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 旅游
  • 美食
  • 时装美容
  • 综合信息
  • 丹旌映史铸军魂: 南师大马院学子瞻仰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

    时间:2025-07-27 15:39:47  来源:中国国风网  作者:

               近期,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丹旌映史铸军魂”党史学习教育团踏上前往镇江韦岗的征程,深入这片承载厚重历史记忆的土地,探寻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追溯当地军民在烽火岁月中凝聚的坚定信念与斗争精神。

    4.jpg 

                             图 1:团队成员与纪念碑合影

          丰碑无言 精神永存

    7月6日,盛夏的高骊山苍翠欲滴。团队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沿着平实的石阶上行。当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庄严的身影逐渐清晰时,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碑身巍峨挺拔,朝东而立。正面,“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九个铜铸大字肃然镌刻,无声诉说着八十六年前那场气壮山河的首战壮举。

     凝望铭文 追溯壮举

    团队成员肃立碑前,目光聚焦于碑座正面那鲜明的“N4A”新四军臂章标志,以及两侧镌刻的日期“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七日”。这简洁的数字,将成员们的思绪拉回那个民族危亡的关头。

    1938年春夏之交,江南沦陷。粟裕将军率新四军先遣支队四百余人进入日寇统治腹地苏南。韦岗,这条镇江至句容的险要通道,成为了新四军江南抗敌的第一战场。战士们依托山势设伏,以迅猛攻势痛击来犯日军。经约半小时激战,新四军将士们毙敌土井少佐以下十余名,伤数十名,毁军车四辆,缴获大批军械物资。这场干净利落的江南首捷,有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迷思,极大鼓舞了沦陷区民众的抗敌意志,为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点燃了燎原星火。 

    5.jpg

      图 2: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

           碑文如炬,照亮前路

    纪念碑正后方,一方巨大的长方形石碑巍然矗立,其上镌刻着详实的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碑文。成员们认真阅读,碑文以平实笔触记录了战役的背景、过程与意义,字里行间是新四军将士“弯弓射日到江南”的担当与“脱手斩得小楼兰”的果决。

    首段“铭记丰功伟绩,教育后代传承精神”的箴言,指出了建碑的初心——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不屈抗争、勇于牺牲精神的当代传承,它昭示着“中国不可侮”的民族尊严,正是源于万千中华儿女的浴血奋斗。

     砥砺初心 担当使命

     置身于肃穆的纪念碑下,“丹旌映史铸军魂”团队的成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这座由岩石构筑的丰碑,以其无声的庄严诉说着过往的烽火,传递着信念的力量。大家深刻感受到,韦岗战斗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英勇奋斗、服务人民的生动体现。这堂“行走的党史教育课”,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者,团队成员们表示,将把韦岗战斗历史中汲取的坚定信念与斗争精神,转化为潜心学习、锤炼本领、矢志报国的实际行动,铭记丹旌映史的荣光,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续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左海、刘新全、赵丽敏)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