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胜散文集《蒲公英的种子》从书中的第一篇文章《故乡的柳》就让我兴奋起来。开篇文字写的是长江堤边的景色:“平常的年景,翻过堤,要再往前走半里路,才能看见不尽的长江。”“翻过堤”三个字,让我知道俞胜肯定在少年时期,与小伙伴们经常你追我赶地“翻过堤”奔长江而去,这表明他是在乡村长大的。
乡村的孩子因玩耍致晚,或走亲戚夜归,在乡道上仰脸看闪烁的星星,看月亮的圆缺,心绪会长出无数个翅膀,想象流星雨会落到哪里,宇宙还有哪些未知的秘密;春天遍野的鲜花,秋天一眼望不到边的稻浪,也会一瞬间让欢喜荡上心头。当这种来自天空、大地的感观刺激,与一个个成长的日子相伴,大自然的气息成为作家血脉的一部分营养,无论之后的生存环境怎样变化,不仅不会抽离出去,还会生发出更为深刻的思考,创作的文章中必然具有一份恬淡,一份灵秀,一份巧思,读来备感身心愉悦。
一篇篇地读下去,俞胜所写的一什一物、一鸟一畜,都生动如在身边,可感可触。如果把观察力比作作家手中的一根针,俞胜便用它对着生活的焦点、疑点、亮点进行扎、穿、挑,提起来成为一串串灵动的文字。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江南的秀丽风光、名胜古迹的人文背景,不仅意味深长,也展现出悠久的历史文化魅力。
“人在京城”这一辑中,有篇《东北人的“吃”》,我读给全家人欣赏,听着听着爱人和孩子都笑得前仰后合。俞胜在这篇文章中,把东北人“煮大茄子”的吃法写出了爱情的成败,写出了女人的性格差异,也写出了作家自身与“岳家”求同存异的细密心思,真是难得的集大成之作。这篇文章只是“载趣”的一个代表,整本书中这种写法不胜枚举。
如果只读出俞胜散文的趣味性,而没有发现背后掩藏的哲思,就不能说是完成了视角深入的阅读。《秋是一点一点来的》主要是写身在京城怎样一点点感受秋天的到来。而耐人寻味的是开篇这句话:“你可知道,秋是一点一点来的,是凭着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来的。”这种非常浅白的表述,写出了内心求进的核心意识,不免让人联想到,在大都市打拼的人,哪一点成功不是通过一点一点的努力而来呢?物我相通的链接、现实与自然的吻合,就是这样以最平实、最简单的句子点缀出来了。俞胜在写众猫奔入自家小院时,引发关于“恶”与“罪”的分析;写观看地方戏演出时,道出了艺术表现的“不完美”却能更接地气的道理。辨思性使文章做到了轻而不浮,寓简于理。
俞胜散文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不生硬、不造作,更无焦躁之感。如果口语化的表达恰到好处,也不追求更显文采的语句,读起来不会产生强求“出彩”所带来的生涩怪僻,或因辞不达意造成的语意偏离,这种“恰到好处”的表达,在目光顺畅之时,也形成了理解上的无碍通过。
俞胜的另一个语言特色是喜欢用问句结尾。有时自问,有时他问。他问时,感觉是与他正走在小路上边走边谈,忽然看见远处出现了若隐若现的景色,他对你说:“你看看那里是什么?”说完却不回答,留下你对着前面的风光痴痴地想。自问时,相对简洁一些。很严肃地提出“我从哪里来”、“我是谁”这种颇具哲学意味的命题,使你对文章的理解走入费解或无解之境。
大自然“日月星云风雨雪,山河湖水树花果”的千变万化,以高频率刺激作家在童年时期的神经,锻造了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俞胜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相信他在今后的散文创作中,会将这种观察力和感受力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创作出更多让读者喜爱的散文作品。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