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吃汤圆,今人更多的是称作元宵。中国应节食品大都有说道,元宵节为什么吃汤圆呢?
据史书记载,汤圆作为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代开始的。南宋周必大的《元宵煮浮圆子诗》是我国最早描写吃汤圆的诗:“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今夕何夕?正月十五月圆之时,圆子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天上月圆,碗里浮圆,抒发了月圆人圆事事团圆的期盼。诗中的浮圆子,也叫圆子,北宋《岁时杂记》记载:“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宋代《吴氏中馈录》中对圆子的制法也有记述:“煮沙团、砂糖入赤豆或绿豆煮成沙团,外以生糯米粉裹作大团、蒸或滚汤内煮亦可。”最早赞美此物的诗应是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圆子》:“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纵有风流无处说,已输汤饼试何郎。”诗中以“鸡头肉”喻“圆子”之“嫩”。以“蟹眼汤”喻其之滑腻美味。而最早出现“汤元”一词的诗是南宋文学家姜夔的《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说的是闹花灯的人流散去,已是夜深人静,又闹起了风雨天,依然有卖汤圆的吆喝声。可见,那时汤圆作为元夕食品已是时兴。
古代闽南童谣里有“上元丸”之称:“上元丸,圆阁圆。上元丸,甜阁甜。囝仔头圆圆,囝仔嘴甜甜。囝仔头圆圆,囝仔嘴甜甜。囝仔膨膨大,大家真欢喜。……”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后演变为元宵节。上元节最早出自《旧唐书·中宗纪》:“﹝景龙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唐朝诗人崔液的《上元夜》七绝,是最早以“上元”为题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夕赏灯的繁华景象的组诗,共六首,其一:“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成为流传至今的上元节名篇。至于唐代上元节的节俗食品是不是名叫上元丸,无考。
从史料查证,汉唐之间,正月十五过上元节是不吃汤圆的。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根据南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十五这天喝豆粥,吃“白粥泛糕”,没有上元丸或类似汤圆的记载。唐代曾流行“吃面茧”,唐朝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有正月十五造面茧“卜官位高下”的记述:“都中每至正月十五日造面茧,以官位帖子,卜官位高下。或赌筵宴以为戏笑。”这种面茧内包写上官职的竹木签,看谁吃得以测官运。此俗一直延至宋代,南宋诗人杨万里有“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的“茧占”诗句。《太平广记·尚食令》(太平广记为宋代人合纂)记载了唐代吃的一种点心,民间叫“焦子”,以南枣面裹馅儿搓圆,用麻油炸食,大概是油炸后呈焦黄色而得名。这种“焦子”形像汤圆,也许和上元丸相像,不过它是用面粉做成而非米粉,油炸而非水煮。这焦子的滚圆做法,倒像是如今北方人的“滚”元宵,习俗里北方人的元宵,大都是将面料馅料调和成不黏手的面团,再在糯米面上滚成圆团。而南方人的汤圆,大都是“包”出来的,是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馅料,可荤可素,风味各异,这像是北方人包饺子的手法。
自古就有南汤圆、北元宵的说法。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可算是把旧时哪种元宵好、怎样制作、如何卖元宵写的最精彩的一首佳作。
古意里正月十五吃节庆食俗,称谓颇多:浮圆子、圆子、元子、团子、水圆、团圆、糖元、糯米圆、粘元宝、灯圆、上灯圆子等,都是指汤圆(或元宵),这些叫法都与“团圆”字音相近,皆取团圆之意。它的形状也是圆的,像天上的月亮,象征着团圆、美满,寄托着人们希望团圆幸福的情思。正如古时歌谣《元宵月正圆》所唱:“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吃汤圆传承至今,更成了一种广泛的节日文化符号。正如我国台湾民歌《卖豆圆》中所唱“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现在的市面上汤圆的品种繁多,甜、咸、酸、辣、苦五味俱全。馅料有肉馅的,瓜馅的,果仁馅的,豆沙馅的数不胜数,荤素兼顾。吃法有水煮的、油炸的,清蒸的,烤的,炒的,多种多样。但文化含义皆都象征合家团圆,寄托美好愿望。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