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书画
书画
  • 书画
  • 摄影
  • 印石文化
  • 艺术人生
  • 往日做砚侯 今日为茶君

    时间:2016-11-14 07:57:06  来源:中国国风网  作者:孙克攀

                                                                                                                                                                                                                                                                                       

    ——艺术家萧艺印象

     

     38829107905953555.jpg

     

    艺术家萧艺

     

     

    (中国国风网讯  孙克攀)电视连续剧《旗袍》里李幼斌扮演的一个角色对马苏扮演的角色说:你就是为旗袍而生的。直到见到艺术家萧艺,才知道“境界”一词是为他而创造的。

    茶道一味,就组成了萧艺,“境界”也由此诞生。天生爱茶又爱画的萧艺,1963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这位艺术家与茶与画似乎有着天生的情缘。萧艺,一个“艺”字足以看出萧艺对艺术的期盼。萧艺笑说,受家庭的影响,自己从8岁学画,从小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画画的兴趣也日益浓厚,长大后,他如愿考上了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

    与爱画一样,爱茶也是萧艺的天性。上大学时,身边的东北人大多爱喝酒,唯独萧艺每天拿只茶壶泡茶,自得其乐。茶与画就这样伴随着萧艺的生活,“不仅如此,我看以前的书画作品,只要是与茶画相关的,我会很兴奋,一下就能记住画中的一笔一画,然后笔下就可以画出来了。这种敏感似乎是天生的。所以,我将茶与画结合在一起,研究茶画,也就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萧艺介绍,在茶画历史上,从宋朝的苏东坡到明清两代,代代有茶画出现,尤其明清文人画,如徐渭、扬州八怪、陈继儒、陈曼生,直到清末的吴昌硕、任伯年,他们既是品茗高手,又都画些茶画。

    不过,多年研究下来,萧艺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前人名家虽然也有茶画作品,但并未形成系统,没有人把茶画当做一“派”来潜心研习,形成专属风格。“他们并不是没有才学,可能只是因为兴趣做出了这样的行为,但没想到他们一笔一带而过,却给历史留下了记号,给后人留下了参考的资料。”

    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萧艺也曾一度被“消停”了一阵子,但是,实力雄厚的萧艺在新浪微博上人气飙升,几十个小时粉丝量达到一百万,每日的新浪首页刷新着这位艺术家的动态。

    可是,萧艺并不因此以画家、艺术家或者大师自居。他说自己就是个“画画的”。他感慨道:“大师是越来越多了,可画画的却越来越少了”。  萧艺认为, 画家应该是跨界的高手,除了画画,什么都不会,那你太可悲了。由此也可得出结论,那么,这样的画家,他的画那也一定画不好。真正的画家应该接地气,“云山雾海”似的所谓“高雅”无人能懂。

    萧艺作品《笑望江湖,隐者不孤》阐释了一种“退让”精神,暗合传统文化,又有创意,广大读者和观众自有公论,社会认可度极高,这才是独创性。

    茶,渲染了根系文化,是牢固的,恒久的,不像蔬菜,至多十天半月,就过去了,而茶不同,普通民众家庭之必不可少,一年四季都有的吃。于艺术家而言,灵感会随着茶香的氤氲舒展开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品茶中完成创作,在创作中享受品茶,两全其美的乐事。

    为了更好地丰富茶画理论,萧艺一边画一边研究。为此,他走遍茶山茶园,喝遍不同茶叶的滋味,阅读大量有关茶壶、茶文化的书籍。功夫不负有心人,萧艺开始整理出了茶画的体系,并把茶画分成了文人雅士系列、高士隐士系列、佛道系列、才子佳人系列等,研究出了十二月花卉套画、六君子套画、十全十美套画等,茶壶、莲藕、蓑笠、菊花跃然纸上,他用墨香的世界,传递着茶文化。

    如此说来,是否是有茶即是茶画呢,萧艺对此不以为然。“长期以来,在茶画的定义上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一些宋朝的皇帝出行图也是茶画,其实不然,虽然画中有茶具,但同时也有香、有青铜器。当时没有照相机,所以绘画要求写实,茶并没有上升到用绘画语言来表现。”在萧艺看来,茶画的形成经过明清,尤其是清代,通过写意画而形成。

    “国人喜欢借物说话,借题发挥,茶画也是如此。两人对饮,是品茗图,但却未将文化内涵加进去。所以,我加入了新元素,让茶壶拟人化,而不是单纯的看图说话。”

    创作茶画,萧艺深受古代姜子牙、陶渊明、诸葛亮等“隐士”文化的影响。“但这种所谓的‘隐’,并不是教条地照搬过去的形式、理念,而是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总结下来,就是亲近自然,享受慢生活。”于是,萧艺的笔端出现了昆虫、篱笆、斗笠等身影,那腔热爱大自然的热情化为笔下的墨,呈现在纸上。

    如今,萧艺的画在表现形式上也不断扩展。在他看来,茶画在表现形式上很广泛,若画面当中仅以一把茶壶的存在就称之为茶画,就太过浅薄了。如今,萧艺的一些画作上已看不到茶壶的影子,“茶壶的寓意不在表象,虽没有茶壶,但放个茶匙、茶杯就不是茶画吗?所以,有没有壶的存在并不影响茶画的意境,无情不成画,只有将真性情倾注其中,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这,或许才是茶画——一个崭新品类画作的真谛。

     

    513944809438878639.jpg

     

     

     

     

    648604194034011488.jpg

     

    桃园士家  隐者不孤(40*33cm)

     

    193425219654276676.jpg

     

     

     

    771818695931508917.jpg

     

    394464669922202101.jpg

    山中高士卧  世外自归真(50*50cm)

     

    163888892923276119.jpg

     

    487093030337989466.jpg

     

    心隐唯花知(50*50cm)

     

    833703207677927773.jpg

     

     

     

    905142832875574737.jpg

     

     

     

    169688198832775033.jpg

     

    茗香自有雅客来(50*50cm)

     

     

     

    责任总编:朱成凌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