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琴况》是明代徐上瀛所著的关于古琴表演艺术理论的专著。这本书中,将“希声”作为古琴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描述“希声”为以“通乎杳渺,出有入无”能令“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1]。徐上瀛的美学思想与儒道释思想相互融合,将古琴演奏艺术分为二十四况,从指、弦、意、神、艺等反面进行了探讨,对其之后的古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溪山琴况》简介
《溪山琴况》是一部关于琴乐艺术的专著,汲取历代琴学理论的精华,该书从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二十四况对琴学理论进行了阐述,对琴学相关的内容都作出了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2]。学者们通过《溪山琴况》的研究,对这本书的总体风格有着不同的观点,其中最受到大家认可的就是吴毓清和刘瑾的“清和淡雅”,这不仅是全文的风格,更加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二、《溪山琴况》中“清”、“和”、“淡”、“雅”的内涵
(一)“清”的内涵
古琴重要的品格之一就是“清”,这首先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和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更是一种通融了儒道释的文化,“清”则是受到了老庄思想的影响;其次古琴浑厚苍老的音色等古琴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古琴“清”的品质。
徐上瀛道“地不偏,则不清。琴不实,则不清。弦不洁,则不清。心不洁,则不清。气不肃,则不清。皆清之至要也。而指上之清尤为最。究夫曲调之清,则是最忌连连弹去亟亟求完”,这说明了构成“清”的因素[3]。地清就是要选择清净的演奏环境;琴清、弦清就是要选择古琴的取材;心清、气清就是要演奏者具有良好的身心修养和心态;指清就是要有高超的演奏技艺;曲清就是节奏与旋律的和谐统一。
(二)“和”的内涵
“和”是《溪山琴况》的开篇,是全文最重要的地方。制作古琴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协调关系,通过单个的和谐来达到整体和谐的目的。在《溪山琴况》中,“和”的内涵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声和,是指定调定弦,通过手指和听来感觉琴声是否到达了和谐的地步;第二层为弦和,是指通过调弦来达到声和的境界,其中调弦的过程包括散和、按和、泛和、散按泛相参四步;第三层为意合,这里的“和”是指和合的意思,表示符合、契合,意合强调演奏的过程中心与手的结合,达到人琴合一的境界;第四层为心和,心和中强调“和”的关键就是体会心和,心和中最关键的就是性情修养,只有在兴趣与情致的指导下进行演奏才能达到心和的地步。
(三)“淡”的内涵
徐上瀛继承了虞山琴派中清微淡远的风格。在《溪山琴况》中“淡”况中,兼取各家所长,从淡的属性、固定人群、实现的内在要求和审美特点来阐述“淡”的内涵。徐上瀛“弦索之行于世也,其声艳而可悦也。独琴之为器,焚香静对,不入歌舞场中;琴之为音,孤高岑寂,不杂丝竹伴内”的论述表明了淡的属性[4],赋予了古琴君子风格;文人雅士是淡品的固定人群,只有自身修养好的人的演奏才能达到古琴“淡”的境界;高雅脱俗的古琴、深沉淡雅的音色、归雅还淳的曲谱、沉静无尘的内心是实现“淡”的内在要求;可遇不可求,只有无为而为、诉诸心灵是“淡”的审美特点。
(四)“雅”的内涵
“雅”况是《溪山琴况》前九况论述古琴审美品格和意蕴的压轴,说明了其在书中的重要地位。《溪山琴况》从三个部分对“雅”进行了分析。从“雅”的审美范畴来讲,“古之人于诗则曰风雅,与琴则曰大雅”,而“大雅”就是正的意思,也就是说正就是雅[5]。从音乐的“雅”来说,音乐具有涵养身心,淡泊明志的作用的就是“雅乐”。
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审美意境
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长期的发展中,受到儒教的伦理精神,道家的无为态度,宗教的关怀现世等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特征和风格。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审美意境体现的是一种情与境高度结合的境界。“意”与“境”是意境的两个方面,“意”就是指审美主体的情感,是指超脱于物质之外的精神境界;“境”就是外在客观存在的反映和再现。意境是内与外、心与物的完美结合。
(一)形与神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境这个范畴中,意就是指主观方面,意就是神;境就是指客观方面,也就是形。两者要达到和谐统一。
意境中的形就是客观形象,首先形象在塑造的时候要忠于客观存在,要与其表达的情感相适合,其次要追求神态气质上的相似。意境中的情就是主观情感,与塑造的形象相符合的反映主观情感的情况才是在艺术中塑造的意境。
(二)虚与实相互交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的审美标准就是虚与实的相结合,诗歌、绘画等艺术中都追求这种审美意境。虚与实的相互交融主要是指形象与意蕴的融合,这是有限的形象和无限的意境的对立统一。李泽厚先生认为,艺术中存在有限与无限、偶然与必然的问题。成功的艺术作品,总能够在一些偶然的有限的具体形象里传达出那必然的、无限广阔的内容来打动和感动人”[6]。
(三)动与静的完美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动与静的完美结合是指形象动和静的结合,也指外在动与内心静的结合。形象动与静结合方面,塑造的形象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表现手法为其增添了一份灵动。外在动和内心静的结合方面,外在环境的静容易得到,但是内心的静却尤为难得,只有在动中求静,静由心生。
四、“清和淡雅”的古琴艺术与我国传统文化精神
“琴棋书画”在我国的古代代表着古人的修养,在这其中“琴”处在第一位。在古代人们的意识中,琴代表着情趣的高雅。从古文中可以看到很多抚琴的场景,书房、香案、花园、月夜中吟唱抚琴,这真是人间之乐事,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在《溪山琴况》中对俗乐和雅乐进行了区分,“合与律吕”之声为雅乐,“间杂繁促,不协律吕”的为俗乐,徐上瀛颂扬雅乐排斥俗乐的意图非常明显[7]。古琴属于高雅情趣的艺术,这个特点也使古琴有着自身的局限,就是古琴只属于那些情趣高雅之辈,一定意义上脱离了广大群众。面对这样的情况,人们在承认、保护古琴艺术高雅性的同时,也好为古琴艺术积极地寻找走入寻常百姓家的蹊径,确保古琴艺术存在的永久性。
《溪山琴况》中“清和淡雅”的观点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平淡是中国人表现情感时常用到的独特的方式,中国人往往以其为美。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中国人的艺术表现形式中也往往透露着“平淡”的影子,把“平淡”作为表现艺术的原则。“中庸”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学共有的一个特点,这就要求音乐既要愉悦众人又不能荒淫,既能体现出哀愁又不使人心伤,既有怒的情绪包含其中却不过分的表露;在音乐的形式上也中和平正为主;要求音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都要做到“清和淡雅”。徐上瀛的《溪山琴况》是因为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而产生的,反过来说,《溪山琴况》也反映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从《溪山琴况》中品味到的不仅仅是古琴艺术之美,更是人生、哲学之美。
五、总结
中国进入到21世纪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学观也随着经济、生活、文化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个性解放等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时代特色明显的各种观念,音乐听众群的改变,对音乐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古琴艺术相对于在古代而言已经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古琴艺术将如何发展成为了大家都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不忘传统,我们要积极做好古琴艺术的保存工作,但是保存古琴艺术并不能振兴古琴音乐,应该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大胆地为古琴艺术注入新鲜的东西,让古琴艺术重新拥有蓬勃的朝气。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