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安徽淮北的施福明,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作家。多年来,他和老伴不仅把两个孩子教育成才,还以实际行动践行古话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
2013年,当施福明在报纸上读到“活雷锋”刘光建走全国万里宣传家风的事迹时,感动之余,想到了当今许多青年都痴迷网络,沉迷游戏,功课也一塌糊涂。于是,施福明和妻子胡云决定邀请“活雷锋”刘光建来家里做客,帮激励孩子们树立好家风早日能成才。
施福明没想到,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许多青年,也改变了他自己。
许多青年听了刘光建“创业和家风”的演讲”被刘光建的创业、奉献社会精神震撼了,从此发愤读书,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各种理想学校,如今经过几年的创业奋斗,已成为各行业的创业经营能手。施福明从他们的巨大转变中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他深信,人人经过学习都一定也能成为别的孩子的榜样。他和老伴联系附近的学校,把历代青年成才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还把自己临街面两间房子腾出,办起“家风馆”。为了办好家风馆,他还收集当地各姓氏多部家谱100多本,把名人成才事迹“好家风”材料,自费制作展板,在街道公开上展示。
从此,老施和老伴成了当地义务宣传员。从宣传好家风,到宣传自强自立创业的人,再到宣传村里的好媳妇好婆婆、好人好事。他还为此专门购置了电瓶车,深入到各地收集好家风事迹。他专程来到淮北南坪镇走访“割肉奉母”的故事家庭,还去怀远深入调查天留坊孝道故事,去年他创作的《最美家庭》一书终于出版。里面收录了全省160多名好家风故事事迹,群众争相阅读。
“说不定哪个孩子看了此书就得到激励,人生从此改变。”这个朴素的信念支撑老施一干就是不可停歇,他亲自写故事、亲自演讲,宣传的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家风好了,家道正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我们世世代代期盼的小康之家还会远吗?”这是施福明写在家风馆的标语。他自编自采的《最美家庭》在市县妇联大力支持下,以研究家风、家规、家训为主,弘扬最美家庭。在地方产生了很大影响。
老施常常给子孙讲家族史,祖辈从外地逃荒到安徽淮河岸边,“一条担子两床被、天当床来地当被,现今全家已繁衍到几十口人。”老施说,家族要常存感恩之心,行善道、走正路,才会得以长久幸福。如今,为了感谢党恩、弘扬家风,老施还为家族编写一本《施氏家谱》这在当地十多万人的施族人中可算赫赫有名。
老施看到村里的年轻人把孩子一扔就出去打工,一向注重家庭教育的老施坐不住了,拿出自己的10000余册藏书,又向朋友们募来1000多册,在家里办起了“家风馆青少年图书室”。后来图书室又被“收编”为“青年书屋”,加上社会各界捐赠的数目,目前藏书突破3万册。
“今天我写完作业后来施爷爷家看书。我可喜欢施爷爷了,因为施爷爷是我的好朋友,施爷爷让我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叫蒲红丽的孩子在留言册上写道。
施福明在学术报告厅进行家风讲座
为了对留守儿童和残疾学生的关爱。老施每年暑假还为同学们编写排练哑剧剧本义务演出,这些年不仅为一所中心小学募捐10000元,多年来还为社会义演哑剧200余场。多年对社会的热心关爱,老施夫妇给群众带来了家风的改变。看着村里涌现出“中国好人”等模范典型,老施别提多高兴了。老施最终也赢得了乡亲们真诚爱戴。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办好就是不简单。”老施喜欢这句话,并且还要继续做好这平凡而简单的事”因此,去年老施全家和当地4户群众还被市县妇联部门评为“最美家庭”。老施办家风馆传承美好家风的事迹,利国利民意义深远受到各大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国文明网和安徽日报有等许多的专访,受到广大干群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施福明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