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城市里,一定要有几个常去逛的菜市场,几个非常喜欢的甜品店,几家常去且不出错的餐厅,才能获得一点点妙不可言的“归属感”。
北京的杨梅竹斜街很有意思:虽然挨着大栅栏和前门这种商业气息浓浓的地方,但是丝毫不影响这条斜街在情调上的“藏龙卧虎”。它虽然是一条长胡同,却比正南正北的雍和宫五道营多了一点随意,歪歪斜斜的反而有意思。其中还藏了不少有文艺逼格的小馆子,装修环境都很棒,比鼓楼附近的同类型餐厅多了一点安静和幽思。很多时候逛着逛着就想来这吃饭:安静、惬意、踏实、自在。一边捕捉着老北京皇城根脚下的骄傲,一边望着城中心,寻一份闹市里难得的逍遥和怡然。要是吃得好吃得饱还不贵更是满足极了。
杨梅竹斜街上的Meeting Someone刚开业不久,就看朋友圈有人刷一座难求。在点评上看了看,菜名有传统有创新,还有一些西式菜品,好奇。正好年后ENJOY邀合作探店,就去拔草了。
Meeting Someone由老房子改造而成,从琉璃厂东街上溜达过来几分钟就到了,车正好能停在南新华街上路边的停车场。地理位置挺特别:曲径幽深,好像有一种在家吃饭的小惬意。店里装修雅致,环境好,又多了一些在外就餐的隆重。
小巷酥鱼
菜谱里重点推荐的一道菜,看起来似乎是上海“熏鱼”的创新做法。传统的上海“熏鱼”本来就是非常讨人喜欢的一道经典冷菜。酱咸鲜三味一体交织在一小块酱色的鱼里,隐约一点甜,特别刺激食欲。
这道创新后的“小巷酥鱼”,上桌前把鱼又炸了一下,鱼皮酥酥脆脆。轻轻咬下去,迎着舌头的是一口丰沛充盈的酱汁,鱼香满满,酱香浓厚,一口接一口,有点朦胧的甜,又带一点儿内敛的咸,忍不住想学小囡说一句上海话:“老嗲额。”
很惊喜,比在上海吃到的更有意思:鱼皮酥脆、即使炸过以后鱼肉还嫩,酱汁的口味也调得咸淡适中。
一定要点一份。
话梅红烧肉
如果去一个可以做上海菜的馆子,不点红烧肉就是对这个馆子的不信任。因为红烧肉可以充分看出来厨师对甜鲜咸的把握程度。
Meeting Someone的红烧肉只看名字就很江南:“话梅红烧肉。”它的做法和北方红烧肉不同,复原了本帮菜里浓油赤酱、皮软肉糯的特点。冰糖上的色饱满透亮,肉咬下去先感受到一点甜,但是因为有了话梅,这一份油腻和甜被消解得不腻了。加上炖的时间足够久,肉质软烂,细细绵绵非常正宗。如果带了红酒来,这份甜而不腻特别适合下酒,不小心就吃到扶墙出了。
南方的红烧肉通常按例上,每人面前小小一块,一口吃个满足就没了。Meeting Someone对这道菜也做了北方化的调整:中块出品,小锅上桌,如果人多可以尽情地痛痛快快来一份。
南瓜浓汤
端上来的时候用南瓜扣着,上桌以后把南瓜盖子揭开,汤的口感顺滑细腻,但是南瓜本身的口味和香气有点淡,奶油的浓度和甜味适中,最中间埋了一小片风干火腿,一道相对普通的常规出品。
开洋笋干煮丝瓜
丝瓜是考验功力的一道菜:煮的时间太短不入味,煮的时间太长丝瓜软得没了风骨,一嘴糊烂口感不好。
这道菜丝瓜的表现很出彩:汤的鲜全入味了,软硬也刚刚好,温润的口感很体贴。
美中不足的是调味的笋和虾口感有点柴。
清蒸鲈鱼
鱼刚上桌的时候,看品相就足见功力。汤汁清亮,油和酱豉汁的比例也不错,难得鱼皮还留住了胶原蛋白,水灵灵鲜嫩嫩地卧着。夹起一块入口,蒸的火候刚刚好。“多一分则老,少一分不熟”,丝丝入扣的鲜,一筷一口的嫩,豉汁的比例恰到好处,油的香气恣意洒脱,和鱼的鲜嫩清美打着滚儿送进口中,令人愉悦。
好吃的好吃的!这是一道足可以把你带回“江南”的菜。
杨梅竹发糕
虽然是传统的发糕,但是切了小块又配了两个香草冰激凌球,蘸着吃甜甜软软的,有新意,装饰的棉花糖也比较可爱,是姑娘们会喜欢的样子。
如果席间有软妹纸,一定要来一份博红颜一笑。
西餐部分的综合表现也都不错,有的下酒有的满足,可以点。
对这家餐厅整体的评价是:人均100可以吃到这样的出品,能吃到满足,还能发现惊喜,在这么棒的环境里,物超所值!
责任编辑:何妹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