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伍”难解。孔颖达《周易正义》:“‘参伍以变’者,参,三也。伍,五也。或三或五,以相参合以相改变,略举三五,诸数皆然也”。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参读为三,伍读为五。三五代表较小而不定的数字”。黄寿祺《周易译注》:“参伍”犹言三番五次,与“错综”互文。刘大钧《周易传文白话解》:参伍之数,与“参天两地”之数同,皆古人论天地之数以定“揲蓍求卦之事”。南怀瑾认为是一卦之中的三爻和五爻。说法皆异。
结合前后文通之,则上述的解读皆难全面。这段文字中有三个“其”字。从文理分析,“其”字指代的是“参伍”,那么,“参伍”肯定是意指宏观能代表全部整体的东西,否则,就不能错综“其”数、通“其”变和极”其”数定天下“文和象”了。因此,“参伍”如果作为具体或泛指的数,则其义不可能是具体或泛指的名词数,而是数指向和代表的“天地之道”。如果作为字词“义”来讲,则其义不可能是动词“参验比较”,没有主语和主体,“参验比较”什么呢?“参伍”后面还有“以变”二字,“以变”是指“参伍”的变化,因此,当字词之“义”的“参验比较”文理不通。若有“参验比较”之意,也是指其主体对象——天地之道。实际上“参伍以变”与“参天两地而倚数”的“参”“两”一样,这一点刘大钧注释的前半句表述的很清楚,但一样的是性质,是以“数”性“比率”“通”天地之道,并不是“古人论天地之数以定‘揲蓍求卦之事”。参,三也,通代天性。伍,“参天两地”之合数,通代天地之道的整体运行,“参伍以变”即指天地之道的变化。因此,“参伍”为天地之“数”性,并非揲“数”,不能混淆。下面的这段文字能更清楚的表达“参伍”之义。《文心雕龙·通变》曰:“夫夸张声貌,则汉初已极,自兹厥后,循环相因,虽轩翥出辙,而终入笼内。枚乘《七 发》云:“通望兮东海,虹洞兮苍天。”相如《上 林》云:“视之无端,察之无涯,日出东沼,月生西陂。”马融《广成》云:“天地虹洞,固无端涯,大明出东,月生西陂。”扬雄《校猎》云:“出入日月,天与地沓。”张衡《西京》云:“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与蒙汜。”此并广寓极状,而五家如一。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文中的“参伍因革”与“参伍以变”句式一样,“因革”和“以变”表达的意思也差不多。所指代和“通”的事物应该相同。而这里的“参伍因革”前面列举了五位大家对日月宇宙运动的描述,从而更清楚地表明了“参伍”所指代和“通”的主体对象——天地之道的运行。
“错综”不明。孔颖达疏:“错谓交错,综谓总聚,交错总聚,其阴阳之数也。”《周易集解》引虞翻:逆上称错。综,理也。但此处的“错综”应该还有更为复杂和精确的含义。《说文解字》:“综”,機縷也。名词意为织布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以受纬线的一种装置。动词意为总聚、总合。这里“综”名词义和动词义皆具。機縷者,能使经纬线按序、精确而有规律的编织在一起。总聚者,包含所有,聚合为一个系统。不过,织成的布,虽然经纬融合井然有序,但布仅是一个平面,必须要前置一个“错”,此“错”就是”八卦相错”之”错,是“象”的立体运动,意指来回旋转的相互镶嵌,使之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来模拟天地的运动。天地运动虽立体复杂,却可以化为序数,按“比率”像经纬线一样提纲挈领的全面认识和“逆数”。此处的数不是笼统的阴阳之数,而是具体的天道和地道的序数,因此,“相错”是“象”的运动的方式,“错综”是对该运动方式用“数”经纬“比率”的表达。(之十)
责任编辑:孙克攀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