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衣待诏先臣秦,不足挂齿①保自身。
跟项归楚转舵向,待羽投汉解儒巾②。
萧何制律叔通礼,高祖开颜惠帝亲。
非是阿谀善多变,识时变向识为真。
【注释】①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叔孙通前曰:“诸生言皆非也。夫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示天下不复用。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於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②叔孙通本来是穿着一套儒生的服装,刘邦看着讨厌。于是叔孙通立刻就变了一种样子,改穿短衣服,一副楚人的打扮,刘邦看着心里很高兴。
【相关成语典故】不足挂齿 叔孙礼乐 鲜果祭祀 识时变向
【人物简介】
叔孙通(生卒年不详),名何,又名叔孙生。薛县(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官桥镇)人。别后人成为“汉家儒宗”
叔孙通在秦时,因精通儒学而被召入朝廷,担任待诏博士。未几,陈胜于山东起兵反秦,有东方使者向朝廷禀报此事。秦二世急召博士儒生商议对策,问道:“楚地戍卒半途造反,已陷蕲县,攻入陈郡,卿等以为如何?”三十余博士儒生齐声道:“为臣者不可兴兵,兴兵即为反,反者当诛,望陛下速发兵平叛。”秦二世闻之大怒,面色铁青。
叔孙通见状,上前奏道:“诸君所言皆谬。今四海一统,城池已平,兵器已销,明示天下无用武之地。又有明君在位,法令严明,官吏尽职,四方归心,何人有胆造反?此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之徒,何足挂齿!郡守郡尉自会将其擒获治罪,有何可忧?”秦二世听罢转怒为喜,赞道:“善。”复问诸儒,或言反,或言盗。二世遂令御史将言反者投入大牢,而言盗者皆无事释放。并赐叔孙通丝绸二十匹,新衣一套,升其为博士。
叔孙通出宫归家,儒生们纷纷斥责其谄媚。叔孙通叹道:“汝等不知,我险些命丧虎口。”言罢,便携行李匆匆离去。
随着秦朝的覆灭,楚汉争霸的序幕缓缓拉开。叔孙通,这位昔日的秦吏,敏锐地察觉到项羽虽勇,却非成大事之人。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跟随项羽,成为其麾下的一员。然而,叔孙通并未盲目忠诚于项羽,他深知“良禽择木而栖”,当发现项羽难成大器时,他再次展现出超凡的洞察力与决断力,适时地转舵,投向了刘邦的怀抱。这一举动,虽看似“多变”,实则是对时局精准把握的结果,体现了他“识时变向”的非凡智慧。
投汉之后,叔孙通并未急于求成,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稳妥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价值。他深知刘邦初定天下,亟需稳定人心,恢复秩序。于是,他脱下儒者的长袍,换上短衣,与刘邦的将士们打成一片,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心态。待时机成熟,叔孙通便向刘邦献上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旨在通过恢复礼乐,强化皇权,树立刘邦的权威。这一举措,不仅深得刘邦之心,也为汉朝初年的社会稳定与政权巩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叔孙通“解儒巾”的背后,是对儒家思想灵活运用的体现,更是他深谙人性、善于变通的智慧结晶。
在汉朝的建立过程中,萧何负责制定法律,而叔孙通则负责推行礼仪。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汉朝初年的治理体系。萧何的法律严明公正,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制度保障;而叔孙通的礼仪则如同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叔孙通所制定的礼仪制度,不仅恢复了儒家的礼乐传统,更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使之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他的这一贡献,不仅被高祖刘邦所赏识,更赢得了后世惠帝等君主的尊敬与亲近。
世人或许会以“阿谀善变”来评价叔孙通,但细细品味其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叔孙通之所以能在乱世中立足,并在汉朝初年的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并非因为他善于逢迎,而是因为他拥有超乎常人的识时务之智。他能够准确地判断时局的变化趋势,并根据时势的需要调整自己的策略与行为方式。这种“识时变向”的能力,正是他能够在乱世中保全自身、实现抱负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应当给予叔孙通应有的尊重与理解,认识到他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与儒者。
若水先生
【作者简介】若水,原名孙克攀,字若水,号泉一。善烹饪,喜旅游,乐诗词,演周易,思幽静,好品茗。
责任编辑:张伟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