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春晚舞台,除了独具特色、难得一见的维吾尔族小品,其余的常规节目中,“你是最美的东北银”、傅园慧“灰化肥会发挥”的绕口令,各地的语音语调依然是语言类节目的一大重要包袱。
不过,综观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历史,可以发现各地语音背后,其实带有浓厚的文化意涵、社会隐喻。今天,我们通过春晚舞台上最经常出现的三个地区——广东、上海和东北,大致一窥这些笑料背后的基本套路、深层意义。
“遥远”的广东人
谈起广东,春晚最爱塑造的是“普通话重灾区”、“经济最发达”的形象。其中小品、相声最为典型的体现,广东人普通话欠佳、着装时髦、商界人士众多,广东人的饮食习惯、方言习俗常常为创作笑点。
1994年的小品《密码》中,广东人十分热心地帮助记忆力不好的东北大妈使用提款机、回忆密码。编剧将他“上下”不分的口音、蹩脚的普通话作为一大笑点。不过总体来说还是树立了广东人的正面形象。
等到1997年,小品《鞋钉》中,广东老板一开始就以“成功商人”的姿态出现,为其“有钱能使磨推鬼”的经典语句做好铺垫。但或许是春晚舞台上“欢乐”的要求,小品最后讲的是这位老板受到老鞋匠感染,知错就改,学到职业之“道”。不过,我们依然能从作品中看出许多偏见,从小品一开始发音不标准的“心诚则灵”,口音始终是该作品的一大笑点,到最后核心剧情与鞋匠发生冲突,反映出当时环境里观众对广东的刻板印象。
对于地处岭南的广东,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小品创作,观众都常固守着刻板印象。特别是关于口音,广东人还有一位“难兄难弟”——福建人,就在去年春晚,冯巩小品《小棉袄》里“胡建棱”分不清“湖州”和“福州”成为一大笑点。今年的冯巩小品中,傅园慧友情出演的形象,背了一段“h”、“f”不分的“灰化肥会发挥”绕口令似乎也在向广东、福建人民致敬。
“幽默”的东北人
东北算得上是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地域,特别是从1990年赵本山登台春晚后,东北地区为春晚输送大量的喜剧人才。他们善于自嘲,在东北话的一来一往间彰显幽默风趣。因为诙谐的方言、出色的表演,人们对东北人的印象趋于喜爱,常常将东北视作幽默风趣的代名词。
由于赵本山和诸多东北优秀演员的共同努力,东北话融入小品之中,创造出众多经久不衰的笑点。加上东北话本身接近普通话,观众理解起来并无太大困难,更推动东北小品传播。
在多年的春晚语言类作品中,来自东北以及反映东北生活的作品几乎占据六成以上,且频现经典。从早期的《英雄母亲的一天》、《卖拐》到后来的《捐款》、《昨天今天明天》等等,天南海北的观众从这些小品中熟悉了“大忽悠”、“白云黑土”等东北风物名词。
最为经典的当数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赵本山、丫蛋、小沈阳带着浓厚的东北口音,让观众迅速地沉浸在设定的场景之中,故事似乎就是发生在东北的某个小酒馆中。接下来的人物冲突、才艺表演以及普通话和东北话的交替运用让整个故事更具真实感和喜剧感。
和口音绑定在一起的,还有对人物社会地位、职业的想象,学者通过统计分析1983-2013年三十年间的春晚语言类节目中口音和人物形象,发现其中东北口音使用最多,且扮演最多的是农民和都市工人角色。2017年春晚的第一个语言类节目《大城小爱》中,带着东北口音的演员,就扮演高空作业工人。排在东北口音后的陕西口音和山东口音演员则多出演服务类角色,如保洁员、修理工等。广东和上海口音更多地集中在商业人士形象中。
责任编辑:何妹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