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代文学的小说领域,作家往往因为长篇写得好而被记住,而短篇小说这一被称作“一粒米上见世界”的文体却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短篇写作也呈现出诸多问题。日前,《作家》杂志社在吉林长春举办第二届“金短篇”小说奖颁奖仪式暨《作家》短篇小说论坛。主办方希望以这样一种努力和实践推动短篇小说健康发展。
第二届“金短篇”小说奖由格非担任评委会主任,叶兆言、胡平、施战军、何向阳、彭程、李洱、东西、李舫、林建法、张清华、张学昕、金仁顺任评委会委员,最终评选出张楚的《直到宇宙尽头》、黄梵的《聪明的,愚钝的》、董立勃的《哑巴》、徐则臣的《祁家庄》、劳马的《无法澄清的谣传》、残雪的《酒与火》、张生的《大堂》、朱文颖的《虹》8篇获奖作品。颁奖仪式上,《作家》主编宗仁发为获奖者颁奖,并谈及当下短篇小说的创作概况和发展态势。显然,他对短篇小说期待颇高。他表示,短篇小说不能仅仅是写实,还要有诗的意蕴和建构。作家应重视短篇小说创作,克服简单模仿现实、不重视艺术本体等问题。
会上,劳马、董立勃、徐则臣、张楚、黄樊、朱文颖、张生、金仁顺、王小王等就“短篇小说的诗意建构”这一话题各抒己见。他们认为,短篇小说要有文体意识,要把短篇小说的要素发挥到极致,以此来打破传统,拓宽边界,创造出新的审美特质。讲好故事是短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标准,“好故事”为小说的艺术性提供了进一步升华的可能和基础,作家要以独特的方式去感受和理解生活。小说是时代的记录,好小说不是贴地爬行的,而要诗意地飞翔。文学应该像“爬山虎”一样自由生长,从而具有打动人心和观照人性的力量。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