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典故:睚眦(yá zì )必怨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典故寓意: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相关人物:范雎
典故内容: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中大夫,名叫范雎,因事在国内不能立足,被逐出国境,范雎很有口才,他被逐出魏国之后,仍运用能言善辩的天才,跑到秦国去,向秦昭王游说。
范雎恐怕让人知道他是被魏国逐出,所以改名换姓,自称是张禄,向秦昭王建议远交近攻的政策,秦昭王认为范雎的政策很妥善,于是把范雎留在秦国拜为上卿。
后来,范雎能够时常接近秦王,而且所建议的政策,秦王都认为可行,在实施之后又得到良好的效果,于是就封范雎为秦国的丞相。
范雎因为在秦国得意,便成为有财有势的大人物,认为也应该清算旧账;凡从前对他有恩惠的人,虽然所施的恩惠,只是给他吃一顿饭,范雎也重重酬谢,对于从前对他有嫌怨的人,虽然嫌怨的程度,只是张目忤视一下,他也不放过,便要实行报复。
典故引用诗词:
莎哥行(清·金鸿佺)
生不愿作多田翁,酒徒无赖皆英雄。
又不愿读万卷书,弯弓击剑轻头颅。
莎哥一掷百万赌,笑杀人间守钱虏。
睚眦必报恣横行,孝侯为害能射虎。
鼓鼙动地飞艨艟,破竹千里何人攻。
子龙一身都是胆,只手奋起撄其锋。
男儿南八分死耳,功虽不成心则同。
横糊碧血洒古渡,髑髅提出无人顾,
英灵应俪五人墓。
责任编辑:孙克攀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