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丽星邮轮往越南,第三天停靠在岘港码头。几个好友选择到会安古城的线路游览。
雨后,街道潮湿,载客三轮车在身边不停经过,耳边不时传来华人游客的交谈声,以广东地区方言为主。
不知会安是否还有土生土长的华人?岁月流转,曾经弄潮的先人已经辗转他乡了吧?那些留下来的,想必已经和当地人高度融合,分不清你我了。
从古城区往南走,经过一条叫秋盆河的河道,河的南岸为生活区,这一片的建筑物没有古城区古老,不过大多数也有几十年以上的历史。从建筑物上看,依然保留不少闽南、两广古民居的风格,只是因为曾经被法国统治的缘故,色彩更加丰富。
当年南下会安的华人,初始原因多数是为了生存。五帮的原籍人多地少,向内无处觅食,大海是唯一出路。每次回潮汕老家,经常听老一辈讲潮汕先人“一条浴布下南洋”的故事。下南洋,满腔热血,同时也带走了对故乡的思念。身居异国,故园难回,回望之时,总是多了些许复杂情愫。
各种会馆,是同族人之间的合作互助机构,同时也在时刻提醒自己根在那里。
秋盆河边的妇女正在叫卖虾饺和煎饼,普通话不标准,但交通起来无障碍。不知她和这里曾经的华人族群有何关联,她所叫卖的东西本为广东传统美食。广东人南下弄潮,也把故乡的一切渗透到方方面面。
不知那个摄影师请来了一个模特,穿着旗袍在街头的灯笼店拍照,整个画面,如果不特别说明,会让误以为是在中国某地。
灯笼-宗族-传灯
家乡很多乡村每年都有游神活动,游灯笼是重头戏,传灯、点灯代表宗族枝叶的繁衍,虽然多少带点迷信色彩,细思起来,其实是一种认祖归宗的归属文化。游神游灯,除了是一种仪式,也根文化的召唤,使人更加团结。会安的灯笼文化和各种华文化痕迹,表现出来的是当地华人强大的族群向心力和同化能力。
五彩灯笼,丰富了会安的色彩,增添了些许文艺氛围。天又阴沉了,屋檐的灯笼更亮了。在会安,任何季节,任何天气,你都能找到它最美的部分。
街头小店贩卖的小玩意。
越南奥黛
奥黛是越南人的骄傲。会安街头商店出售的奥黛款式清雅,穿在女子的身上有种飘飘欲仙的意韵!但凡女子,多数会生出购买的冲动。
行走期间经过一个凉亭,亭子上有两个妇女在叫卖小吃,和友人停步要了一份美食。
会安虾饺和肉串味道极好。一份的价格折合人民币约30元,一个人当午饭吃饱没问题。
特别的吃烤肉方式
会安人吃肉串的方式和其他地方不同,首先端着一张面皮,然后把薄荷叶和各种青菜放在上面,接着把烤好的肉从竹签里抽出放在上面,再叠上青瓜片,然后卷起。卷好的肉串,从外形看,有点像老北京鸡肉卷,青菜的鲜味和烤肉的香味交织在一起,让人赞不绝口!
责任编辑:何妹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