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讲述“走千走万都不如淮河两岸”的淮河人酸甜苦辣、真善美励志故事的一部中篇小说,为了叙述方便我采用了第一人称。 ------作者题记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人间最美好的象征,但在那特定时期下也有不尽如意的一面,淮河边住着一户穷苦人家,母亲是个死了男人的寡妇,她含辛茹苦地拉扯一个儿子长到40来岁,却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只能无奈做个光棍。母亲怕儿子老了没人照顾,就要了个在莲花塘水里捡来丫头当做孙女。在淮河边有个风俗,孩子取名越丑越赖就越好养,鬼神都不来找她绕道走,于是这捡来的丫头的取名干脆就叫丑莲,这是奶奶起的,所以我一直称呼她丑莲。丑莲其实很漂亮,并且是特漂亮的那一种,脸像莲花一样美丽。她还是我们淮河边的村花,走在小伙子面前,回头率几乎百分之百,只有住在村北头又聋又哑的年哑巴对她无动于衷,但也会不停地打手势伸出大拇子,夸她的美丽两只辫子粗长、眼睛又大。
爸爸的名字叫狗蛋,也是奶奶给起的,但我从来没有称呼过他狗蛋爸爸,只喊他爸爸。起这么难听的名字为的是想拽住孩子,以防过早的夭折。因为爸爸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饿死病死了,一个幼年出天花死掉了,一个被活活被饿死。奶奶说他们都是阳间的索命鬼,死了也不可人疼。
爸爸腿瘸,背后别人大多叫他三瘸子。其实爸爸原来腿是不瘸的,当年淮河发了洪水,地方领导组织民兵夜晚抢险护堤时,爸爸一不留神就掉进十几米深的前瓦房电灌站石渠里摔断了腿,从此就成了瘸腿,因为当时没有死也报不了功,只能自认倒霉了。
爸爸瘸了以后,并不怎么影响捕鱼,但却影响找老婆。捕鱼的时候有爷爷奶奶帮忙,耽误不了太大的事。可找不到老婆却耽误大事,三个孩子死了俩,就剩这根独苗,再找不到老婆就断了香火也就绝了户了。这在我们当地可是个大问题,没有儿子会被人称为“绝户头”的。在大家面前说话就不够硬气,就有点抬不起头的味道,与人发生了争执时就是有理也没有用,如今拳头大了是哥,有钱了是爷。有了儿子就等于有了拳头,说起话来自然也就硬气多了。如果没有老婆会更糟糕,没有老婆的人在我们当地被称为“光棍汉子”,那可是人人瞧不起的角色。妇女们见了都会躲着你走,以防你多看她两眼,打她的什么歪主意。因为大家认为“光棍汉子”的眼睛都狠毒,隔着裤子往里面好像也能看清三寸。
爸爸找不到老婆,是爷爷奶奶最大的一块心病。托东家求西家给爸爸做媒,并挑明无论对方是瞎子聋子瘸子哑巴,只要是女的能生孩子就行。就这样个简单条件,也找不到一个女的愿意到我家来,因为那时还不兴人口流动,当地女的实在太少,好胳膊好腿的丑一点还找不到老婆呢,更何况一个穷汉瘸子,况且也不是什么特等伤残军人。
爸爸慢慢的年龄就被无情的时光泡大了,已进入四十六岁,头发开始花白,奶奶愁的茶饭不香,眼看着就要断种绝根之险。这时一声春雷炸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和濄淮两岸,我们这个淮河边支流小村也跟着形势走沾了光。爸爸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之一,因为一开放什么都商品化,就有卖女人的了。好多的女人被人贩子从西部山区廉价贩来和骗来,我妈妈就是其中的一位。
妈妈是被骗来的,家在山区的大山深处,她当时师范学校毕业才做了半年教师,教授小学五年级语文,正值豆蔻年华。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她男朋友的舅舅在路上偶然遇到她,就心急火燎地骗说:出大事了,你男朋友我外甥被车撞了,现正在医院抢救。妈妈于是不假思索地跟着这个狼心狗肺的舅舅走了,先是说在县城医院,后又说转往了地区医院。坐汽车倒火车的,一直倒进我们淮河畔瘸爸的家。
爸爸买妈妈花了两千六百元钱,当时妈妈才二十一岁,比爸爸小一半还多。爸爸本来想买个年龄大点的,他也不忍心糟蹋一个小女孩。可奶奶不依,大有指点江山味道。
奶奶说:“一定要买个小的,将来你老了她好伺候你和孩子。”
爸爸说:“人家那么年轻能愿意跟我过吗?”
奶奶说:“她当个屁家,由不得她的,买大和小的都不会和我们一条心。”
憨厚老实的爸爸说,咱要拢住人家的心,那样才能长久。
奶奶说,买哪个都不会和咱一条心,能生孩子能干活就行了,关键是重点看管好,她敢跑我就把她的狗腿打断。
爸爸说,那是犯法,老公家要来抓人的。
奶奶说,你不要既怕豁了饭又怕烫了蛋,没一点出息。
爸爸不敢再言语,一切按奶奶说的办。其实主要的还是爸爸看上了妈妈。妈妈有文化,细皮嫩肉的,高挑的个头,瓜子脸,一袭长发披到肩上,两个漂亮的大眼睛挂着几颗泪滴,怪让人喜欢让人怜的。爸爸本来就干柴烈火的这么多年,试想想,一个熬了大半辈子从没尝过一次荤腥的老处男,见到这么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子,哪有不想把她弄上床之理。
妈妈来到爸爸的家,寻死觅活的,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哭的嗓子都哑了,眼睛也红肿了。爸爸开始用软办法,跪下求她不行,然后等到她精疲力竭的时候,爸爸按奶奶教导用铁链子锁上她双脚,半夜里爸爸才像狐狸捉小鸡般的把她按到床上,生米做成了熟饭。
二
回忆奶奶捡丑丫姐姐的往事,也是缘分,不是一家人哪能进一家门。这天正赶上千年古镇未庄街上逢集,奶奶去上街买油盐酱醋等日用品,回来的时候在淝河滩的一课苦楝树树下乘凉,同村大伯就把荷花塘拣了的姐姐送给奶奶。那年月计划生育紧,多生了要罚款,特别是女孩丢的到处都是,奶奶抱回家后想留给爸爸做女儿,但考虑就把那个婴儿留下来配双了。包孩子的被子里还夹着十元钱和一封信,奶奶对这件事是不问的,她只管捕鱼卖钱,不停的劳作。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奶奶说了算。后来爸爸在外面打听说是一位大闺女偷汉子私生的,不敢自己养就扔到了河里莲花塘木盆里。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又种田又打鱼的穷苦人,以捕鱼为生换些油盐,上溯到爷爷的爷爷也是捕鱼的,个个老实本分,独有爸爸落得个腿瘸。买来的妈妈年轻又漂亮,细皮嫩肉的。爸爸却是又老又瘸,实在是不般配。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不过好在我们家是渔民,又住在荒滩上,再加上家里人的处处小心防范,妈妈就是插翅也飞不走的。
白天,爸爸打鱼带着妈妈,在水面一条船上。所谓打鱼其实就是用蓄笼和挡箔及丝网来逮鱼。用撒网的已经很少了,因为水面太广,撒网是很难捕几条鱼的。蓄笼大概有手攥成锤那样粗,长度和胳膊差不多。它的构造很巧妙,一头粗一头细,粗的一头用塑料布蒙好,再用橡皮筋束上,起鱼的时候拿掉塑料布倒出来就好了。这个东西巧妙就在于它的细头里有倒刺,刺是用竹子做的,韧性很好,不怕水泡。小鲫鱼、虾、泥鳅、黄鳝以及鲇鱼等钻进去就出不来,它就像一个单向水阀。为了诱鱼进去,最好的诱饵是蚯蚓,在沼泽地里掘出蚯蚓用细钢丝穿好,然后固定在蓄笼内壁上就可以了。但蓄笼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压到水里,最好让大头露出水面,这样逮到的龙虾就不会被闷死。
挡箔逮鱼相应的要简单些,也就是把挡它在水里,长出来的竹子插进河泥里,在有水流和风的情况下不能倒。里面的窍门是如何设计好插在河泥里的几何图形,就像诸葛亮的八卦阵,鱼进去后就会迷失方向,找不到出去的路,最后乱撞也就理所当然地撞进带有单向阀的口袋里而永远出不来了。爸爸教妈妈逮鱼,不知妈妈会不会举一反三想起自己也像那被逮住的鱼,进去就出不来了。
丝网逮鱼相对来讲要简单的多,只要在鱼喜欢路过的地方下上网,鱼撞上去就很难逃的脱。妈妈是个很聪明的女人,看爸爸做一遍就都会了。并且后来还是个捕鱼的行家里手,爸爸也是个勤劳的人,加上妈妈的帮助真是如鱼得水,小日子过的滋滋润润、蒸蒸日上。
妈妈并不心甘情愿跟爸爸过日子,只是想跑一次夜间跑了又被爸爸奶奶逮回来,感觉没法跑掉,也就自认命了,也只有老老实实好好地过日子。
一年后,我出生了。奶奶看到我是个带把的小子,高兴的本来就兜不住风的嘴更兜不住风了,笑起来露出了两个仅剩的黄牙,迎着阳光一照确也有些金光闪闪。妈妈的奶水很充足,我根本吃不完,于是丑丫也跟着吃。有一次外面的亲戚来我家做客,见到我和丑丫各自抱着妈妈的两个乳房吮,羡慕的很。
亲戚说,你这两个孩子真喜人,闺女儿子都全了。
妈妈说,这个小的是我的,大的是他奶奶在荷花塘拣的。
亲戚说,那也好,那也好,有个大胖小子,你就跟着狗蛋好好的过吧!狗蛋憨厚能干,亏不了你的。
妈妈说,不好好过日子还能怎么着,都有孩子了,还跑什么。
亲戚说,跑什么,人生一世不就是吃穿二字吗?你们那个江西山区穷地方回去了也还是受罪,在这里多好,想吃多少鱼有多少鱼。
妈妈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对谁来讲都是自己的家乡好,不过有了孩子我也就认命了。
亲戚听妈妈这样说才满意地笑了。亲戚其实是奶奶的妹妹,因为离我家远,又隔着水,所以很少到我家来,因此也就不知道这边的消息了。
妈妈应当说算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好不容易考上学做了光荣的人民教师,结果又被骗回农村,那跳出农门的喜悦也只能是记忆中的一则剪影了。
我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妈妈求奶奶让她回家一趟看望一次年迈父母,并保证绝对回来。奶奶阴沉着脸,很不高兴,也绝不理她。妈妈再求,并非常的诚恳。
奶奶说,你就死了那份心吧!我捡的这丫头你做女儿,看你现在有男有女了,我们家捕鱼天天有鱼吃,连年有余,你就安心过日子吧。你想走,你那份花花肠子我还能不知道。
妈妈说,孩子都这么大了,我也是爹妈身上掉下的肉,爹妈几年没我的一丝消息,他们会急病的。
奶奶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你一撅腚我就知道你要屙几个驴屎蛋子,还想哄我吗?
妈妈说,将人心比自心,你要能换位思考一下就知道我父母的心情了,你们都一样的老人,他们把我拉扯大也不容易。
奶奶说,别跟我说那些洋词,我根本就不想听,我只知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并且路子这么远,花钱来回跑着玩不要钱吗?
妈妈终于没能说动奶奶,求爸爸也没用,因为爸爸根本当不了奶奶的家,况且爸爸也怕妈妈走了不回来,从他自己的角度讲也是不想让妈妈回去的。
可怜的妈妈孤苦无助,就像从遥远的天际归来的风,藏在巷尾颓废的残垣外,徘徊犹疑着,偶尔穿过远处的芦苇,转过院墙角的青苔,带着渔民独有的鱼腥味,费尽周折,吹到了码头边的的樱花树上。那天际不食凡间烟火的归风也就从此终日围着渔船转,围着楝花树转。后来爸爸在一次渔船意外事故中突然去世,迷信奶奶毒骂爸爸的死是妈妈妨碍死的,还一个劲地赶妈妈走人,可怜的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我们。拉着我们的手对我们说:“你们都好好读书,我去打工供你们上学,将来给你们买楼房,过上城里人一样生活!”不久一生要强善良的奶奶也病故了,妈妈为了挑起家庭重担,去城里打工养家每月工资都按时汇到学校。我和姐姐也渐渐长大,相依为命的生活中,我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渐渐产生了姐弟恋,也偷吃了禁果。后来我们一起决定去城里边创业边去找妈妈回家,妈妈虽然找到了,但可怜的妈妈却因为大喜过忘躲避汽车出了车祸,永久的留在全家团圆的城市,我们用妈妈的事故赔偿款买了两套房子,姐姐和我一人拥有了一套。只是城里的花花世界,却让我改变了我的情感初衷。我始终觉得姐姐就是姐,走不进爱人的甜蜜世界。晚上泡网吧,我爱上一个如意的女朋友,当初对姐姐的万般浓情渐渐淡忘。无奈的姐姐常扑在妈妈坟上大哭,我内心知道对不起姐姐,但我如今却不能自拔,爱情这杯酒谁喝谁会醉。绝望中的姐姐依依不舍地远嫁他方,比我结婚还早,我回顾我的坎坷成长经历,久久地难以入眠!妈妈命苦不是我造成的,姐姐这辈子的情感障碍却是因我而起,姐姐当过我十多年的“妻娘”,假如有来生,我只有来生在报答您!
施福明先生
作者简介 :施福明 ,男,干部。安徽省委党校法学研究生毕业。市国学院院长,中级人民法院陪审员。淮北乡土作家、高产编剧,著有十多部影视剧拍出并获奖,其中电视剧《知青岁月》和《少年朱元璋》等三部获国际电影节编剧创作二、三等奖。2004年被文化部、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文化名人”并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责任编辑:孙克攀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