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人生
艺术人生
  • 书画
  • 摄影
  • 印石文化
  • 艺术人生
  • 赤子情怀彰大雅 铿锵韵律发新声

    时间:2021-01-02 10:05:24  来源:中国国风网  作者: 沈华维

     

    1_副本.jpg

    ——朱超范先生诗词读后

              

    朱超范先生是著名的企业家诗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初涉商海,成功经营镇办塑料厂后担任镇工办副主任,又于一九八七年受镇政府委派到有名的贫困村朱家村扶贫,白手起家创办了萧山海联电子设备厂(厂名海联意与海军联营),艰苦砥砺即在一九九三年一举跨入市一级企业行列后又于一九九七年跃上市百强企业的台阶,成为当时杭州地区村级经济脱贫致富的典范。而且企业极具社会担当,一九九八年全国发生特大洪灾时超范先生毅然决定将举办厂庆十周年的十万元经费捐给浙江大学,用于资助十名来自灾区的困难新生完成学业,尔后又捐款伍万元支持浙江大学高分子研究所从事科研项目。诗人情怀家国相系,捐款资助教育等公益事业踊跃趋前,也曾捐助慈善事业留本冠名一百万元。故在2012年萧山首届“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由社会公众投票选出二十家企业时海联公司名列其中。又2019年拥有四千万从业人员的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推举两名“特别贡献人物”超范先生为其中之一。近年来超范先生把诗词当成事业来干,不但经常接待各地来访诗友,被誉为“诗界孟尝君”,还经常出资赞助或自费组织举办市省乃至全国性的诗词活动。他更是得家乡灵山秀水之滋养而才华横溢,毕生酷爱诗词,经营之中探索构建诗意的企业文化,经营之余全身心的投入诗词创作与研究,至今已有五千余首作品,即便是专业作家,也属多产高产诗人。他寄给我的《浙东唐诗之路渔浦五百咏》《於越散人吟草》等诗集,集中了他的精华之作,锦绣连篇,琳琅满目,读后颇感趣味无穷,悦颜又养心。他的诗词以简明畅达的风格展示浙东唐诗之路起点—萧山渔浦湘湖的旧貌新颜、人物风情,沧桑变迁,非常富有时代与乡土气息。正如他和唐人陶翰《乘潮至渔浦》古风的前两句:“八月涌胥涛,犹送潇潇雨。浩气上云霄,壮观天下睹。”从中可以窥见超范先生“浩气上云霄,壮观天下睹”的诗人气质与胸怀,也折射出其作品的底气与豪情。

    2.jpg

      典雅的格调里,释放其鲜明的传统体验。典雅古朴,是传统诗词文化的重要品质。它于喧嚣、浅俗、艳丽等相对,这样的典雅不是一种恪守经典的端雅、扭捏作态的风雅,而是一种古朴温雅的精致,一种纵肆的、野逸的情怀。超范先生的诗词以新鲜意象,注入时代精神,寄托今人情怀。他的作品中以磅礴的气势继承并广大浙东唐诗之典雅清韵,内敛深沉,清新明快。浙东是唐诗兴起与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与丝绸之路并列,在我国古代文化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吴越山水风光秀甲天下,人文历史厚重博大,是山水田园诗的发祥之地。谢灵运、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杨万里等历代的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海量的优秀诗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浙江正举全省之力,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这块文化高地。超范先生生于斯长于斯的渔浦,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或曰要冲,据形胜而控吴越,他的笔下充满了对家乡灵秀风光的赞美与自豪。他在《河上赋》中赞曰:“层峦叠嶂,依龙门山之逶迤,拥翠岩崇阿;绿水清波,溯永兴河之潺湲,瀦幽壑明渠。是以引名人莅止,诗文赞美;高士光临,翰墨浓濡。”

    超范先生勇敢的擎起浙东唐诗之路传承创新的旗帜,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努力发掘整理渔浦唐诗之精华,并吸取优秀传统诗词文化之营养。在他所著的《浙东唐诗之路五百咏》《於越散人吟草》诗集中,先后选出唐、宋、清等历代54位诗人的62首诗词作品,并一一步韵赓和。其中包括被誉为璀璨唐诗之奇葩的18位“桐庐群”本地诗人的力作。超范先生的和诗,极大的丰富了渔浦地域诗词的内涵,与浙东唐诗之韵即一脉相承,又呈现新时代的新风貌,且在立意、韵味上独具匠心,颇见功力。如孟浩然《早发渔浦潭》:“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此诗浓墨于景,朝阳勃发,渚禽乱耳,鱼鸟相亲,气象空阔,给人以淡定自适之感,展现出高朗开阔的诗境与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超范先生的和诗:“棹动启朝暾,晨喧群鸟聒。涛掀渔浦雪,云敛青峰拨。旭昶昊天晴,雾收波浪阔。吴山重翠叠,越水流香沫。夜静听鸣猿,月明看祭獭。飞舟排郁闷,放眼前途豁。”不难看出,和诗着眼于情,群鸟合欢,晨光启暖,重峦如剑,越水流香,使人心旷神怡,前途豁达。两诗情景交融,思绪暗合,相得益彰。又如韩翃《送王少府归杭州》:“归舟一路转青蘋,更欲随潮向富春。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早晚重过渔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此诗具有清空之风,自有文人追求的高雅情趣,极写吴郡一带人杰地灵,文采风流、风土人情和渔浦的清新雅丽,笔墨省净之极。超范先生和诗:“天涯何处寄浮萍,一叶扁舟到富春。游旅当知离客苦,返家最觉故乡亲。湖山入韵堪娱目,绮色如图可醉人。欲得东君三月愿,飞翰一抹更清新。”和诗则清新洒脱,自然流畅,境界更胜一筹。对湖山的赞美,对亲人的思念,对旅途的感慨,一一道来。家乡宛如一幅绮色娱目的图画,令人如醉如痴。原作与和诗两相对比,可以看得出,超范先生的作品不仅形似唐诗,更注重追求唐诗的高古与神韵,虽不可能每一首都达到理想境界,但这种追求是能够从他的诗词作品里看出来的。

    1a51030bc7e5a1a49b9052437251670.jpg

    绚丽的芬芳处,诠释其浓厚的故乡情结。超范先生的诗词发自本心、本性、本色,回归自然之天性,是自身精神境界的净化和超越,以求达到物我融通之状态。其语言洗炼空灵,总以新奇的视角和优美的笔调,赞美家乡渔浦的山水风光。《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在超范先生的笔下,家乡千年古镇:“唐风宋韵犹存古朴,老屋陈堂已换新妆。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活力绿谷,展自然之鸿卷;宜居小镇,延生态之葭苍。”(朱超范《河上赋》)此作向世人展现出一幅天堂美景的锦绣长卷。“登楼远眺对长天,无限江山在眼前。滚滚钱塘流瀚海,茫茫越峤接云烟。澄波万顷飞帆漾,青岭千寻锦缆牵。借问村翁何处好,一泓潋滟泛渔船。”这是超范先生《唐诗渔浦五十章》五十首七律中之一,五十首是个整体,又可分而读之,皆为佳思巧枸,手法娴熟,对仗工稳,制作精良,其中佳句不胜枚举,可谓大手笔。全方位展示了渔浦湘湖的山山水上、一草一木,古今变迁,一览无余,给人一种从视角到心理上的阅读快感和享受。而“故里情怀十六阕”词,更像一幅幅小写意的镜头,以河上镇十六个自然村为题材,用同一个词牌《画堂春》,将家乡的自然美景刻画的淋漓尽致,无比细腻,又各具特色,各展风采。足见其对家乡爱之切、感之深,其情感之沛,情意至真,皆不复多见。如《画堂春(添字)溪头村》:“门前山下碧波流,昔时此处浮沤。钱塘竹筏驶溪头。山货誉杭州。岸畔龙灯胜会,从唐至宋传留。万家灯火夜无休,百姓自消愁。”小词只用四十九个字,将溪头村门前山下的风土人情、小溪的古今变迁,描写的活灵活现,未加雕饰,清丽自然,亲切亲近。又如《画堂春(添字)·朱家村》:“清溪倒映紫云巢,长随凤岭烟波。光阴逝却暮云多。先辈履痕过。耕读传家致理,精忠抗击倭魔。祠堂帷幄枕矛戈,传唱大风歌。”小词重在写史,记述了先辈们在家乡聚义祠堂,运筹帷幄,组织民众,拿起矛戈,抗击倭魔,保卫家园的光荣历史。视角独特,字少意深,道出了作者对先辈们的缅怀之情,有以词补史之作用。也反映了诗人的人文历史情怀。再如《画堂春(添字)·紫霞村》:“依山傍水聚人家,夕阳紫透流霞。夜临谁唱浣溪沙,庭院听鸣蛙。波动河灯荡漾,儿童结伴喧哗。中元鬼节水香麻,明月不能遮。”小词重写乡村习俗和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情景,一句一景,字字含情,展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欢乐图。有“潜移默化”,滋润心灵的作用。南宋大诗人姜夔说:“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超范先生的诗词正是从平凡事物中刻画出自然高妙的意境来,令人叹服。

    高远的境界中,展示其诚挚的家国情怀。为诗者,最根本、最可贵的是常怀赤子之心,拥抱时代,大写自身最熟悉的生活,抒发自身最真切的情感。超范先生的作品视野开阔,题材丰富,异彩纷呈,多是怡情櫖感,状描时代,切入时事民生,极富家国情怀,一片挚情感人肺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超范先生具有浓烈的家国意识,每逢国家大事、社会焦点热点,先生便激情澎湃,思如泉涌,集中发力,动辄数首、数十首,皆宏篇佳构。“唐诗渔浦五十章”、“源头怀渔浦七十首”、“东毗湘湖一百零五首”等等,均以别样的观察和独特的构思,热情赞美祖国河山和家乡美景。如“澄江落日渚烟平,时物已迎新岁更。古渡尚遗秦帝石,青山犹驻越王城。家乡念想心徒切,游子归来眼亦明。天色湖光浑是画,吟行不必去蓬瀛。”(《唐诗渔浦五十章》之一)在他的笔下,放眼夕阳辉洒,烟波笼罩,古渡尚存,青山永驻,只是岁月更新,物是人非,家乡的湖光天色,远胜梦里的蓬莱圣境。

    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感怀三十章”,以饱满的激情,清新的韵味,全方位多角度讴歌社会巨变,展示时代气象,回眸历史画卷,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审美价值。如《小岗有咏》:“大寨旗前难忍饥,夜来有梦不须疑。数枚血指开新制,一代农夫破旧规。联产承包时雨润,分田到户锦春随。安徽万里传京报,更赖小平全国推。”此诗以经历者的情感,准确记录了四十多年前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杀头坐牢危险,以血指签书,开创了联产承包制的先河,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对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典型人物、发展过程及其重大贡献等刻画的真实生动。更难得的是收束两句巧妙的将当时推动这一历史巨变的两位政治人物、时任安徽省委书记万里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嵌入句中,构思奇特,不着痕迹,颇见功力。此诗信息量和意义极大,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再如《深圳当吟》:“望眼鹏城巨浪推,冲锋陷阵檄书催。虽知南面画圈易,但怕北京疑见猜。血路一条驱腊尽,俊雄几代驭春回。而今更借东风力,当使神州锦绣开。”此诗记述了深圳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颔联揭示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之不易,至今仍有警示作用。也尽显作者的政治眼光和胆略。颈联回望历史,“人间正道是沧桑”,告诫人们要不忘初心,不忘来路,不忘英雄。下笔立意高远,饱蘸浓墨,当为书写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精品力作。还如《精准扶贫》:“家徒四壁说谁贫,恶水穷山历苦辛。几度帮扶规划善,一心解困作风亲。小康问计寻思路,大道强基探渡津。携手筹谋圆好梦,寒冬驱尽报阳春。”此诗站在巩固国家执政的根基,实现强国梦想的高度,歌颂精准扶贫,使全体人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老百姓都过上小康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战略,体现了作者的宽广胸怀。虽是严肃的政治题材,却写得风神摇曳。

    c553f26381d2828f2de6dcac23ed6606.jpeg

    超范先生既善于大处着眼,又能够小处落笔,不仅关注九州气象,而且情系乡梓,捕捉生活中的典型事物,为家乡点赞,为百姓代言。《为杭州出租车行业而歌》之二:“盛世人皆重出游,如何可解堵车愁。昼宵跋涉需求速,旅雁飞翔竞自由。”之三:“忆昔杭城改革初,曾经行业范称模。满街的士靓西子,一道风光四海誉。”“堵车”、“需求”、“改革”、“的士”等时髦的词语,为作品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作者还为家乡的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放歌。组诗其二:“老街再缀唐时韵,古寺犹留宋代诗。欲至范公吟唱处,风光一派逞芳姿。”其五:“已携溪口一犁春,耕得山乡四季新。沉寂多年遗迹在,东君只恋带愁颦。”这些作品词语平常,写的是不起眼的小事,但贵在真情流露,接地气,读来亲切感人。

    写到此本想打住,但又觉意犹未尽。细思之,超范先生的诗词作品为什么耐读耐品呢?我想至少有这样几个因素。一是源于浙东唐诗之路深厚的传统文化基因,是旧体诗词赖以生存的沃土。这种基因早已注入了包括超范先生在内的生活在这方水土里世代人的血液中,生生不息永久流传。二是源于吴越渔浦湘湖优美的自然环境,给了包括超范先生在内的诗人们以文学创作的灵感,他的诗词在绿水青山里生根发芽,在家乡的沃土里开枝散叶,在新时代的新气象里开花结果。三是源于超范先生的综合素养,他以企业家的视角和胆略来观察事物,以诗人的气质来经营诗词,勤奋好学,孜孜以求艺术作品的高格调、高品位,在语言运用、表现手法、精神塑造、意境提炼等方面做出了难能可贵的创作实践,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四是源于超范先生富有激情,好的诗作需要真情,更要有激情。诗歌是现实生活在作者心中溅起的火花,抒发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创造。超范先生对身边的事物都抱有浓厚的兴趣,且每作一泻千里,下笔长篇巨制。正应了古人所曰作诗要“情来、兴来、神来”。

    2020年1月27日(农历庚子年正月初三)于琼海纳帕溪谷

     

     

    (作者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解放军《红叶》诗社副社长)

     

    责任编辑:孙克攀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