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 > 文苑荟萃
文苑荟萃
  • 新闻
  • 视频
  • 百人百事
  • 文苑荟萃
  • 社会与物理学原理 第十七章 能量守恒

    时间:2021-08-21 09:05:38  来源:中国国风网  作者:李继领

    20_副本.jpg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个基本规律,具体表达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存在,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上去,其能量总量保持不变。一个系统的总能量变化是传入等于传出该系统的能量。总能量是系统的机械能、热能、声能、光能及其他任何内能形式的总和。在一个孤立的环境(系统)里,不可能有能量的传入或传出,因此可以说孤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是物质所具有的基本物理属性,是物质运动的统一量度。按照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可以分为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电能、辐射能、核能等等。能量转换就是在这些不同形式之间的转换,在转换过程中,总输入等于总输出,这就是能量守恒。狭义相对论,将物质的质量和能量统一起来,建立了质能方程:E=mc²。从而将能量守恒定律转变为质量、能量守恒定律。依此可以引申出: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质量和能量也可以统一起来,建立人的社会活动质量、能量守恒定律。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利用能量转换将太阳能、燃料热能,风力能、水力能转化为电能,又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声能、光能等等。我们把电能称为二次能源,表明电能是热能、风能、水能等自然资源转换过来的,在用电时再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热能、声能、光能等等。第一次转换是利用自然资源的转换,无论用什么方式发电都是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第二次转换是将这些从自然获取的能量再转换成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能量——工业化、电气化、自动化都是能量转化的结果。所以人类的科技进步说到底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利用,副作用就是对自然界的掠夺和破坏。人们衡量综合国力的GDP,就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劳动创造的结果。所以创造GDP必须消耗资源,从本质上说一切资源都是自然资源的转换。因为人的存在本身就时刻消耗着自然资源,最明显的就是水、空气、阳光以及人类生存食物链里的生物。其中水、空气、阳光是一切生物存在的条件。人们已经意识到把地球破坏之后,将没法在地球上生存,所以才不断进行宇宙空间探索,试图找到人类在地球之外可以获取的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无穷的贪欲。不过直到目前收效甚微,或者说几乎没有任何成效。也很有可能,在人类尚未找到地球之外的可利用资源时,地球资源就被人类消耗殆尽,那样一来无疑就是人类自我毁灭——这种自我毁灭的手段就是科学技术。

    对于能量的作用,人们根据利己的原则分为正负作用,将一切社会能量分为正能量和负能量。比如:报喜是正能量,报忧就是负能量;批评是负能量,歌颂是正能量;吹牛是正能量,说实话是负能量;讲优点和成绩是正能量,讲缺点和问题就是负能量;顺我者为正能量,逆我者为负能量——所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然而就物理学来说,能量是没有正负的,把能量分为正负是人为概念,极具感情色彩。人们以利己为标准,把有利于自己的能量视为正能量,不利于己的能量视为负能量。因此在利益相反的敌我双方,同一个能量一方视为正能量另一方则视为负能量。这就好比间谍的作用一样,敌我双方都派间谍,但是间谍的作用在一方为正能量,在另一方则为负能量。从能量转换这个角度说,一者得到了能量必然会有另一者失去相应的能量。本文所谈是物理学原理在社会中的表现和应用,因此所说的能量没有正负之分。

    由于人类的利己与自私,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都想拼命占有能量,而不想失去能量,也就是只想索取不想施予,只想得到不想付出能量。所以只能靠投机取消、巧取豪夺、欺凌霸占、明争暗夺等方式无偿利用和占有别人的能量或自然界的能量,并且极力排斥不利于自己的负能量,结果必然损人利己。人的生命循环说到底也不过是个能量守恒的代换过程,比如劳动要消耗能量,那们吃饭和休息就是增加和积蓄能量。没有人会因为能量消耗而光吃不动,只吃喝不排泄。但是对于功名利禄等社会资源的占有则是反其道而用之,总是只想进不想出,只想得到不想失去。生命的能量代换是人的生物性存在自然规律——天之道;而人类的社会活动则是人的社会作为——人之道。前者必须遵守自然界的能量守恒定律,如果只进不出就会被憋死;后者总是违背社会物理学原理的能量守恒定律,总是只想进不想出,最后被社会平衡落个“一场空”,可见人之愚蠢。人类对自然界的能量利用:如光能、风能、水能、煤炭、石油等等掠夺式开发利用和占有,因为自然界不会说话,也不会反抗,不会游行示威而默默承受,但到了承受不了的程度就会对人类予以报复。比如采矿区出现大面积塌陷;森林破坏之后气候会变得恶劣;气候变化将会使雪山融化,江河泛滥成灾,还会出现海啸;水土资源破坏让大量生物灭绝,人类的食品安全随遭破坏;拦河建水坝会形成河流淤堵和破坝成灾;工业污染造成空气雾霾……如此等等,这些已经给了人们一些教训或警告。但是人类出于生存需要,只能这么做;人类为了贪图眼前的利益,从来不顾长远的后果。

    在人类文明进步到今天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个人想得到别人的能量必须以交换方式进行。人类的一切交换从本质上说都是劳动交换。因为劳动的实质就是劳动者个人能量的付出,通过劳动使劳动者的能量转化成劳动成果(可以是有形的产品或服务,也可以是无形资产)。这个劳动成果在产品经济条件下是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就是商品,所以任何商品、产品都是劳动这个能量转化的结果,任何商品交换都是劳动者之间的能量交换。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必要劳动量,而凝结在一个商品中的劳动量在物理学看来,其实就是能量。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必要劳动决定,也等于由生产该商品时的必要能量决定。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劳动量与能量合并于经济学中。这就好比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把质量和能量统一起来建立的质能方程一样。当我们把人们社会活动中的“劳动付出”和“能量消耗”统一起来,建立商品价值的概念,也就会更加清楚明白,不用去读《资本论》那么艰深的论述就可以理解商品价值的概念。如果把劳动视为能量付出(即输出),那么劳动报酬就是能量转换的收入(即输入),这二者之间必须守恒。如果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报酬小于他的劳动付出,也就是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者报酬的价值,这里面就出现了一部分能量转归其他方式而存在,这个除了劳动者报酬之外的劳动剩余能量在马克思的理论中称为剩余价值。这个剩余的劳动能量,排除物理学意义上的无功消耗,另外还有一部分以国家税收、资本家的利润和社会慈善事业等形式而存在,其中能量守恒总输入等于总输出能量相等。在马克思看来,超过了劳动报酬的剩余劳动都没能作为劳动报酬给予劳动者——这就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而按照物理学原理分析就不能这么说,因为能量转换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无功消耗,如变压器的无功补偿,变压器做功除了有功功率还存在无功功率,电能在发电和配送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量的损耗,所谓的损耗并不是能量的彻底消失而是以其他方式而存在。由此可知,劳动者付出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也不能完全以劳动报酬的能量形式存在,这里也不可避免的有资本的能量(资本功能的货币)——机械、动力、燃料、原料、管理人员的劳动等等,这其中工人的劳动仅仅是构成商品能量的一部分。所有这些都是产品的输入能量,这个输入总量构成商品的总价值,并且只有把商品卖出去以后,才能以货币方式收回这些能量。排除非正常情况,一买一卖的资本循环过程,也是个能量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何者多得何者少得,其总量能量等于生产商品时消耗的总能量。其中的商业利润,从物理学角度说,就是资本家的报酬(《资本论》里的剩余价值),试想如果没有这个以利润体现的资本报酬,谁还会去投资进行社会扩大再生产?这就是经济学中的能量守恒,违背这个能量守恒的社会经济学理论,再雄辩也会被实践抛弃。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比如一个人躲进深山老林以采集狩猎为生,他彻底脱离群体,不与任何人打交道,那么他的劳动付出完全等于他的收入。因为它既不要向国家交税,也不依赖于任何他人而生存,没有社会管理组织的消耗,也没有因为合作而同别人分割劳动成果。但是实践证明这样的劳动生产效率极低,一个人的劳动创造连维持简单的生存都成问题,所以人类才集合成群走出森林。而一旦集结成群体,就成了一个社会或类社会组织,作为这个组织群体里的个人就不再是个封闭系统,群体中的人们必然会相互联系,并且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其目的就是团结协作,和谐相处,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由此便建立起国家和各种社会组织,其目的不过是利用集体的合力加强团结和协作互助,以便最大限度利用集体作用的合力提高生产能力。而人类一旦组成群体协作互助生存,就必须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由此就产生了国家和君王、领袖,以实行统一的意志和行动。这统一意志和有序的社会活动,无疑会让人失去许多个人自由,并且要用一部分剩余劳动供养社会管理机构——政府及其官员,以便维护社会群体的有序运行。维护社会秩序的前提是社会有序运行,所以维护群体组织有序活动并按照群体共同的利益目标运行是政府组织存在的内在根据,政府组织的职能就是有效进行社会管理。这样社会管理组织的公职人员就从直接生产活动中脱离出来,因此他们当然要有全体人供养,这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政府及官员存在的合理性一面。但是实践证明,政府一旦产生就会异化,成为骑在广大群众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并贪污腐败、鱼肉百姓以及利用公权力损公肥私等现象。这是政府阻组织异化后的副作用,改朝换代的动因无不在于政府和人民的矛盾对立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出现了严重的不对等。

    由此可见,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出让一部分剩余劳动供养官员和军队是必须的,但是这个量度要有提供剩余劳动的全体人员来度量,而不能让政府官员随便扩大权力边界或增加税收。其次还要设法消除政府的懒政、怠政、失职、不作为和乱作为,以及一切形式的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等等弊端。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运动的物质随时都会发生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形状、颜色、形态等)和化学变化(化合和分解)。这一切变化本质上都是能量转化,所以这些变化的能量始终守恒。在一切形形色色的变化中,所有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不会消失,而不过仅仅是变个方式而存在。高能物理加速器可以把原子分解,但却不能让它消失。在社会活动中,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能量,这个能量可以转化或分解,从而变化形式而存在,但只要人活着其能量就不会消失。以人的阶级和立场可以划分为人的能量是正还是负,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则能量守恒。个人的社会活动及其社会地位的跃迁,好比原子中带负电荷的电子随时会脱离原来的那个存在状态,参与别的原子组合一样,仅仅是改变了它的存在形式,并不是消失。比如一个反政府的持不同政见者,就恰似一个自由电子,他的存在是自然的。作为一个自由电子意义上的人,当原子核对它失去吸引力时,在遇到外界原子的吸引之后便会立即脱离原来的组织参与另一种形式的组合。而一个社会人,一旦社会的核心组织——政府对其失去吸引力,也同样会在外力作用下,脱离原来的组织而参与另外的一种社会组织之中,以便充分发挥他的自身能量(移民别国和成立反政府组织就是很好的例证)。所以说,所谓社会中的负能量无不是以利己为标准划分的,并站在利己的立场上以我为界限极力要消灭与之对立的所谓负能量,这其实是根本做不到的。比如把政治犯关进监狱会产生更大的负能量(对执政者来说);把竞争对手整治跨会产生新的更强大的竞争对手;把言论自由压制下去便会有更多的负面言论以“谣言”或小道消息方式而广泛散布。人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把有联系的人分为朋友、敌人和不敌不友的中间力量,其中无不是力图团结朋友调动一切能量去消灭对立面,因为对立面就是他们认为的负能量。实际上作为对立面的负能量总是客观存在的,根本不可能消灭掉。表面上看,即便是暂时消灭了对立面,对立面也不是真正的被消灭了,而只不过是换一个方式而存在,作为能量是不会消失的。变化一种方式而存在,这是能量守恒规律的自然表达。比如把政治犯关押起来产生的社会负能量(对政府来说),则远远要大于让他自由存在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消灭了对立面,会产生更多的反对者和更大的对立面。从秦穆公到秦始皇用了400多年,灭了六国后从秦始皇到秦二世不过十几年,秦国就灭亡了。这就是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在社会运动中留下的历史正据。秦的统一,六国从形式上灭亡,但是六国人民并没有消亡,其中像张良、项羽等人就是典型的能量存在。他们作为秦的负能量,都有强大的社会势能,作为六国的贵族势力失去国家后便改变方式而存在。张良在秦始皇第三次巡游时袭击于博浪沙,因误中副车,秦始皇得以幸免。秦始皇南巡到会稽山,项羽看到其威风浩荡的盛大场面,便说“彼可取而代之”,可见反秦的负能量藏在民间,其能量一点也没消失,只是变个形式而存在。蒋介石把柏杨关进监狱,反专制的能量并没因此而消失,反而不断扩大着,直至台湾实现民主政治。由此足以证明社会运动同样遵守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定律,正负能量在社会运动中相互平衡才能相互抵消。

    人们的自私与利己使人们都想消灭自己的对立面,把对方视作敌人不共戴天(任何组织也都是这样)。这从根本上说是人们生存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中,竞争就是利益之争。而社会资源有限,在竞争双方之间一者多占有,另一者则必然少占有,一者生则另一者亡。竞争总是有胜有负,你死我活,头破血流,这种现象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规律。这同自然界的物质存在一样,一者失去电荷另一者则得到电荷;一者通过化合而集结成新的物质,另一者则必定通过分解参与其他物质组合。人类的社会活动看起来是主观的,其实质都是客观的,载什么树苗结什么,撒什么种子发什么芽,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由其社会存在决定的。

    实际上,人在社会中是根本消灭不了对立面的,所有原子都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共同存在,并且数量相等,在对立中统一。另外还有没有正负的中子当顺民,作为中间力量予以平衡,从而使物质暂时处于某种稳定的状态。一旦遇到外力作用,原有平衡立即打破,原子从新组合。这就像社会中以我划线的左中右,这个社会的左中右一方面是以利己为立场人为划线,另一方面则总想消灭对方。结果消灭一个对方,更多个对立面立即产生。历史上的反右派反的不是真右派;文革中的左派也不是真左派。所谓的左中右不过是自以为是的划分标准而设定。慈禧杀了变法维新的六君子,结果出现了孙中山,辛亥革命再也不要维新和改良而走直接推翻帝制的暴力革命。一个企业经常存在同类产品的竞争对手,这时候无不想试图通过一切手段打垮竞争对手,而一旦将既定的对手打败,却立即涌现出更多的竞争对手。这根本原因在于某种产品存在巨大的市场利润,一旦没有市场利润,对手不消自灭。而市场利润永远是市场竞争的推手,同时也是竞争的出发点和目标。竞争很快便会出现利润平均化,然后是本行业过剩,一部分人转行,由此竞争趋于缓解和平衡。所以一个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应该全身心投入到打垮竞争对手的恶劣竞争中,而应该不断开发新产品,从而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这也就是要把能量及时转换,而不要把能量都用于打击对手的消耗之中。

    因为数码机、电子设备的出现,曾经独占鳌头的柯达胶卷破产倒闭。这个典型事例说明,企业的存在同自然界的存在一样会不断改变存在的形式,传统手工业的老字号都是建立在传统生产条件下,在科学进一步发达的时代,他们就不适应科技进步的要求。在科学突飞猛进的今天,胶卷不存在了,但是数码相机、手机使人们照相变得更加方便,且效果更好,应用也更普及。这就是照相这一需求变了个方式而存在。现在每人都是摄影家,都可以拿自己的手机随便拍照自娱自乐,这就是照相这个需求的能量转换在社会进程中的表现。从胶卷(由黑白到彩色)到数码转换了照相的存在方式,这是哲学中的变(易经中叫变易),而人们对照相的需求永远存在,这就是哲学中的不变(易经中叫不易)。世界总是在变与不变之中运动发展,七彩纷呈,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正如苏轼所说:“盖将自其变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社会物理学原理;所谓以不变应万变,就是以社会物理学原理的基本规律察世、处世。

    社会生活中的买卖公平,也正是能量守恒的物质运动规律对社会活动方式的制约和表现。代表商品能量的卖方将货物转移给买者,换取了更便于以后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能量。这个以货币表现的劳动能量,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在自由交易的情况下,与商品代表的能量一般是对等的,或者说是守恒的。没有特殊情况,谁也别想占别人的便宜,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由此出发,可见人类的自由贸易所遵循的等价交换原则,不过是物理学中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而违反自由贸易的欺行霸市或贸易壁垒则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因此只能是暂时的个别现象,或说是非正常现象,所以绝不可能长久持续存在下去。

    那么,为什么做生意会出现赚或赔呢?很简单,所谓的赚钱就是得到了达到或超过了预期的商品与货币之间的转换量,赔钱就是没得到预期的商品货币之间的转换量。这之间的原因固然有主观和客观诸多方面,但就能量转换来说,能量还是守恒的,有人赚到超额商业利润就必然会有人赔本。总体上来说,能量既没有增加也没减少,只不过是从一者手里转到了另一者手里,换个方式而存在罢了,从社会整体运动看来能量始终守恒。

    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值与质量(能量)成正比,这里又可以把商品的质量(满足需要的属性)和能量(体现劳动量的价值)合并成一个商品货币的质量、能量方程式。其中货币贬值就是货币的符号能量同实际购买力——货币的实际能量不对等。这个不对等也就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占便宜还是吃亏,都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能量不守恒的暂时和个别现象,这种不守恒必定会得到相应的报复或补偿。社会中许多爱占小便宜的人,时间长了就会上一次大当,吃一次大亏才能得到教训。贪污受贿的官员占了非劳动所得的不义之财,也是其付出与获得之间的能量不守恒,这个不守恒也只能是暂时的个别现象,总有一天会遭到清算。哪怕是再腐败的一个社会环境和最无能的政府,也不会允许官员们长期大肆掠夺和侵吞国民之财,并无休止的让腐败继续下去。这点,历史上的和珅、魏忠贤等人早已做出证明,无需多说。

    然而人类的利己与自私,促使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总是想少施予多索取,少付出多回报,也就是时刻都在破坏能量守恒的制约作用,恨不能占尽天下之财,得到一切好处。因此才有犯罪,才有社会的惩罚机制和法律约束机制。所以人之道总是违背天之道而运行,总是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运动规律从事一些人为的社会活动,结果必遭惩罚。事实一再证明,任何人当其德不配位,能不称职,赏不称功的时候,就破坏了能量守恒或者说质能守恒定律,那就必然存在后患。当面临这样的后患而不自知,那只能是等待或加速灭亡。同样一个组织或政府机构出现了与其所管辖群众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也就是对质能守恒定律的破坏,遭到清算只是早晚的事情。

    src=http___img.alicdn.com_imgextra_i2_306508450_TB26pXAmr1YBuNjSszhXXcUsFXa_!!306508450.jpg&refer=http___img.alicdn.jpg

    所以聪明的人懂得施予,懂得舍弃;而愚蠢者则只会索取,只求得到。简单的说,前者自觉或不自觉遵循了能量守恒定律,后者就是不想脚踏实地的付出能量消耗,而总想急功近利,不劳而获,这就是自觉或不自觉的破坏了能量守恒定律。当代人的贷款消费,其实也是破坏能量守恒的,当前不具备某项消费能力而去花明天的钱超前消费,这就为明天留下个亏空。正常情况下,也许将来有能力偿还债务,一旦出现天灾人祸或者非预期的人生挫折,便失去了偿还能力,这样就必然陷入被债权人逼债的痛苦之中。超前消费不过是凯恩斯经济学的一个副产品,是以消费促进生产的具体社会应用。这对社会保障机制健全,人们没有后顾之忧的西方发达国家人来说也许可行,但对无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的中国人来说,根本就不适用。但是这个社会生活中的能量不守恒,被人们狂热的利用,以至于达到疯狂的地步——贷款买房、贷款买车,甚至一个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学生也贷款买部时尚手机。这就等于是为将来的生活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出现非预期的情况,便会陷入人生的痛苦深渊。政府为了刺激消费,以消费扩大生产,从而提振经济,不断鼓励人们超前消费。超前消费的结果,将会使人不胜重负,失去许多生活的自由和幸福。每天一睁眼就想着怎么还贷款,由此拼命的工作,拼命的挣钱,拼命的挣扎,失去任何生活乐趣。这种生活方式并不是人类所应该追求的自由与幸福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的社会运动能量是一个矢量,这个矢量是有方向的。从个人角度说,利己就是运动的方向;从社会角度说,利于社会才是运动方向。所以人的各种活动必须是既利己又利于社会,或者说既利己又要利他。在这利己与利他、利社会之间又是充满矛盾和对立的,可以说利己是本能,利他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在生存竞争中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做到既利己又利人。在这个方向相反的利己与利他的运动矢量作用下,产生的社会运动能量也是一个折合后的矢量和。这个矢量和既不是单纯的利己矢量,也不是单纯的利他矢量,而是利己与利他合力之下形成的总矢量。当然从物理学角度说,也可以把利他看作一个是为自己做功所产生的一个对自己无效且又是必不可少的能量损耗。但是这个无功效的能量损耗,从社会整体角度说则是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要求。

    从个人角度来说,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能量不守恒的现象,这就是俗话说的“要知天地宽,处处有不平”。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不平的球面,所以地球上的事物总存在不平:高山与大海;高原与平地都是自然形成的不平。就是平原也是大概的平,不是真正的绝对平。如果地面平了,地球就不是一个圆体在做自转和绕太阳公转了;如果人世平了,就不会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感叹了!

    能量守恒定律对维护人体的生命健康也非常重要,人体的生命运动其实就是一个不停的能量转换过程:输入的是水、空气、阳光、食物等营养,输出的是体力、智力等有效能量以及排出的废物能量,这里输入与输出之间必定能量守恒。人体的能量输入与输出,生物学称为新陈代谢,输入与输出必须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细胞生存。由此来说,所有的疾病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不能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结果,也就是打破了人体的能量守恒,就必然出现疾病。所以能量代换、转化不平衡,既是人体生病的原因又是人体生病的表现。因此,中医理论总是让人体保持能量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阴阳平衡,也就是物理学的能量守恒。人太累了,身体疲惫就会打破新陈代谢的能量平衡;同样不运动的肥胖病也是能量过剩造成的打破了能量守恒的结果。所以要想有一个好身体,从根本上说就是保持身体所需的能量守恒,正常的能量转化和新陈代谢。

    社会生活中,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评价体系的影响,许多人和事表现出的都是能量不守恒现象。特别是对一些历史先驱者和重要历史人物来说,往往会遭遇不公平的对待,表现为冤假错案或不公正的批判。这从一时一地来看,似乎能量守衡定律在社会运动里失效了,其实从历史的角度大尺度去看,这些失衡现象都是暂时的,最终总会得到公正公平的评价。一个历史时期的英雄可能是另一个时期的败类;一个时期的囚徒也可能是下一个历史时期的先驱者;鳌拜是大清国的三代元勋,但却是康熙的罪人。由于面对的参照系不同,对社会中的一些人和事做出不同的历史评价是正常的。这在客观物理界表现为牛顿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领域,而在量子力学的微观世界则不适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则是在微观领域对牛顿经典力学之否定。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适宜于维护社会稳定,让人各守其分各安其命,这对维护社会秩序是有用的,但是对社会变革则起阻碍作用,影响社会进步。所以孔子从丧家狗到万圣师表,再到打倒孔家店,几千年来翻来覆去闹个不停。同样对曹操、秦始皇这样的历史人物也都不是盖棺了就定论。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彭德怀的右倾被批判,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司令部被打倒,陈毅等几个开国元勋的“二月逆流”作冤案……如此等等。之所以这样,不过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自以为是的批判和评价。这些历史人物无论是当时的遭批判,还是后来的被平反,作为这些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则永远摆在那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无论怎么评价,历史事实不容抹杀。

    作为个人,应该始终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而行动,学会用能量守恒去看待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一切违背能量守恒的社会现象都是暂时的,都会被历史校正。只有符合能量守恒的社会行为才是长期可持续的。这首先要加强学习和自身修养,掌握看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才能把复杂的社会现象看得明白透彻,知道哪些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哪些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哪些符合能量守恒,哪些违背了能量守恒。怎么看待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以及自己的奋斗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能量守恒的问题,因此都可以用能量守恒规律去分析和辨别。这样,才能找出自己的行动方向,在正确方向上持续施加个人能量就是做功,当能量转化成功效就是成功。

    成效作为劳动成果永远是客观存在的,这并不会以别人的如何评价而改变,也不会因当前的时空局限不被社会承认而改变。因为暂时不被社会承认的社会之功,定会得到历史承认。是不是真正的英雄必须变换时空看,从这方面说就是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也就是用洛伦兹变换将参照系变换后,社会运动的能量守恒表现的真理才会放出光辉,个人为社会和人类所做的贡献自会被历史承认。人类的一切活动以及一切成果不过是能量转换的形式,GDP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劳动创造的结果,是一种转换形式;个人出于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而为社会做功,也是一种能量转换方式,这个能量取之于个人的生命之力,用之于社会发展与进步之能。因此不要因为一时的被误解、不承认而失去信心。相信能量守恒的客观规律永远不会改变,同样也要相信社会运动规律同自然运动一样会遵守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即社会物理学规律。

    多占有社会资源就是个人对社会的透支,是有负与社会;反之个人贡献大于自己的社会占有就是对社会的能量存储,是有功于社会。这并不以别人的如何评价而改变!

    李继领.jpg

    李继领先生

    【作者简介】李继领,自号三一居士。释意: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求真一贯。现为太平书院院长,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思想者。

    责任编辑:孙克攀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