丛书》、《当代诗词家别集丛书》、《安徽近百年诗词名家丛书》共六十余种。

     

    〔内容提要〕

    当代诗词宏大队伍中为数不多的传统派,以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者为中坚,其作品曾选入《海岳风华集》出版,风格多姿多彩;近年成立持社并创办社刊《爽籁》。传统派主张诗词创作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树立诗人品格;精研诗艺,取法前贤,以雅正为归;评价诗词以真善美统一为标准。在切实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变化开新,方为诗词在当代复兴之正路。

    〔一〕引言

    论题中的“当代”,指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时期。这一时期,饱经劫难的传统诗词逐渐复苏,迅速发展,形成规模宏大的诗词写作群体。诗词属于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四库全书》分类中,《诗经》属于经部,《楚辞》与历代诗词属于集部),因而诗词复兴实为1990年后国学运动之先声,包括诗词在内的国学将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诗人与作家创作多年,其作品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而宗旨相同、风格类似的诗人、作家则形成流派,如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诗派、西昆诗派、江西诗派、江湖诗派、公安诗派、竟陵诗派、神韵派、格调派、性灵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桐城古文派等等。文学流派往往能集中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创作成就,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深远的影响。文学流派中的多位作家虽然有大体相同的创作宗旨,作品风格有相近之处,但仍然有其个人独特的精神面貌,自成一家。划分流派,只是着眼于大处,观其明显之特点,在流派之间有所区别、便于了解而已,不能代替对作家个案深入精细的分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成立广州诗社,编辑发行《诗词》半月报;花城出版社印行李汝伦主编的《当代诗词》。至1987年6月中华诗词学会成立的前后几年间,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诗词组织。据《中华诗词》、《中华诗词年鉴》等有关资料统计,大陆经常参加诗词活动的人在百万以上,公开或内部发行的刊物近千种。而九十年代间互联网兴起后迅速普及,到本世纪初覆盖全国都市乃至经济发达的乡村,为诗词提供了交流传播的广阔空间,大大小小的诗词社区与网站纷纷建立,其间又有诸多的个人博客以及微博,网络诗人飙腾云涌。

    诗词每天都在产生海量作品,发表于各种报刊与互联网,作者人数与作品数量远越此前历代作家作品之总和,是不争的事实。至于诗词作家作品的具体数字,迄今尚无广泛的调查、确切的统计;作为研究者的个人未能尽知当代诗人词家、遍读所有作品,因此有关诗词流派的区分,只能据已得的资料加以论述,未免失之于片面,有待于学术界同仁作全面深入的研究。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十年“文革”期间,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诗词创作备受高压。“文革”前报刊尚能发表国家领导人及少数高级知识分子的诗词,“文革”中唯有毛泽东诗词一花独放,绝大多数诗人词家或辍笔弗为,或秘密写作,有了作品无从发表。拨乱反正后老一辈诗人词家重挥彩笔,创作新章,其旧稿或结集出版,或见诸报刊。大体而言,老辈诗词家多为高级知识分子,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界与文化、出版部门的专家学者,具有深厚的国学修养与丰富的人生阅历,其诗词创作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即已成名,“文革”后健在者继续发挥“为霞尚满天”的馀热。

    部分作家在“文革”中备遭苦难,以诗词为血泪之呻,只是不能公开发表而已。从风格流派的宏观着眼,大多数老辈诗词家继承古典诗词的风雅正宗,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诸如缪钺、钱仲联、苏渊雷、钱钟书、程千帆、孔凡章、周退密、徐定戡、寇梦碧、陈机峰、刘逸生等以及海外归国的叶嘉莹堪为代表。而聂绀弩则以其“杂文体”诗自成一格,受其影响者诸如荒芜、杨宪益、黄苗子、邵燕祥、李汝伦等作品风格与上述老辈明显不同,构成有特定时代色彩、较为新异的流派。这两种流派创作成就高低得失之评判,非本文论析之重点。

    至于主导全国各地诗词组织、数量庞大的离退休老干部群体,其中大多数人处于习作阶段,作品未有成熟的风格,无流派可言,不论是继承还是创新,皆缺乏可观的成绩。数量不等于质量,任何风格流派,都要经过时光的检验,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只能是真善美合一的精品。

    “文革”后幸存的老辈诗词名家,多已年逾古稀,晚年作诗聊以自娱并用于社交应酬,作品不过格律娴熟、语言雅驯而已,缺乏充沛的激情和抨击时弊的锐气。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至二十世纪末,老辈名家凋零殆尽,为数不多、悄然崛起的中青年,实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日诗词创作的精英,其作品代表了三十余年来旧体诗坛的最高成就。

    所谓“中青年”,指出生于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作者,其中四十、五十年代生人现已进入六七十岁的晚年。这一创作群体,上承《诗》、《骚》以来历代诗词的人文精神与雅正作风,反映时世不流于表象,艺术创新有坚实的根基,其宗旨大体相同,风格则多姿多彩,思想观念与创作实际迥异于主张“改革”、一味求“新”者,因此总称为“传统派”。

    而诗词继承传统,在近代以前本来不成其问题,明清诗人或宗唐或学宋,唐宋诗就是传统。但在二十世纪崇尚西学、不断“革命”的狂风巨浪中,包括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遭到猛烈的冲击,“传统”一词,成为“复古守旧”甚至“落后反动”的象征。近三十年来,当代诗词界高唱“改革”,坚持传统、恪守正宗的作者只是少数,本文作重点论述。

    222.jpg

    〔二〕《海岳风华集》中传统派的诗词创作

    由毛谷风、熊盛元合编,浙江文艺出版社于1996年以线装本印行、1998年再出平装修订本的《海岳风华集》,基本展示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大陆及海外中青年诗词创作的成果。此前也公开出版或内部印行过一些专收中青年诗词的选本,如《中国当代青年诗词选》(花城出版社)、《中华青年诗词点评》(中州古籍出版社)、《后浪新声》(广州后浪诗社编,油印本)等,或抉择不严,收录过滥;或范围太窄,佳作寥寥。

    《海岳风华集》在老辈名家指导下,选稿较精,中等水平以下的作品概不阑入;虽然若干高手因不知其人而未曾约稿,不免遗珠之憾,但当时海内外诗坛有知名度的中青年作手大体网罗。中央文史研究馆孔凡章先生作序云:“内容既不脱离时代,无背潮流;而格律声韵,又多循唐宋之矩矱”。上海诗词家周退密先生序言“入选作者,地不限南北,人不一其业,唯作品之精且美者是选,内容与技巧并重,庶几无憾。而含章摛藻,吐葩呈秀,唐规宋矩,锵金戛玉,浸浸乎盛世之元音,河岳之精英,比诸前贤,未见逊色,其或过之,为之欢喜赞叹。”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霍松林先生序云“展卷诵读,隽句佳章,流光溢彩,无不兼取古人之长而自运机杼,时出新意,固可传世而行远也”。予以高度评价后,霍先生指出诗词创作的门径、法度与发展的方向,并对当前诗坛状况提出一针见血的批评:

    一曰应先作古体,渐及近体,古近各体兼擅,始能表现各种情境。

    二曰能入能出,先入历代名家堂奥,含英咀华,尽取其法度、韵调及遣词、锤字、宅句、安章与夫言情、写景、叙事之经验技巧,为我所用,然后出其樊篱,于反映新时代、抒发新感情之创作实践中求变求新。

    三曰提高文化素养,深入现实生活,识解高、感受深,既有助于‘入’以领会名作意境,更有利于‘出’以描状新人新事。谷风、盛元、梦芙诸君深韪余言,而讥为保守者亦大有人在。

    当前诗词热方兴未艾,令人欢欣鼓舞。然不谙格律、不辨平仄,而昌言‘革新’者有之矣;穷心力于律绝、斗小技于咏物,而不知传统诗歌中尚有各体古风可供纵横驰骋以反映时代风云者有之矣;未博古通今,不关心国计民瘼,略能饤饾成篇而沾沾以诗家自炫者有之矣,上述浅见,岂无的放矢也哉!今读《海岳风华集》,诗词俱美,古近兼工,皆能入能出而有益于匡时淑世之作也。

    霍先生是著名学者兼诗词家,曾任“李杜杯”、“鹿鸣杯”、“回归颂”、“世纪颂”等历届全国诗词大赛评委会主任,眼光高远,识力敏锐,且胸襟宽厚,关爱中青年,有师长风范。序言有高屋建瓴之势,论评颇为精切,对诗坛后起之秀是很大的激励,这与全国性诗词组织中某些妒忌、排挤中青年的主事者,恰成鲜明的对照。同时符逸公、王林书、丁芒诸老辈也纷纷发表文章,赞誉《海岳风华集》的成就;该集作者之一黄坤尧在香港《大公报》连续撰文,点评佳作。

    此集线装本收录作者33人(女性6人),作品631首;修订本入选作者增至52人(女性11人),作品增至1191首。选录标准“不问其风格流派、师承家数,惟高致真情、正声雅调是求”。编者认为:“环顾当今海内外诗坛,雄视一代、管领风骚之盟主,迄未一觏。老成凋谢,名家渐稀,宏篇杰构,更似凤毛麟角,而平庸之作充斥吟坛,此则不可无忧也。(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