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印石文化
印石文化
  • 书画
  • 摄影
  • 印石文化
  • 艺术人生
  • 古代皇帝的御膳是什么水平?

    时间:2019-04-16 17:39:18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在好点的酒店吃饭时看到满桌的山珍海味,会感叹到皇帝吃的也不过如此,但你真的了解古代皇帝的御膳是什么水平吗?

    用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皇帝的御膳就算在今天也是让你高攀不起的。

    举例一道食材,叫鲥鱼,这种是长江下游的特产,味道极为鲜美,但它出水就死,这也是张爱玲的人生三大恨之一:

    一恨鲥鱼多刺

    二恨海棠无香

    三恨红楼梦未完

    这里排第一恨的就是鲥鱼多刺,这也是张爱玲的一种纠结的心情,想吃但又多刺,下不了口又耐不住其味道鲜美。

    在明清时的皇帝都在北京,可他们又都爱吃鲥鱼,这怎么解决?

    鲥鱼在明清时可是作为贡品待遇的,“船头密网犹未下,官长已备驿马送”,鲥鱼被捕捞上来后,就放入冰块中,这些冰块是经过猪油泼过的,然后在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送往京城。陆路用马,水路就用船。

    到清朝后,进贡的速度和规模就更为的严格,南京地区设有专门的冰窖,每三十里设一站,白天挂上旗作为标志,晚上挂灯直到天亮,作为送鱼人的信号灯。送鱼的人是不能停下马在途中吃饭的,沿路的州县官要在驿站旁边等候,等送鱼人的马稍微减速,立马送上蛋和酒混合的食物,然后继续快马加鞭前进,那些食物只能在马背上吃喝,为的就是不耽误时间,三千里的路程必须要在三日内到达,这样才能保证鱼肉最为鲜美。

    这样送鱼的规模,等于动员了南京到北京的全部军政力量,比最高级别的军情的水准还要高,为的就是让皇帝吃上这个美味的鲥鱼。要知道,古代最高军情是八百里加急,每天疾驰八百里,而送鲥鱼每天路程要达到一千里。

    所以放到现在,就等于是南京到北京这个区域的航班全停飞,就等着南京空运到北京。这样的待遇就算是马哥和王哥,离这个水准也得差十万八千里吧。所以别说现在我们吃的菜就是皇帝的水准,人家吃的是排场,为吃一口菜可以动用全国的力量。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