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传统,特别是孔孟,基本上主张人的自我,是一个具有自由意志的主体。孔子讲"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我要做一个仁人,这是我个人生命的抉择,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的父母、兄弟不能代替我决定。
《孟子·告子(上)》
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
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但是在儒家的思想世界里面,人的自我常常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而落于不完整的状态。比如说,像孟子讲的,我们这个原始的本性是好的,但是如果你没有好好的加以保养,旦旦而伐之,就好像牛山,本来是树林茂密,但是你旦旦而伐之,每天都去砍它、砍柴,那么有一天就会变成"牛山濯濯",这个就是我们讲的,不完整的状态。
那么,从不完整的自我的状态,要转化到完整的状态,就有待于"修和养"。"修"它是一个功能性概念,它在儒家的经典里面,最常常和"身"这个字合用。为什么"身"需要"修"呢?那是因为儒家常常把"身",譬喻为一个容器,或者是一块玉器,我们要时时加以切磋琢磨。
《论语·宪问篇》
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修"这一个字,它是一个及物动词。当孔子的学生问他,什么是君子的时候,孔子说做一个君子应该要"修己以敬",那么学生说只有这样吗?孔子再说,"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他说第三个最高的境界,孔子说"尧舜其犹病诸",尧舜有时候都不一定能够做得到。就是说"修"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
在儒家的修身理论里面,我们必须要注意,当儒家讲到"修身"的时候,他是在那种"身心互相渗透"的脉络里面来思考、来论述。那么"身心互渗"这个脉络,从孔子以下,基本上都主张,"心具有优先性",心比身更优先,也因此更重要。
《大学》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我们读一下大学的第七章,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大学这样讲,是修身的实质意义就是"正心"。因此"修身"在很大的意义上来讲,也就是"修心"。
但是两者有两个关系,一个关系是"不可分割性",另一个关系是"互为紧张性"。因为身的存在,常常会对心具有拉扯的作用。那其实很多世界上伟大的宗教传统,都认识到这一点。因为"身"是一个有限的存在,他是具体的存在,那么心呢,是一个无限的、是一个抽象的存在。那么一个有限的、具体的、现实的"身",常常对无限的抽象的这个"心",产生拉扯。
你的心想要往左,可是你的身会常常要向右,这个基督教在圣经里面,耶稣告诉彼得说"你们要祷告,你们要远离诱惑,你的心诚然是愿意的,可是你的身是脆弱的。"因此对我们生命最大的挑战,儒家大概会说,你如何在身与心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关系,以达到贞定的境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挑战。
我们可以这么说,儒家的"修身"功夫,常常是被放在"社会关系互动"的语境里面思考、论述的。《中庸》第二十章:"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你看,这一段论述是说,一个想要致力于修身事业的君子,他不可以忽略服侍自己的父母这件事情;想要服侍自己的父母,就不可以不知道与他人互动的道理;想要知道"他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要"知天"。
《中庸》
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我们可以说,以中庸第二十章为例,儒家是在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互动这个脉络,比如说"事亲",比如说"知人",这一种社会关系互动的脉络里面,来思考"修身"。换言之,"修身"不是被当作一种抽象的概念的推演,而是在日常生活之中,落实在亲子关系、自他关系里面来进行修身的功夫。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