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网

走进婉约之三十二(文 耿汉东)

作者:耿汉东    时间:2020-06-30
03.jpg 

赏读夏完淳词

 

   在明末的词坛上,有两个年轻人写的词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一个是抗清英雄夏完淳,一个是闺中少女叶小鸾,他们都在十七岁时就死去了。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在诗词尤其是婉约词的创作上所作出的努力以及他们丰硕的成果,却令后人极为景仰和敬佩,下面分而述之。

   夏完淳字存古,他五岁知书,九岁能诗文词赋,十五岁从军,十七岁殉国,是一位少年英雄和诗人。他的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都是抗清志士,且又是为国死节的烈士。他从小就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他的作品感情充沛,文词壮丽,气势昂扬。其词创作的风格与老师陈子龙一样,都是婉约派的作品;其内容基本上是忧国忧民和写给新婚妻子的闺妇词。先请看《卜算子·断肠》: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该词用思妇怀人的传统题材,寄寓了词人的怀妻之情。夏完淳十五岁时,与名门闺秀嘉定钱栴之女钱秦篆结婚,仅三个月,就随父夏允彝起兵抗清。父殉难后,他继续奔走抗战,其妻便回娘家居住,此后二人离多会少。但他很爱他的妻子,写下了不少思妇之作,表达自己深深的爱意。该词以夫人处落笔,写出妻子在秋天里倚栏伤怀,思念远人。一句梧桐,这含意就厚重极了。首先是李煜《乌夜啼》词无言独立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夏完淳的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写出了秋闺的幽冷和思妇的愁寂,很显然化意于李词。另外,唐白居易的《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可见,梧桐在诗词里一直是渲染秋景凄寂的物象。五代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中有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句。秋雨秋风无情,梧桐无知,正好映衬女人的相思最苦。最能体现此刻少妇心情的词句还是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所以在该词上片,一句梧桐就把闺中少妇的形象写活了。接下去是少妇既然是相思成空,就只有摆弄手中的同心结了,那可是夫妇相爱的信物,谁知这下相思更深了。这二句亦是意蕴淳厚,词人首先用典于梁武帝《有所思》诗,其诗云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又化意《古诗十九首》之十八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夏完淳自幼熟读古诗,且老师又是当时的大才士,所以对古诗典运用极为纯熟,信手捻来,恰值正妙。该词下片写少妇在白玉栏干边冷清地站立着,苦盼远方的爱人,灯光在秋风中摇曳,从黄昏直到晚上,哪儿有爱人的影子,只有昏鸦在冷月下飞鸣而过,一行伤心而绝望的泪流了下来。该词以景结情,神余言外,委婉凄恻,曲折含蓄,使人读后也不禁泪湿衣衫。故清沈雄《柳塘词话》评曰:夏存古《玉樊堂词》,慷慨淋漓,不须易水悲歌,一时凄感,闻者不能为怀。

   另外以春为题,描绘思妇之愁的词还有《鱼游春水·春暮》:

 

   离愁心上住,卷尽重帘推不去。帘前青草,又送一番愁绪。凤楼人远箫如梦,鸳枕诗成机不语。两地相思,半林烟树。  犹忆那回去路,暗浴双鸥催晚渡。天涯几度书回,又逢春暮。流莺已为啼鹃妒,蝴蝶更禁丝雨误。十二时中,情怀无数。

timg (1).jpg

   这是夏完淳替其妻钱秦篆所拟作的思妇词,也可以说是代妻抒怀。想他二人,少年夫妻便天各一方,娇妻思夫,也在情理之中。该词首起,让人想起宋吴文英的《唐多令·惜别》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夏完淳化用得极为巧妙,同时,他也反用了宋周晋《点绛唇》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的词意,刻画出妻子为愁所困的心理活动,那么是何愁呢?凤楼人远箫如梦,鸳枕诗成机不语,这明白告诉读者了。前句用萧史教秦穆公女儿弄玉吹箫,引来凤凰的典故,说明爱妻月夜梦醒,箫声都渐渐远去,却也不见爱人。后句用晋苏蕙织锦回为文诗寄夫的典故,来说明妻子盼夫归来的心情,情真意苦,足见他二人伉俪情深。从该词的用典圆融自然上,可以看出词人才华横溢,是过目成诵的才子。在另一首词《烛影摇红·寓怨》中梨花带雨,柳絮迎风,一番愁债更可看出他活用古人诗句的才艺是多么的高超。梨花句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梨花一枝春带雨句。而柳絮迎风则出自宋晏殊《寓意》柳絮池塘淡淡风之句。这都说明夏完淳文学功底极为深厚,若假以时日,其词作成果定然丰硕。只可惜天不假年,少年死节,实乃词坛一大损失。

   有关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的题材,在夏完淳的词作中有许多反映。实际上就在闺中思妇的题材中,词人也是把家国之恨溶织于闺怨之中,所以构成了夏词中正气凛然于含蓄委婉之完美结合的特点。因此,更能感动人心,激励来者。现请看《一剪梅·咏柳》: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蒙蒙。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下载.jpg

   这首词描写出清军入关后,南明王朝于风雨飘摇之中的惨况,表达了词人对南明王朝昏庸无为的愤慨,也抒发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词中既有扼腕的沉痛,也有抚膺的悲愤,更有尖锐的抨击,充分表现出一种英勇壮烈、气盖一世的少年人的精神。从词中昨岁陈宫。今岁隋宫来看,是以历史的隋炀帝和陈后主来比拟当时的南明福王朱由菘和福建唐王朱聿键,故可推论此词作于1647年,也就是词人死节的那一年。在那一年,词人写下许多气吞山河的诗词,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东半村先生》中有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时游。尤其是当听到他最尊敬的老师陈子龙被俘不屈,投水殉国后,曾写下著名的《细林野哭》诗章,该诗声泪俱下,哀痛欲绝,诗中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脾睨意气亲句,表现出对老师牺牲的无限沉痛和哀悼,也表现自己追随老师为国捐躯的决心。也是在这一年他被捕了,在给母亲和妻子的诀别信中充满了激昂豪壮之词,在《土室论》中说到从军未遂平生志,遗恨千古愧请缨。并表示家仇未报,匡功未成。赍志重泉,流恨千古。并庄严地宣誓:今生已矣,来世为期。万岁千秋,不销义魄;九天八表,永厉英魂!”他在狱中的豪情壮志是多么的令人钦佩。在临刑时,他神色不变,谈笑自若而英勇就义。

纵观夏完淳的诗词,感情充沛,气概豪壮,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现实性,继承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具有昂扬奋发、慷慨激越的战斗风格。同时,他的诗词气魄宏大,词采绚丽,想像力丰富,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被清沈德潜评为高古罕匹。为明代诗文出了夺目的最后辉煌。

 d88f63c3beeabf71c79a8bdad2d58377.png

【作者简介】耿汉东,安徽省淮北市人,诗人,文学评论家,地方文化学者。先后供职于中共淮北市委宣部和淮北日报社。喜欢读书,敬畏文字,己创作出版17部作品,主编8部诗集。现为安徽省诗词协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孙克攀

相关阅读

国风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uofengc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