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 > 新闻
新闻
  • 新闻
  • 视频
  • 百人百事
  • 文苑荟萃
  • 寻根牛父承文脉 聚力宗亲续华章 ——“牛父文化研究会采风纪念活动”纪实

    时间:2025-11-03 07:24:39  来源:中国国风网  作者:牛家强

     

    ef742b8c0f30472f418871a1526849b7.jpg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2025年11月1日,在这满载收获与敬意的时节,来自河南郑州、洛阳、鹤壁,安徽淮北,河北邢台等地的牛氏宗亲,怀着对先祖的敬仰、对宗族的热忱,齐聚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河南商丘,共同参与“牛父文化研究会采风纪念活动”。为期两日的采风之旅,既是一次寻根问祖的文化溯源,也是一场宗亲团聚的温情邂逅,更是一次凝聚人心、共话未来的精神传承。一路走来,先祖的荣光照亮前路,宗亲的情谊温暖心田,商丘牛氏文化研究会各位宗亲的盛情款待更让我们铭记于心,这份跨越地域的宗族深情,将成为激励牛氏后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1.jpg

    此次采风活动的筹备细致周全,从宗亲们抵达商丘的那一刻起,便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一行怀着期盼的心情奔赴商丘,甫一下车,便被早已等候在旁的商丘宗亲们的热情所包围。他们脸上洋溢着真挚的笑容,主动接过我们的行囊,一句句“一路辛苦了”“欢迎回家”,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土。按照活动安排,我们统一下榻于商丘市“世纪星”宾馆,宾馆环境整洁舒适,各项设施一应俱全,精心布置的房间、提前备好的生活用品,无不彰显着宗亲们的用心。无论是从饮食起居还是到活动流程,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面面俱到,让我们在陌生的城市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也为此次采风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jpg

        采风活动的核心行程,始于对先祖的祭拜与追思,这也是我们此行最庄重的使命。首站我们前往“三陵台”,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文化遗址,松柏苍翠,庄严肃穆,空气中弥漫着敬仰与肃穆的气息。三陵台是西周宋国君主的王陵,更是牛氏文化重要的溯源地之一,在这里,我们拜谒了牛氏得姓始祖牛父公。牛父公作为春秋时期宋国的名将,忠勇双全,在抵御外敌入侵的战斗中英勇殉国,宋景公为表彰其功绩,赐其子孙以“牛”为姓,牛氏一族自此绵延不绝,繁衍至今。

    3.jpg

       在牛父纪念碑前,全体宗亲列队肃立,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牛父始祖行祭拜之礼。鞠躬、上香,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先祖的缅怀与感恩。袅袅青烟升腾而起,仿佛跨越了千年的时光,将我们与先祖的精神紧密相连。凝视着纪念碑上“牛父”二字,耳边仿佛回响着先祖当年奋勇杀敌的呐喊,心中涌起无限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商丘牛氏文化研究会的宗亲为我们详细讲述了牛父公的生平事迹与牛氏得姓的渊源以及《牛父纪念碑》和牛父纪念广场申请。建立的全过程,那些尘封在历史长河中的故事和现实发生的故事,在他们的娓娓道来中变得生动鲜活,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牛氏家族“忠勇传家、耕读继世”的优良传统,也明白了自己肩负着传承先祖精神、弘扬牛氏文化的重要责任。

    4.jpg

        祭拜仪式结束后,我们怀着虔诚之心继续前行,先后拜谒了燧王陵与火神台。燧王陵是中华民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燧人氏的陵墓,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这里承载着先民们探索自然、造福人类的智慧与勇气;火神台则是祭祀火神阏伯的圣地,阏伯盗火为民、造福一方的传说,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华民族奉献精神的象征。在这些历史文化遗址前,我们驻足沉思,感受着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也体会到牛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华夏文明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下午,我们参观了汤王殿,汤王作为商朝的开国君主,以仁德治国,广施仁政,其“网开三面”的典故流传至今,成为后世君主治国理政的典范。漫步在殿宇之间,触摸着古老的建筑构件,感受着历史的沧桑变迁,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家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华夏文明的滋养,而每一个家族的兴盛,也都在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5.jpg

        此次采风活动,不仅让我们在寻根问祖中感受到了牛氏文化的源远流长,更让我们在宗亲团聚中体会到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来自不同地域的宗亲们,虽然平日里相隔千里,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但当我们相聚在一起,说着共同的宗族语言,聊着家族的往事与未来,那份与生俱来的亲切感便油然而生。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所在地区的牛氏宗族发展情况,交流家族文化传承的经验与心得,探讨如何更好地凝聚宗族力量、弘扬牛氏精神。从郑州宗亲讲述的宗族联谊活动,到商丘宗亲分享的家谱、宗祠修缮历程,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正能量,每一次交流都凝聚着对家族的热爱。

    a2eaec1d450c3997f2dbf895371142ba.jpg

       在采风途中,宗亲们相互扶持、彼此关照,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年长的宗亲们言传身教,向年轻一代讲述家族的历史与传统,传递着“敬祖爱亲、团结互助”的宗族理念;年轻的宗亲们则活力满满,主动承担起照顾长辈、协调事务的责任,展现出牛氏后人的担当与风采。大家一起参观古迹、一起交流探讨、一起举杯畅饮,欢声笑语中,地域的距离被悄然拉近,宗族的凝聚力在不知不觉中愈发牢固。正如我以前写的那首牛氏宗亲诗所云:“吾姓起牛父,望族出陇西。十八打锅声犹在,四海和同祺。南北何彼此,城乡共携提,凝心励志振家邦,岂分我与你”。这首诗现在同样诠释了牛氏家族“四海一家、团结一心”的宗族情怀,也正是此次采风活动的真实写照。

    cc1f4e31e9ae2d45fde8355e980a9dd5.jpg

     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商丘牛氏文化研究会各位宗亲的辛勤付出与热情接待,牛永政、牛福义、牛继亮等宗亲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让我们深受感动。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感受商丘的历史文化与宗族风情,他们提前数月便开始筹备,精心规划行程路线,反复确认活动细节。在采风过程中,他们担任向导,为我们详细讲解每一处古迹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让我们对商丘的历史文化以及牛氏文化的传承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饮食起居上,他们更是体贴入微,根据不同宗亲的饮食习惯精心安排餐食,时刻关心着大家的身体状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天下牛氏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通过此次采风活动,我们深切体会到牛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牛父公的忠勇报国,到历代牛氏先贤的奋发有为;从“十八打锅”的宗族分离,到如今四海宗亲的团聚联谊,牛氏家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坚守着“忠孝传家、诚信立业、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核心价值观,这种精神内核,不仅是牛氏家族生生不息、繁衍发展的密码,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传承和弘扬牛氏文化,不仅有助于增强宗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有助于激发族人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6.jpg

       此次采风活动,是一次寻根之旅,让我们找到了家族文化的精神原点;也是一次联谊之旅,让我们收获了跨越地域的宗亲情谊;更是一次励志之旅,让我们坚定了传承文化、振兴家族的信念。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那份对先祖的敬仰、对宗亲的情谊、对文化的坚守,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相信,此次采风活动所凝聚的宗族力量,所传递的文化精神,必将激励着各地牛氏宗亲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同心同德、携手并进,共同为传承牛氏优秀文化、促进宗族事业发展、振兴家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再次向商丘牛氏文化研究会的各位宗亲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的盛情邀请、精心筹备与热情接待,是你们的付出让此次采风活动圆满成功,让我们感受到了“天下牛氏一家亲”的温暖与力量。愿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各地牛氏宗亲的交流与合作,让牛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让牛氏家族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再次相聚,共话宗族发展,共谱美好篇章!

     

    【作者简介】牛家强,字呈心,号望草舍主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协会理事、安徽诗词学会文艺部副部长、淮北市书协副主席、淮北市诗词学会副主席。在书法篆刻领域有一定研究。作品先后入选“全国首届篆刻作品展览”、“甲骨文书法展”、“安徽省第一、二、三届篆刻作品展览”等数十次大小展览并获奖,2014年评为“书画界最具贡献人物”,多家媒体都作了专题报道。

     

     

    责任编辑:孙克攀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