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名家论坛
名家论坛
  • 名篇欣赏
  • 名家论坛
  • 评选程毅中诗 (上)(文 陈仁德)

    时间:2017-01-25 17:08:46  来源:中国国风网  作者:陈仁德

    229041343849873373.jpg     

     本文作者陈仁德先生

     

        程毅中先生的《月无忘斋诗存》收录了1973年至2009年的作品近200首,其中词只有几首,绝大多数是诗。这应该不是作者诗词创作的全部,当有大量作品未能录入。据作者简历,“三四岁时,祖母教他识字,读唐诗。五六岁时,请了家庭教师教他读《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也学做对子。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寇进逼苏州,随祖母逃难到农村居住。1938年回到苏州城内老家,先后换了几个老师,最后一个老师张蛰公(名荣培),是一个老秀才,在苏州颇有诗名,跟着学习写旧体诗词,写古文,写骈文。” 按照这里的记述,程毅中先生少年就开始了诗词创作。如果从1938年算起,到1973年,在《月无忘斋诗存》里足足有35年的创作空白。这当是因为抗战以来的兵荒马乱和1949年以来的政治运动频仍所致,大量作品佚失,可为一叹。

        程毅中先生长期担任中华书局副总编辑、编审,一生致力于古籍整理及古小说研究,著作宏富,成就斐然,驰名海内。其主要著作有《古小说简目》、《唐代小说史话》、《宋元小说研究》、《古代小说史料漫话》、《中国诗体流变》、《古籍整理浅谈》等,又编纂有《宋元小说家话本集》、《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与他人合作)、《古本小说抄》等,还整理出版过《燕丹子》、《谈薮》、《玄怪录》、《续玄怪录》、《云斋广录》等。以餘事为诗词,亦自成面目,可圈可点。

    纵览《月无忘斋诗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为交游诗,二为纪行诗,三为感怀诗。

        中国历代诗人均喜交游,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也。文人墨客之交游,实为中国之特殊文化现象。志同道合之文友相与论道问学吟诗作赋,高雅之至,如竹林七贤饮中八仙之类即是。从兹产生的大量作品形成了一个特有的品类,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交游成为文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流风所及,至于当代。大凡文人,都有自己交游的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人们互相切磋砥砺,乐在其中。《月无忘斋诗存》中的交游诗所涉人物,均为吾华硕学宏儒,试举数例如下:《庆祝周振甫先生编辑工作五十年》、《贺唐圭璋先生八十五寿辰》、《谢启功先生书赠游苏州诗》、《贺张范九学长八十诞辰》、《贺林庚先生八十寿辰》等。周振甫、唐圭璋、启功、张范九、林庚,无一不是德高望重名震华夏的学者,他们的著述和作品,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品牌。从程毅中先生诗中可见,他和这些学者过从甚密,交谊甚深,曾经长期出入其中,互为知己。于此亦足见程毅中先生之道德文章,绝非小慧之徒可以望其项背。其《庆祝周振甫先生编辑工作五十年》云:“为人作嫁为书忙,愿作燃藜永放光。五十年来千尺稿,丹铅绚烂焕文章。”虽是对周振甫先生的赞扬,移作对程毅中先生的评价,亦未尝不可。

        《贺林庚先生八十寿辰》:诗史高峰说盛唐,课堂纵论意飞扬。板书飘逸公孙舞,讲义巍峨夫子墙。孟德永怀千里志,东坡犹喜少年狂。先生健笔长如旧,满座春风献寿觞。此诗将林庚先生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众所周知,林庚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是出色的诗歌启蒙者和文学引路人。他常常在讲坛上忘情地长吟诗词,写下满黑板的漂亮书法。程毅中先生的诗恰到好处地抓住了林庚先生的这些特点,将其风采展示无遗。中间四句连用四个古人说事,却一气流转毫不生涩。“板书飘逸公孙舞,讲义巍峨夫子墙。”对仗新颖灵动,为前人所未有,用公孙舞比喻林庚先生书法的飘逸,暗寓草圣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草书长进豪荡感激之事,亦高明之笔。

         然而程毅中先生交游诗中的精品,当属《贺张范九学长八十诞辰》,不妨全文录于后:

    忆昔问学春在堂,与君相识幸同窗。

    又复受业梅谷师,金石刻画共门墙。

    为我画扇扬仁风,至今箧中永珍藏。

    两心相知不相见,五十馀年天一方。

    忽奉手书来意外,不禁惊喜热中肠。

    方知当年西北行,同在一地竟参商。

    我入燕京君住秦,都把他乡作故乡。

    殷殷问我别后事,足见相念长无忘。

    愧我驽劣负师教,学识浅陋不成邦。

    如君淹博今难见,优游文史正当行。

    诗书画印兼四能,才华横溢漫三江。

    长安久居真不难,足为师门增辉光。

    教育世家有传人,箕裘不断继书香。

    行年八十不知老,时有新作示华章。

    节近中秋月将圆,千里婵娟人久长。

    片纸难尽平生意,遥祝我兄寿而康。

     

     

       这是一首七言歌行,全诗一韵到底一气呵成,铿锵顿挫,转合自如,宛若行云流水势不可挡。当今诗坛大多喜作七律,歌行已不多见,一韵到底的歌行更不多见,盖因一般人才气不足,则断难驾驭其纵横之气,而致散乱零落卒不成章。此诗剪裁得当,开阖得度,章法严谨,收束有力。前六句述其少年交往,至七八句,忽然一下跳跃到五十年馀后,中间一律略去,其后则洋洋洒洒,畅叙交情及张范九之成就。末了,始点出贺寿主题,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巨大的审美空间,真行家手段也。

     

     

         纪行诗之数量占《月无忘斋诗存》的大部分,程毅中先生在后记中称这些诗是“我以韵语写的游记”,盖程先生每登山临水,必纪以诗。此亦足证其虽皓首穷经终老书斋,潜意识中却是诗人本色,这是与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雅襟怀一脉相承的。先生精研经史子集,先后编发《全元散曲》、《元曲选外编》、《孔尚任诗文集》、《读杜心解》、《王船山诗文集》、《徐渭集》等典籍,又策划组织出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钞》、《元诗选》、《全金元词》、《全清词钞》等巨著,长年出入历代名家之间,又焉得不受其泽润,养成兰麝之气,挥洒珠玉之章。

    试读其《入蜀纪行四首》:

     

    四川自古负文名,想望多年梦锦城。

    蜀道如今难变易,无从驴背觅诗情。

     

    少看演义迷诸葛,老学唐诗仰杜陵。

    岂是成名因入蜀,自缘入世为苍生。

     

    试从金顶认峨嵋,雾里看山又一奇。

    恐有神仙藏洞府,布云遮路使人迷。

     

    建福宫中读古碑,青城山上访神祠。

    飞仙剑侠知何在,却见唐装女炼师。

     

        前两首写怀古之情,后两首写观景之感,各极奇妙。我作为一个老四川人,对诗中风景和典故都很熟悉,读后倍觉亲切。其实不仅是四川人,只要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人,读此诗,应该都有同感。

        程毅中先生少小读诗,即知太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咏叹,又知放翁细雨骑驴入剑门之兴味。而千余载后,山河变易,已无蜀道之艰难,亦无骑驴之兴味,他看到的是蜀道的畅通。当代诗人作诗,已不必泥古,再作骑驴之语。

         前人论诗,有“自古诗人皆入蜀”之说,意思是说,古代诗人大多在入蜀后才成名,其著名例子就是高适、岑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贾岛、李商隐、温庭筠、郑谷、韦庄、黄庭坚、陆游等,更不要说四川本地的诗人陈子昂、李白、三苏等。程毅中先生却不同意此说,他认为诗人成名与是否入蜀并无关系,成名的真正原因是“入世为苍生”。这一观点力排前人之说而自出机杼,让人耳目一新。平心而论,诗人能否成名,更重要的并非入蜀,而是情系苍生。如果不情系苍生,就是入蜀也不行。

        金顶一首前两句先说眼前景色,妙在第三句一转,忽发奇想,虚灵缥缈,给人许多想象空间,第四句收束得当,耐人寻思。全诗构思巧妙,造语清新,通体流转,是先生七绝中的上品。

         青城山一首手法与金顶一首相类,都是第三句笔锋一转,设置悬念,然后引出第四句作结。先生熟练运用此种手法,在他的集子中例子尚多。

    先生1998年游丽江,有七绝二首,今举其一:  

     

    俯视长江第一湾,金沙滚滚绕青山。

    默祈此水东流去,莫酿灾情起恶澜。

     

         在这里,先生仁者之言蔼如,表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忧患意识。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有着难以释怀的忧患意识,从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从范仲淹的“先天之下忧而忧”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可谓数不胜数。一般说来,人们在欣赏风景时,心情都比较轻松愉快,没有谁会思维跳跃到很沉重的话题上去,而程毅中先生却由“金沙滚滚”想到了长江可能对人类造成的灾难,不惟观景,更重祈福,这就使得此诗具有了更高层面的意蕴。

     

    先生作有《广西纪行七首》,其四为:

     

    阳朔江山天下秀,丰鱼岩洞世间奇。

    桃源仙境原非梦,只恐重来路已迷。

      

        诗亦灵秀可人,在似梦非梦之间,显现出桂林的神奇山水风貌。妙在第三句说“原非梦”,而第四句却又在迷离中重回梦境。如此跌宕起伏,能不引人入胜。诗中巧用桃花源记典故,结句化用“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一段,了无痕迹。

    似此等灵秀可人之纪行诗尚有不少,其《泛九曲溪》云:

     

    乘筏飘浮九曲溪,顺流曲曲出新奇。

    山回水转皆仙境,不负此行到武夷。

     

    写景倘仅就眼前山水描绘,虽然毕肖,如同照相,亦算不得高手。真正好的纪行诗,除了描摹景色外,还要寄托情感于其中,即所谓情景交融,才算好诗。如李白的七绝“朝辞白帝彩云间”,虽然句句都是写景,却句句都有情感在,不言欢快奔放,而欢快奔放自在其中。又如黄庭坚的七绝《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皆可称典范。程毅中先生的诗当然不能和李黄相比,但是其骚人风旨却是一脉相承的。《泛九曲溪》除了写武夷山九曲溪之美景,其飘逸洒脱之情亦跃然纸上,读罢真令我欣然有出游之意了。

     

    再来欣赏《天星湖二首》:

     

    盆景回旋入画图,千枝万笏出平湖。

    园林若论天然趣,自叹吾吴是小巫。

     

    树从岩石缝中出,人在莲花墩上行。

    飞瀑流泉千百叠,遥看真似满天星。

      

    天星湖是贵州的一个景区,以天然野趣著称。程毅中先生置身其中,如入画图。难得的是,在欣赏风景时,他忽然联想到了家乡苏州(吾吴)的风光。世人尽知苏州园林称雄天下,有天堂之誉,然而此时他却觉得,如果要以天然野趣论,苏州园林在天星湖面前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这一方面提升了诗的境界,另一方面也彰显了诗人的襟怀。第二首采用首联对仗的手法,这在诗人的七绝中比较多见,如前引“阳朔江山天下秀,丰鱼岩洞世间奇”。这也系从前人传统中取法,如唐人“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之类。此诗以“遥看真似满天星”作结,巧妙地嵌进了天星湖的地名,亦有佳趣。

     

    诗人《登庐山》诗曰:

    常年云雾多生处,顷刻阴晴突变时。

    识得庐山真面目,近看远望总相宜。

     

     

    首联亦以对仗出之。看似写景,而实有寄托。说到庐山,人们不得不想到著名的庐山会议,那次会议不正是“常年云雾多生处,顷刻阴晴突变时”吗。我揣测诗人的本意,当他面对庐山风景时,一定会想起给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带来巨大灾难的庐山会议。诗不宜直说,曲折表达反而更胜一筹。当熟知那场灾难的读者看到这里时,自然会产生合情合理的联想,这便是诗的妙处。结句系从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化出,毫无刀痕斧迹。

    (未完  待续) 

     

    责任编辑:孙克攀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