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丹旌映史铸军魂”党史学习教育团踏上了前往镇江句容茅山的征程,深入这片浸润着铁军热血的土地,探寻伟大抗战精神与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在这片土地上的传承与实践,追溯当地军民在烽火岁月中熔铸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

图 1:团队成员参观展览文物
7月7日,时值七七卢沟桥事变纪念日,团队成员怀着无比庄重的心情步入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恢弘的建筑如一座无言的历史丰碑,静默诉说着那段血火交织的岁月。馆内光线沉静,氛围肃穆,成员们放轻脚步,目光专注地投向承载着厚重记忆的展板与文物。
历史陈列,再现烽火
室内陈列是此行的核心。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行行凝练的文字、一件件珍贵的实物,如无声的史诗,向成员们展开了新四军在苏南艰苦卓绝的斗争画卷。展板清晰勾勒出了新四军挺进苏南、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抉择。成员们驻足于“新四军苏南抗日斗争形势图”前,深刻理解了在敌伪顽势力犬牙交错的险境中,建立这一战略支点的非凡意义与非凡勇气。

图 2:纪念馆玻璃展柜中马灯
另外,展板详实记录了韦岗初捷后,新四军在茅山地区展开的一系列重要战斗。从粉碎日伪“扫荡”的英勇反击,到主动出击拔除据点的果敢行动,一幅幅战斗示意图、一份份战斗报告,再现了将士们以简陋装备、昂扬斗志,在强敌环伺中开辟生存发展空间的惊心动魄。团队成员们结合不久前参观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的经历,就韦岗战役对苏南抗战的重大意义进行了讨论。
丰碑矗立,精神昭彰
步出展厅,团队成员在纪念馆广场上瞻仰了高耸入云的“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纪念碑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成员们肃立仰望,碑体在夏日晴空下熠熠生辉。环绕纪念碑基座的精美浮雕,生动再现了军民携手抗敌、奋勇冲锋的历史场景。此刻,室内所学的历史细节与眼前矗立的宏大象征交相辉映,对“胜利”二字的理解变得无比具象而沉重。
思想淬炼,砥砺初心
此次茅山之行,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纪念馆内详实的展板史料,构筑起一座穿越时空的精神殿堂,让“丹旌映史铸军魂”团队的成员们得以近距离触摸历史的脉搏,真切体悟到新四军将士在党的领导下,于极端困境中展现出的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这堂沉浸式的党史教育课,使大家深感肩上责任之重。大家一致表示,必将从茅山的红色沃土中汲取磅礴的精神滋养,将铁军将士的坚定信念、斗争意志和为民情怀,转化为潜心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锤炼过硬本领、矢志报效国家的强大动力。(左海 刘新全 玉雷)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