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北漂京城,游学北大,转眼二十余年。一年一度高考季,抚今追昔,感慨万端!我秉承北大精神,追求真理,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利益众生,不辱使命!
怎能忘得了,1996年3月14日,我不远万里,从浙江兰溪,负笈北大,进修深造!家中唯一的3000元积蓄,数十公斤元代大儒、先祖柳贯与现代著名作家、乡贤曹聚仁的研究资料,承载着我沉甸甸的梦想。踏入北大,也就开始了我的北大游学生涯。
强烈的求知欲望,让我乐此不疲地奔走穿梭于北大中文系、哲学系、历史系、光华管理学院等院系之间,名师课程、名人讲座、学生社团,令我大开眼界,结识了师友,砥砺了意志,陶冶了情操,坚定了决心,相信自己一定也会有出彩的机会!
未名湖畔,博雅塔旁,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北大的精神营养,感受着北大自由、民主、科学、进步的学术氛围。在这里,多少莘莘学子,如我一样,如痴如醉,追求梦想。虽然没有学籍,没穿校服,也未曾佩戴过北大校徽,但他们与北大科班生一样,享受同等待遇,分享宝贵资源。他们化蛹成蝶,走出北大,奔向世界各地,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艰难的生活,煎熬的是肉体,在精神世界里,我勇做强者!
频繁的搬家,居无定所,北大边缘人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坎坷。先后搬家十余次,无意间发现了北大一个废弃不用的过道间,三五平米,没有窗户,没有水电暖,偷偷住进去后,美其名曰“静心斋”。静心斋中,天寒地冻,墨水成冰,挑灯夜读。我虽身无分文,却心怀天下,破万卷诗书,慕圣贤之道。
经济拮据,捉襟见肘,半工半读,维持生计。抄过信封,捡过砖头,搞过校对,撰过稿子……
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与平民教育思想,在北大教授的身上得以体现。他们行为世范,为人师表,提携后进,不遗余力。张岱年、侯仁之、季羡林、吴小如、许智宏、周其凤、厉以宁、段宝林、楼开炤、张兴根、钱理群、费振刚、陈平原、贺卫方等北大教授,无不关怀我、支持我。北大用餐难,一卡难求,北大原党委书记王学珍,就将这份“福利”让给了我。
北大三角地,五花八门的广告,吸引着每一位学子,也牵动着每一位旁听生。只要每天跑跑三角地,讲座的信息,就了然于胸。北大的课堂,对所有人开放。每个系的课程表,在系办公室的公告栏,或者相关渠道,不难查询可知。而讲坛上的老师,看见陌生的面孔,也决不会去盘查与诘难。你可以聆听校内外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洞察全国乃至世界前沿讯息。只要你有胆量与才华,还可以与名流,现场提问与交流。
北大图书馆,藏书宏富,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如今旁听生,用身份证,开个介绍信,花几元钱,就可办理临时阅览证。走进图书馆,就进入了知识的宝藏,遨游书海,问道圣贤,放飞梦想。
北大的一草一木,“一塔湖图”,无不镌刻着一代代北大边缘人的历史丰碑。毛泽东、瞿秋白、陈毅、沈从文、冯雪峰、丁玲、周建人、李苦禅、许钦文、柔石、胡也频、杨沫、金克木、张充和等等,无不从这里走向成功!先辈的事迹,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求知者慕名而来,在这里沉潜涵养,蓄势待发!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少北大边缘人,通过努力,改变了命运。考研考博,继续深造;创办企业,为国分忧;著书立说,传播思想……不同领域,各显其能!
北大游学二十年,奠定了人生的根基 ! 人不能掌握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把控生命的宽度!我没有贱卖自己的青春,而是执着追求自己的梦想,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抛弃,不放弃,一鼓作气,出版了著作,创办了学堂,保护了文物,践行了大爱!
有国才有家,家和万事兴,研究家谱,宣传家训,尊祖敬宗,敦亲睦族,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应运而生;曹聚仁研究资料中心,推动爱国人士曹聚仁研究纪念活动,为两岸和平统一鼓与呼;京城游学堂,启迪民智,培育人才,助人济困,让不少旁听生美梦成真;香山文化部落,三教九流,高瞻远瞩,思想汇聚,文化命脉;炎黄一脉,万姓归宗,中华姓氏大讲堂,承载着中国家谱复兴的使命……
传承北大精神,弘扬国魂家风,站在时代前沿,肩负历史使命!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共铸中国梦!
(作者系学者,世界姓氏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创会会长、中华姓氏大讲堂创办人)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