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人生
艺术人生
  • 书画
  • 摄影
  • 印石文化
  • 艺术人生
  • 腹有诗书气自华(篆刻篇)

    时间:2016-12-07 08:14:38  来源:中国国风网  作者:孙克攀

     

    002.jpg

     

    牛家强

     

     

    ----牛家强印象系列(一)

     

     

     

          (中国国风网讯  孙克攀一踏进牛家强的工作室,就被他斗室列万卷的气势所震撼,算是真正体会到了汗牛塞屋这一成语的涵义了,陪同一起来的丁峰先生说:“牛老师所藏之书,都是他读过的,有的书甚至反复读过数次,他的诗词造诣很深厚,现在已经写了4000首左右了,虽说是饭后闲吟,但其中不乏诸多精品。”笔者调侃道,看你左图右史的,有个成语叫坐拥百城,我看你是千城城主了!超级大富豪哦!家强先生谦逊的说:“诠才末学,徒有虚名,我可只是一个教书匠哦!”愉快的访谈在欢快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

          牛家强先生一生嗜藏书、喜读书、善研书,对子史经集深究博读,每每谈起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篆刻等,都有令人折服的独特见解和鉴赏角度, 笔者最深悟的是 牛家强先生在谈篆刻的起源、历史进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时,思路缜密、观点立意独特、论评相得益彰。

         当笔者问起他的篆刻经历时,家强先生侃侃而谈,从为到邮局取款小试牛刀,初涉刻制自己印章的开始到现在成为名震金石界的风云人物,他的篆刻历程充满了曲折和传奇,在谈话当中时时对张乃田老师的泽惠教导之恩感激之情表露于情怀。

     

     

    001.jpg

     

     

    家强先生是典型的文人学者型篆刻家,他的篆刻是醇雅精蕴一派的代表,体现了学养深厚,趣味清醇的审美思想。牛家强的篆刻艺文生涯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底,一直醉心于书画印及古文字、金石的研究篆刻转益多师,由博返约。 张乃田先生认为他“擅长书法,行有法度,篆隶简逸高古,篆刻作品以雄稳见长”。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说:“牛家强的作品不论取法古玺还是秦铸和汉凿,都有笔有墨,势态流动,格局宽大,气息浑厚。”

    牛家强先生学印从汉印入手,先后涉列黄牧甫、吴让之,吴昌硕、用功甚勤。又受邓石如、赵之谦印风的熏染,化古为新,开风气之先,逐渐形成自己的面貌,尤其在白文方面的成就更为明显。

     

     

     

    12_副本333.jpg

     

     

    家强对汉印的情有独钟,表现在他对玉印的简捷圆润、气度从容的君子之风的向往,若盛德君子和高尚文人之儒雅自然,不假雕饰,表现出真实的面目。这一点他对黄牧甫印风之光亮鲜洁心仪已久,又在审美趣味上不谋而合。他曾潜心临摩过许多汉印。不随便敲打、破损、并笔或修做,一任自然,刀笔浑融,清雅古穆,藐若山人,约如处子。追求自然清新、遒拔劲挺的效果,在刀法上揉合铸印的浑穆,坚直而婉曲有致,劲健而有深稳之势,又能化凿印的剥蚀、朦胧、支离于刀际,朴茂雄浑。摈弃奇危险,一切追随法度,同时结合自己丰厚的学术素养,印外求印。

      古铜铸印经范铸以后,笔意已难于显露;凿印成于急就,挥运转折,亦无法表现完美;然玉印因材料珍贵,故制作务求精之,且质地坚信,笔法刀法不因年代远而敞,古代篆刻之精湛技巧;可于此窥得其奥秘。这是家强先生的过人之处。正是他选此突破口,所以能窥古人用刀用笔真貌。如黄士陵的“光洁无伦”而“古气穆然”,善于用既的审美角度去解读古人和变化古人。家强对此多有体会,但他去其“爽朗”的“刻”意而增其“写”意,追求雍容和穆之美,反对那些“东施效颦”式的学古法,于动捷处参以虚婉,方圆并用,变化万端。

        家强先生的作品把文人的“清而厚”的审美趣味进行了强化,集小篆之清与古玺之厚于一体,增强了笔墨书写的意味,故显得清醇古厚,具有较强的“书卷气”、“金石气”。

    家强倾情于铁笔顽石间,寄托自己的心志,把生命溶于笔墨中。他“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的高境界也只有在经过绚烂之极,复旧平淡的人们看来更能有深刻的意味。

    中国篆刻的审美取向,浑穆精蕴与朴拙苍厚并重,阳刚与阴柔互补。不管何种风格,都应体现出篆刻家的智慧灵性和人格。

     

    IMG_1918_副本444444.jpg

     

    中国篆刻是文人的人格的缩影,是文人的审美趣味的理性升华。我们在欣赏二类风格的印风时,应各取所长,不应离开篆刻家的具体历史的背景去求全责备。如有人改为家强精蕴的浑穆的印风是缺少“激情”,过分平淡的云云,实际是否定了印风的存在价值,实际是以己欲施于人。当代印坛的“野”、“怪”、“俗”,虽丰富了印坛的视觉,却在文化内涵的深度上削减其价值,在导向方面把人引入歧途,惟此独存,势必十人一面,缺少意味隽永的佳作。

     中国艺术精神重“逸”、“游”、“淡”、“虚”、“和”,实际是人格精神的高扬。徐复观先生人为:“庄子在的天下为沉浊及独与天地往来的精神中,实含有至大至刚之气,以为从沉浊中解脱而超向‘天地精神’的力量。所以老庄之学中的“柔”实以刚大为其基柢。于是庄子本来意味之所以“淡”,乃是不为浑浊所污染,不为欲望所束缚的精神之纯的之姿。”中国无数绝世佳作就是在文人落寂不遇,孤寂无赖的情境下焕发出艺术灵光和人格光辉。

          以此观家强的篆刻,更代表多数文人之“纯的之姿”。毕竟董其昌那种宦逸得意,书画俱善的文人太少,而尽管如此,他在艺术上仍以“平淡”为宗。中国文人承范中庸之道,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而印章艺术莫过如此。整体观察审视家强的作品,有孺家之胸襟,道家之风范,正因为如此,家强先生的篆刻才会对印坛产生深刻的影响。

     

     

    IMG_21212.jpg

     

     

     

         艺无止境,我们也不必为尊者讳,牛家强的作品不是十分完美,也非无懈可击。这可击之处与前人的或者不算卓然杰出,审美范畴上没有拉开太大的距离。即在高度、深度、广度、新度中有其新度略嫌不足,在历史的长河中变来并不是“至善至美”,他只能代表他的时代。家强的作品体现时代性,不可能含概一切,但是我们应学习他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即不随波逐流的艺术品格,在刀法表现和印面效果中向广阔的空间拓展,增强审美视觉冲击力,扩大线条的艺术能力,铸造当代的人文风范,体现新世纪的文人风采,在方寸世界中再造万千气象。(文 孙克攀

     

     

    附:牛家强先生自赋 

     

     

    望草舍铭

    牛家强

    丙申初冬(2016\12\1)

     

     

    相山之阳,濉水之滨;领航安邦,位列红郡。北倚嵩岱,小天下之群壑;南襟秦淮,离华夏之泾渭。门对京广,通衢九州之盛地,窗观齐楚,领略环宇之风云。

    斗室素雅,有兰数盆。绿枝素叶,屈子骚韵,葳蕤依依,文君春鬓;幽而有芳,既滋九豌,会须君子,佩里作芬。樛木福履,冠盖茵茵。围案罗列,纸笔砚墨,金石灿灿,得余朱痕。鼎壶爵卣,与古通神。诸子百家,先哲贤文,文史散记,碑帖典册,以滋厚我,常温常馨。诗词歌赋,时有清吟。砚边耕拓,宿墨如沁。铁笔纵横,古玺汉印,或疾或徐,铿锵有音。奔腾巨披,龙蛇劲舞,素笺小品,蜿蜒有据。浓淡干湿,抑扬顿挫,篆随让缶,行追献羲。颜柳欧赵,苏黄米蔡,书时代之篇章,法古今之完人。

    雅逸贤士,知己同仁,宜师宜友,厚薄远近,来者同视,事必躬亲。执履求教,诚心认真,授渔后学,常省己身。斛筹交错,烹茗清饮。叩法问道,切磋翰墨,平仄有律,唱和对吟。知足常乐,有益身心,不阿权贵,不贪金银,必不恃物,也需自信。荣宁无碍,蓬莱少真。三尺之地,足安青魂。岂问酒肉朱门!

     

    望草舍,牛佬之斋名,望,希望,草舍即斋居,牛佬希望得草,向往得助。

    安邦、红郡,望草舍坐落位置在相山,安邦.红郡小区。

     

     

     

                               牛家强简介

     

          牛家强,男,1960年生,字呈心,号望草舍主人,书法初学柳公权,学习篆刻后,转学邓石如、吴让之、吴昌硕诸家及金石、甲骨文字,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书法以大小篆为主兼工行草,风格追求凝重、流畅、洒脱;篆刻从秦汉印入手,从平正规矩中追求恬淡、高古的艺术效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淮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先后入选“全国首届篆刻作品展览”、“甲骨文书法展”、“安徽省第一、二、三届篆刻作品展览”等数十次大小展览并获奖,2014年评为“书画界最具贡献人物”,多家媒体都作了专题报道。创作有《三十六计印谱》、《百人百事印谱》、《望草舍书画作品集》;书法作品收藏于刘开渠纪念馆、赖少其艺术馆等,并被作为政府礼品赠送国际友人,在相关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先后在北京、贵阳、广州、合肥等地举办个展或联展。

     

    责任编辑:朱成凌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