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人生
艺术人生
  • 书画
  • 摄影
  • 印石文化
  • 艺术人生
  • 余华《活着》评析

    时间:2016-11-14 09:14:49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轶

     

    2.jpg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现代作家。[1] 
           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2]  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3]  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余华本人在他中文版小说《活着》的序言中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世界。”

           小说《活着》讲述的是一个旧社会的“败家子”如何受苦受难的故事。福贵的一生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惨痛悲剧。父母去世后,他又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7 岁的外孙,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他身边的人一个个离他而去,而他却没有这种“幸运”,他还活着。人生的苦难,亲人的相继死亡并没有使福贵绝望。生命并没有因为苦难和死亡而崩溃,在经历一次次的死亡与眼泪后,其精神却升华到了更高层次的“活着”,“经过太多的苦难和见过过多的死亡的他却渐渐变得坦然、平静”。 死亡是福贵生命中无法摆脱的悲剧。但每一次亲人死亡,对福贵而言都是一种真实的存在,都是福贵生命的一种直接体验。面对亲人的死亡,福贵的所有痛楚的惟一的表达方式是“眼泪”。面对频繁的生与死的打击,眼泪似乎变得万能。

            余华把小说主人公的悲惨故事置于一个个极端的生存背景下,绝境下的生命个体的生存本相更加真实可感。这是一种无限宽阔的忍耐,哪怕厄运极不公正地把死亡一次次加在自己的亲人身上,他都能宽容面对,接下命运赋予的千斤重担。小说字里行间都是沉郁、悲痛的气息在游走,而我们的主人公以依然是那么坚定。老人的微笑,他谈论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时的语气,使我内心涌上一股难言的“温情”。“我”在福贵的脸上,看不到苦难的摧残留下的悲伤和颓唐, “我”看到的是“宁静在遥远处波动”。这种忍耐,已磨砺为一种柔性的品质,保卫着他内心免遭苦难这种生活暴力的破坏。

            作品名字叫“活着”,从头到尾却紧紧包裹在一团死亡的气息之中。一次次残忍的生命掠夺,活着变得艰难,生存充满磨难。能让受难的生命直面苦难的精神支柱惟有活下去的希望——只要能活下去。福贵的娘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土地改革运动中,福贵因为败家,因祸得福,躲过一劫。惊魂未定的家珍对福贵说:“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求每年都能给你做一双新鞋。”福贵说:“你说得对,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这对苦命的夫妻,活着的唯一希望就是一双新鞋,一家人的团聚。

            这些朴实单调的话语,从那些对命运毫无把握的平凡人口中说出,我们能体会到其中饱含的辛酸,还有对“活下去”这个目标怀有的单纯的渴望。其实,他们对活着的希望,仅仅是活着本身,他们没有更远的打算,也不可能有更高的欲求,活下去,就是活着的理由。对于广大的普通百姓,特别是生活在最底层,在极度的生存状态下遭受苦难打击的中国农民来说, 活着,就是“忍受”,只要能够经历这个过程,他们就心满意足了。选择沉默。因此,《活着》用“最朴素的语言”,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中国人”的人生和命运, “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忍受,就是解脱苦难的途径。也正如作者说的,“《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担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比起西方人念念不忘的“神”的救赎和“上帝”保佑,中国的老百姓更愿意相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活着,还能看着这个世界,总会看见好日子来的那天。相对死亡而言,活着,就是强大。既然无法挣脱命运的枷锁,就要忍受。

            余华的这番自我阐释,表明福贵的平凡人生和生活传奇,不但反映了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的艰难的生活历程,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而其实,也借以在一个更深入的层面上揭示了一种生存哲学。这种生存哲学有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柔性色彩,也表明余华对人的生命和存在问题的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与现实的关系已经发生改变,不再是剑拔驽张,而是充满对生命的感激。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