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的心目中,母亲总爱唠叨,她老人家虽未曾读过书,没有文化,但唠叨起来,总是绘声绘色,有时没完没了。虽然自小很是厌烦母亲的唠叨,但从母亲那嘴里唠叨出来的则是富有一定的道理。让人有所思,让人有所学。
母亲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兄弟姐妹多,外祖父则不让她去读书,以至落个“横笔不知竖画”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母亲从自身感受到没有文化之苦。所以当我们姐弟几个上学以后,母亲总是时常唠叨,要好好上学读书。每天晚上她都要陪着我们做完作业后才上床休息。清晨,她早早起床,忙着做饭,又要一一把我们喊醒,饭后背着书包上学时,还一再叮嘱别忘了带好书本和铅笔等。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家境贫寒,全家八口人,仅靠父亲一人的工资维持生活,为了能保障开学之际,交上学费,母亲就利用空闲时间去农村割草卖钱,对于多少钱一斤,割了多少斤,总共多少钱这个账,她一直算不清,还要请别人计算,为此,母亲至今还在念叨着没上学之苦。
中学毕业后,插队农村落户,每次回家,母亲也总是提醒我,要搞好邻里关系,老乡到咱家串门,要准备香烟,待人要客气,别让人家笑话咱是城镇人不懂事等。
招工进矿后,每逢休班回家看望父母,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又参加了工作,这样一回家,母亲总不会再唠叨没完没了吧。可谁知母亲对我回家高兴之外,还是向我反复讲述“多学别人长,少议别人短”,公家的东西再多,那是公家的,不该拿的决不能拿”。等做人的哲理,也正是母亲的这些唠叨,让我在工作中,谦虚,正直,谨慎行事。
当我们姐弟几个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取得了成绩,母亲总是感到欣慰。我们也深深感受到是母亲的不厌其烦的唠叨,及她的期望,她的信任,她的做人之道赋予我们,尽职尽责的做到了一个伟大母亲辛苦培育子女的神圣使命。
如今,我们姐弟几个均已进入了知天命和花甲之年,都成了爷爷辈和奶奶之辈的人了,而老母亲也已88岁高龄,然而年迈的老母亲仍忘不了她那习惯性的唠叨,她对孙子(女)及重孙们都百般呵护,疼爱。但也常常唠叨对他(她)们“严是爱,容是害,不管不问是祸害”。疼爱和教育相结合。
母亲的唠叨,是一条盛满温暖的溪流,流淌在你的生命里;母亲的唠叨,是一首写满幸福的摇篮,伴随着你一生的旅程,让你不觉得孤单。
我有母亲的唠叨相伴,是我一生的幸福!(作者:吴忠芹)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