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 > 百人百事
百人百事
  • 新闻
  • 视频
  • 百人百事
  • 文苑荟萃
  • 减少群众上访要补足“服务之钙”

    时间:2016-12-10 10:49:29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轶

     

    6.jpg


    如今,为了减少上访,各地都加大投入,积极建设“雷达网”,提升应对能力。但有的地方上访量却仍居高不下,甚至有些矛盾还激化为恶性事件。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一些领导干部只从结果上想办法,而不从源头上找对策。

    好的经验和创新举措就摆在那里,就看基层政府能不能真正转变观念,积极去发现,发现后是不是真学、真做。

    山西省交口县曾是有名的“上访大县”,高峰时每年进京上访人数高达20多批次、50余人次,年年被点名批评;但十八大以来却逐年下降,近两年降幅都达到70%,已成功“摘帽”。(详见12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

    交口县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将过去每年花在信访维稳上的大量资金,用来加强便民设施,围绕“服务”创新机制,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在交口县,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便民中心、服务站等,遍布全县乡镇和村庄。基层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主动靠前服务;群众办事和反映问题“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好办了”,气自然顺了。上访量下降,水到渠成。

    这充分说明,化解信访难题关键不是钱花了多少,而是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过去,一些基层政府习惯于“截访”,习惯花钱“买平安”。一到年底,进京“截访”的基层干部就多起来。表面上看,人带回去了,矛盾也压下来了,可实际上却是“掩耳盗铃”“治标不治本”。这种人为掩盖矛盾的做法,不但形成了很多“隐患点”,也助长了政府“简单粗暴”的作风。结果,政府服务意识越来越淡薄,割裂的是党群、干群关系,留下的信访“雪球”越滚越大。

    良好的服务是减少上访的“源头”。靠服务暖人心,才能给基层矛盾“釜底抽薪”。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交织,利益更加多元,环境更加复杂,国家发展比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强化社会管理,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各地政府应坚决摒弃旧观念,以优质的服务带动信访机制创新,全面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各级领导干部也应该认清形势,尽快转变观念。十八大以后,过去那些“化解”信访惯用的“野路子”都行不通了。除了补足“服务之钙”外,信访工作没有别的“特效药”,再像过去那样乱作为,或者不作为、慢作为,必然被问责、拿下。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就要加大便民设施的资金投入,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尽快形成健全的政府服务体系,建成服务型政府,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困难有人管,意见有处诉。

    更关键的是,各级干部要增进群众感情,增强服务意识。过去的教训告诫我们,信访矛盾积少成多、由小积大,往往与各级干部不管不问、冷漠对待紧密相关。而现实也表明,尽管不少干部“改进服务”喊得漫天响,但就是不见行动,信访工作仍以被动防、堵为主。这说明增强服务理念不是一句话就能做到的,需要倒逼、激励。各地应对症下药,完善制度建设,促使干部队伍不断改进作风、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激活广大干部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