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濉溪县临涣中学综合楼四楼大会议室,领导、嘉宾和学生济济一堂,聆听主题为“诗词进校 花落‘临中’——赵志刚老师专题诗词散文作品朗诵会”。
这次朗诵会,是由安徽省诗词学会、濉溪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濉溪县临涣镇人民政府主办的,安徽省诗词学会相城文专委、濉溪县诗词楹联学会、临涣古镇文化研究会承办,临涣中学、临涣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淮北市相城老年大学协办。

安徽省诗词学会于今年4月批准成立相城文化专业委员会后,相城文专委认真贯彻落实省诗词学会有关会议精神,积极开展诗教活动。赵志刚老师专题诗词散文作品朗诵会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安排。相城文专委对这次朗诵会进行了严谨而周密的部署,多次召开会议,研讨朗诵会内容和程序,精心组织演职人员排练,力争做到尽善尽美。

赵志刚是临涣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自2018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旧体诗词和散文创作,有数百篇(首)作品在纸刊及网络平台发表。他的文学创作主张是,冷思热情,词贵己出,文以载道,笔以传情。
朗诵会开始前,安徽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诗词学会相城文专委会长陶守德致辞。他说,这次朗诵会是我们的一次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赵志刚老师教书育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及培养莘莘学子所取得辉煌成就的震撼展示,将对临涣古镇文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临涣中学校长张俊宇致欢迎辞,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他说,临涣中学是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红土名校,始终秉承“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与诗词交友,与散文结伴,使文学成为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上午9时许,以朗诵《少年中国说》和独唱《琴瑟》为序曲,而后分三个篇章,演绎了赵志刚老师多年来以临涣古镇为主题的旧体诗词和散文作品。第一篇章“追古溯今 水韵临涣”,包括《追古溯今》《水韵临涣》;第二篇章“烟火銍城 氤氲茶韵”,包括《烟火銍城》《氤氲茶韵》,《氤氲茶韵》中含有《回龙泉和棒棒茶》《棒茶飘香的古镇》两首诗词;第三篇章是“节日焕采 临涣礼赞”,包括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和《临涣赋》。为烘托氛围,朗诵会还穿插由五名小学生演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相城老年大学10名老同志精心编排的情景朗诵《回延安》。现场不时赢得热烈掌声。

在朗诵会进行中,安徽省诗词学会、安徽省诗书画联谊会会长邹志高先生对朗诵会成功举办发来贺电。他说,安徽省诗词学会相城文专委太棒了!向各位老师致敬、问候!
诗词创作专家耿汉东、常彦对赵志刚的诗词作品和朗诵会进行点评,均给予了很高评价。他们认为,赵志刚的作品作者立足古镇文化,用旧体诗词和散文,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示临涣古镇的千年风貌,体现了古镇雄浑厚重的人文历史美,经过沧桑巨变的清新淳朴美,焕羽新生的多彩俊美。这是作者在守护家园、守护生命中自我文人操守。这种创作上的自重,不能不令人肃敬
赵志刚对这次朗诵活动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以及参与这次活动的各级领导、演职人员表达衷心感谢。他表示,将继续用心感受生活,用文字记录美好,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与大家共同分享来自心灵的感动。 杨恒仁、周贤义、何维军、张俊宇、沈永明、赵长城、杨浩、张爽、王锦森、张立彬、袁志毅、孙克攀、张家齐、张金善、陈翠玲、宋同文、王萍等领导和嘉宾观看了朗诵会 朗诵会近两个小时,华之影传媒直播平台进行了现场直播,点击量9万多人次。 李俊、王莉莉、沈彦斐主持朗诵会。
撰稿:宋同文
摄影:张家齐 李亮 侯凤 苏永美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