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 名篇欣赏
  • 名家论坛
  • 【若水·寒士百吟】徐干(八十一)

    时间:2024-12-17 22:08:11  来源:中国国风网  作者:若水

     

    徐干.jpg

    潜身穷巷性清真,忽禄轻官耐得贫

    体道清玄六行备,性高寡欲一良臣。

    殷民阜利益于世,操翰成章魏赋新。

    瘟疫断殇箕山志,七人多半入黄尘

    【注释】①徐干以病辞官;“潜身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过着极贫寒清苦的生活,却从不悲愁。曹操又任命他为上艾长,他仍称疾不就。②清虚玄妙躬行正道。③认为“贤者”仅只是品德端正还不够,要“殷民阜利,使万物无不尽其极”,“立功立事益于世”,才能称得上“明哲”,要求读书人应有匡时济世的抱负,真正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徐干的这些见解,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瘟疫流行,徐干亦染疾而卒。⑤曹丕论及徐干时说:“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⑥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天,北方爆发史上最严重的疫情,除孔融、阮瑀早死外,建安七子之中剩下的五人竟然全部死于这次疫情。

    【人物成语典故】殷民阜利 建安诸子 徐陈丧  忧虑国事,怜恤百姓

    3413e08af0ad409511f7c3fafbb3551.png 

    【人物简介】

     

    徐干(170年-217年),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人,东汉末年杰出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自幼勤 奋好学,15岁前就已能“诵文数十万言”。由于他“发愤忘食,下帷专思,以夜继日”,在20岁前便能“五经悉载于口,博览传记,言则成章,操翰成文”。

    其少年时,正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而徐干却专志于学。当时的州郡牧慕徐干才名“礼命蹊躇,连武欲致之”。他“轻官忽禄,不耽世荣”。曹操曾任他为司空军谋祭酒参军、五官将文学,他以病辞官;“潜身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过着极贫寒清苦的生活,却从不悲愁。曹操又任命他为上艾长,他仍称疾不就。建安中,看到曹操平定北方,中国统一有望,即应召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转五官将文学,历五、六年,以疾辞归。“身穷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亦“不以为戚”。

    徐干不仅是一位淡泊名利的隐士,更是一位深谙道家思想的哲学家。他崇尚清虚玄妙,躬行正道,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于体道而行,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六行”是至关重要的概念,即孝、悌、忠、信、礼、义,这六种德行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也是实现社会和谐与个人修养的关键。徐干身体力行,将这六行贯穿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之中,成为了当时士人的楷模。

    曹丕论及徐干时说:“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

    干以诗、辞赋、政论著称,其的《玄猿赋》《漏卮赋》《橘赋》《圆扇赋》等,曾被曹丕评为“虽张衡、蔡邕不过也”。徐干的存世之作,只有散文集《中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及其文章风貌,其著作《中论》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文化学者影响深远

    瘟疫断殇,箕山之志,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北方大地,无数生灵涂炭,其中就包括徐干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徐干依然保持着那份恬淡与从容,他的离世,不仅是文学界的一大损失,更是时代之痛。曹丕在追忆徐干时深情地说:“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这是对徐干高尚品德与卓越才华的最高赞誉。

    9d231b92f4fdbb176a96901e47c500d.jpg 

    若水先生

    【作者简介】孙克攀,字若水,号泉一。善烹饪,喜旅游,乐诗词,演周易,思幽静,好品茗。

     

    责任编辑:张伟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