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酒茶清谈
酒茶清谈
  • 国学讲堂
  • 琴棋风韵
  • 诸子经典
  • 酒茶清谈
  • 酒文化与文化酒

    时间:2018-07-26 09:36:24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轶

     

    酒就是酒,原本应和文化无太大的关系,但喝的人多了,便以酒为媒,演绎出许多有关酒文化的事来。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在酒的刺激下,酒后说了许多平时不敢说的话,干了那原本不曾敢干的事,酒后的诗词歌赋、酒后的放浪形骸、酒后的闲情逸致、酒后的风花雪月、酒后的亲情至爱、酒后的小桥流水……等等不一而足,酒成了更多人聊以自慰的东西,通过酒能酝酿出许多有意思、并能传颂、蔓延的东西,这就是酒的文化。但酒和文化毕竟是两码事,不是同类项,两者之间不可合并,只是外延的相融相切罢了,所以不同的人喝不同的酒便也有了不同的意味,有人偏重文化,有人偏重酒,酒也好,文化也罢,说到底无外乎就是生理和心理的两大要素。一是口感,二是感受。但国人历来多酒事,正如俗言所说:无酒不成席。没有酒便也没有了氛围,而文化是需要氛围,需要场合的,亦正是这些氛围的营造,场合的需要,酒便也有了性格,而且是一种多重的性格,或劲烈、或刚强、或绵柔、或浪漫、或委婉、或直白、或豪放、或婉约……使得酒成了一门学问,一如爱情这一主题,亘古不变,说也说不完。酒因了文化,便也有了灵性;文化因了酒,也更加有滋有味起来!
    现今的市场态势,对酒而言,已经进入由“量”到“质”、由“质”入“品”的阶段。正是进入了一个品牌整合行销的时代。那么自身品牌的塑造和渗透,便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酒的特质、品牌的个性便愈发重要起来。而品牌的更大内质就是文化。正如古人所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更何况酒这一感性消费的东西,更是如此。所以王君他老人家认为,对现在的酒而言,许多商家和企业策划人,便有意无意间把酒简化了两种形式。一是靠文化包装出来的酒:如“永远的绿色,永远的秦池”、“孔府家酒,叫人想家”,这种形式以齐鲁帮为代表,或许那里有孔圣人的遗风,酒也带有文化味。但这种包装的背后,便多少有了一些文化应景的苦涩。绿色依旧,但永远不在。另一种是因酒而文化,以酒为基,以文化市。好酒行好文,好文造好市,此类以贵酒为代表。然就王君他老人家而言,我比较欣赏后者!文化与酒,前者虚、后者实、虚实相间方能稳健和飘逸!
    酒文化。酒在前,文化在后,因酒而起。这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其具有悠远的沧桑和厚重感,所以便有了古人的:
    李白斗酒诗百篇。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更有意义的是明朝冯梦龙先生的一篇词,把酒这一感情的“双面胶”诠释得淋漓尽致,好在文字不多,现全录于此,与各位看官大人共赏:“杜康哥!杜康哥!我把你恩人叫,你的造化真奇妙,世上有了杯中物,成就了多少相好,三杯酒下了肚,真的奇妙,催动了她的春兴,才把我春愁消。这样的大好事,我怎能不把你当恩人叫,这冤家明明白白的要走了,亏得是,弄醉了他,才真的留住了。”我们从“酒文化”这个名词概念分析,就可看出白酒在市场、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转变。“酒文化”已转变为“文化酒”。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