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网

社会与物理学原理 第三十一章 真理追问

作者:李继领    时间:2021-10-31
db880e5293709da330300b2e7c2c97b5.jpg 

什么是真理?首先看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真实的道理,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应”。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客观事物、主观意识、正确反映。这每一个关键词都值得再追问一下。如果问什么是客观事物?这就必然会有争议,唯物主义者认为客观事物就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那个客观存在,比如江河湖海、花草虫鱼等等;唯心主义者马上就会反对说,既然独立于人们认识之外,那么人们怎么知道它的存在?唯物主义者又说,是通过感知、观察、实验等得到的。唯心主义者马上会反对说,既然是感知到的,那这个存在就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了。唯物主义者接着说,被人们感知的对象是客观的,感知是客观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唯心主义者说,既然是反映就存在感觉器官(工具)条件限制,井底之蛙与海龟看到的天就不一样大,河伯看到的河水与海神看到的海水也不一样多。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由此可见,所谓的天只是他们各自所见到的那个“精神存在”之天,而不是所谓的“客观物质存在”的天。另外就是即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存在“量子测不准”和“不确定”性;《红楼梦》里焦大心目中的宁国府与贾珍心目中的宁国府能一样吗?因此凭什么说人们的主观认识就能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的反映。

再比如,藏在深山老林的一束花,在无人知道的时候,它存在不存在?唯物主义者说:当然存在,无论人们看不看到,它都是客观存在的。唯心主义者立即反对说,既然人们没看到它,怎么就知道它的存在?这个例子的前提就有问题,所谓“藏在深山老林的一束花”这个假设就是一个主观精神之武断。在还没见到这束花时就说有这一束花的存在了,这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主观武断。于是各执己见,似乎都有道理,谁也不能说服谁。这时二元论者站出来说,你们都别争了,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是两个不同的存在,长在深山里的那束花与存在于你们头脑中的那个概念之花不是一束花,或者说不是一回事。在没看到深山里那一束花时,人们头脑里就有了一个概念之花,这个概念之花就是人们的精神之花,而长在深山里那束花是物质之花,这二者不是一个东西,也不是一个存在。啊,这说得似乎也很在理呀,可是由此就可以推导出“白马非马”的结论,这当然很荒唐。二元论说得也有道理,存在于人们的头脑里精神概念之花坐在家里闭眼一想就出现在眼前,而那个长在深山里的花则不到跟前就看不见,这二者确实是各自独立存在,不过在这个正确的前提下得出“白马非马”或者“黄花非花”的结论却大有问题,因为有悖于人们的实践经验。所以公孙龙子的智辩只能作为笑谈。至此,统一论最后站出来说,以上这些都是片面的,完整的表达应该是:精神存在就是物质存在,主观存在就是客观存在,因此这个“存在”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既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人们的感知主体(工具)——眼耳口鼻舌及其延伸观察工具(望远镜和显微镜),对客观事物的可感知属性——颜色、形状、声音、气味等等产生感知耦合,就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正确的认识就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这种耦合。至此似乎万事大吉了,好像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所以词典才给出关于真理的权威解释:“真实的道理”。然而人的感知器官(即认知能力)存在很大差别,即使把头脑当做一面镜子,也可能产生屈光或折射,而物质世界的事物可感属性又纷繁复杂,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察工具等等,所得到的观察结果会各不相同。即便产生耦合也未必是正确的,更不一定是真理。也就是说“真实”的并不一定有“道理”,面对真实现象,不同的观察者可以得出不同的道理。比如盲人摸象,他们说的都是所感知的真实,可是他们得到的都是大象个别的真实,是受限于他们感知能力的自我认识,即自以为是,而不是普遍正确的真理。我们都知道盲人受感官的限制,只能用手摸代替眼看——这就是感知手段、方法、能力局限,所以他们把大象理解为弯管子、细棍子、粗柱子等等,并由此自以为是,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这显然是他们感知能力不够造成的。

现在我们进一步假设,让那四个摸象的盲人眼睛复明,让他们分别在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去看大象会如何呢?看屁股的人认为和牛相同;看脊梁的也认为与牛相似;看肚子的和看到腿的都会认为与牛一样。于是他们三个都会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这就是一头牛。只有看到头的那人说:你们都不对,这不是一头牛,牛没有这么长的牙齿,也没有这个能捕捉食物的长鼻子。然而看头的只是他一人,一人争论不过三个人,于是把大象当牛就成了真理。这里,他们四人感知的是同一个客观存在,得出的也都是事实——即真实的主观感知与客观事物的耦合。所以他们把大象之背、尾、腿、蹄子当作牛也是没错的。他们既没有瞎眼,也没有一个说假话,他们看到的大象之背、尾、腿、蹄子就是和牛一样,他们何错之有?然而难道说那个看到大象鼻子和牙齿的人就错了吗?当然也不是。正因为他看到了象的鼻子和牙齿这个大象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有属性与特征,才把大象作为一个新物种,并给取个非同牛马的名字。可见所谓真理,不是人们感知到的那些不足以区别同类事物的客观可感属性,而是那个特有的那么一两点特征或特殊属性——对此我们称之为事物的本质属性。所以只有反应事物所特有的本质属性才是真理,而反应非本质属性只是事实,而不是真理。由此可见,事实不等于真理!

再拿人的性别来说,可以从头发、皮肤、声音、穿着打扮等等各方面去辨别。但是这些都不是本质属性,本质属性就是男女区别的特有属性——即各自特有的生殖器官。而这个生殖器官又在隐私处,最难辨别,所以才有女扮男装或男穿女服的以假乱真现象。自然界的一些真假,通过多研究,多观察辨别,最终总能找到带有普遍性、全面性、确定性的一些本质属性,由此便宣称找到了真理。而社会运动中的以假乱真就表现得特别复杂,特别难于辨别。由于人为因素太多,观察视角差异太大,认知能力及其工具差得太远,所以社会运动的本质属性最难被发现,社会中的以假乱真也最难被揭穿。即便是有人辨出了真假,或者说发现了真理,也可能因为少数而不被多说人认可。甚至还会因为揭穿了一些假象,而被造假者封口,直至被置于死地。这就是在社会学中求真理所面临的巨大社会风险。

真理是表达事物本质的那个区别于其他同类或类似事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因此真理仅仅是事实中的一部分特有属性,反过来说掌握了客观事物中的一部分本质属性特征才算掌握了真理。随便从生活实践中看到的一些真实现象,如果是非本质属性表现,也就不能作为真理的证据。因此就不能随便举出社会生活中的实例,以为就是本质属性,从而把假象说成真理。就像天明时总能听到鸡叫、鸟叫和教堂里的钟声,于是就认为是鸡、鸟把天叫明了,或者说是教堂里的钟把天敲明了。这显然是及其错误的,这个错误认识来源于直观感知的错误信息,这个信息的真实显然不是真理。但是,类似于这样的错误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争辩和麻烦在社会生活中总是大量存在。直观感觉,教堂的钟声、鸡叫声、鸟鸣声等等,以及太阳出来,都是天亮的特征表现。但是究竟哪些是本质表现?哪些是非本质属性?不说大家也知道。因为稍微有点天文知识就会明白这个自然界的道理,但是这个道理放到社会生活中就会被人们搅和得一塌糊涂,见仁见智,各执己见并且自以为是——这里还得将别有用心排除在外。

社会生活中的真理,常常表现在算命先生伸出的那一个手指头上。这个多种象征的一根手指头,对那三个赶考的人来说:可以是有一位考中,可以是有一位考不中,也可以是全部都考中或全部都不中等多种理解。究竟是哪种理解?只有算命先生自己知道,旁观者尽管可以各自按照自己的猜测、设想、推断来理解算命先生伸出的这一根指头。于是这一根指头所表达的含义就成了真理——因为三个赶考者无论是什么结果,总在这一根手指头的示意之中。因为都是眼见为实,并都以事实说话,所以结果算命先生伸出的一根手指头就成了真理。其实,如果通过算命先生伸出的这一个手指头来推断事物,还是一片茫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千万别人云亦云,把别人的话当做真理,特别是面对既有的权威理论更应该独立思考,彻底追问。

u=4143077151,2843569696&fm=26&gp=0.jpg

一个事物往往有诸多客观可感属性,但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性属性只有那么最难被认知的一两点本质属性,因此这本质属性总是事物可感属性的少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认识到这些本质属性的往往又是绝对少数人。事物的本质可感属性是其属性的少数,再加上观察者们能够感知到这个本质属性的又是少数,这两个少数合起来就是少数中的少数,用数学方式表达可以说是少数的平方。由此可见发现真理之难,因为这里是少数中的少数,被多数人认可更难。不被认可就必然产生争辩,争辩到一定程度就是吵架。吵架不解决问题,就升级为动手打。到了这一步,强权就是真理,谁的势力大谁就是真理的代表。于是必然出现用暴力维护自以为是的真理,而把掌握真理的对立面打死或绳之以法。因此真理就靠暴力来维护,并靠强权让人信服,结果必然出现“大象是牛”这样可以找到事实根据的不是真理的真理。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个新生事物“大象”就永远与牛混同,不能以新的“生物”载入生物分类之中。

物理学中固然也不乏以上把大象当作牛看待,后来又被纠正过来这样的现象,如:地心说与日心说;亚里斯多德与伽利略关于自由落体的理论;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等等都是如此。这都是在不同的认知条件下,由于认知能力和认知条件不同而产生的认知误差,或者说是真理的相对性原理。固然有误差,人们也还把其称为过去的真理,即相对真理,而不会因为前人的错误或不准确就不被后人尊重和敬仰,更不存在对他们所犯错误的污蔑、谩骂。这些曾经掌握真理,后来又被证伪的科学理论家永远彪炳史册。但社会科学的真理发现和被认可就没这么幸运和容易了。这是因为自然科学可以借助实验室和不断创造的观察实验工具进行反复不断地观察实验。而社会活动,只能靠人们的社会实践,只能在社会实践中摸索前行——或者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观察自然界的日出日落,今天过去了还有明天,而人类社会运动受时间一维的影响,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科学的观察与实验可以将被研究对象放到实验室里去,进行条件设置,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科学实验,人类的社会运动则既不能放进实验室,也不能做彻底的多角度、全方位、并设置实验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科学的观察实验可以不断变换参照系,多角度、全方位探索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及事物的特定本质客观属性,人类社会则不行。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受限于自己所处的立场(社会地位)、阶级阶层以及个体认知能力的差别。因此,人们在认识社会问题时是不能或者说很难改变参照系。这就像《红楼梦》里的焦大和贾珍不可能用同样的眼光看待宁荣两府的一些是是非非一样。

不懂物理学者可以不从事物理学工作,而不懂社会学者则不可能不参与社会活动。所以科学领域是一群智者使用相同的方法和手段,不带任何偏见去探索自然界。人类社会则是一个智愚、贤不肖、君子小人共处的一个鱼龙混杂的群体,各自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参与社会活动,求得各自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科学探索在于求真理,社会活动在于求生存而讲实用。科学的探索是人与自然的较量,不存在人的利益对立与斗争作用。社会学的探索是人与人的较量,永运存在利害冲突和人与人的斗争。因此复杂的自然界通过多次的观察实验就能找到规律——即客观真理。人类社会则只能在社会实践中,从血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规律。即使有人找到了社会运动的规律,也会被人各取所需的修正、割裂、篡改,或者被暴力管控不能公布与众。科学真理能够逻辑上自洽、他洽、续洽就可以被广泛认可,只要能在实践中被证实就可以作为真理。社会真理可以自洽,却很难他洽,并且被证实往往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个历史演进过程中,即便是被实践证明错误的过去真理,因为其还有用——或者说对某些人或社会组织有用,也会被一部分人或社会组织为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作为真理加以维护和应用。而对新发现的真理,因为其不合时宜,或者说影响了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被扼杀或压制,甚至于让发现真理者承担家破人亡的政治风险,这都是屡见不鲜的。科学领域说真话容易说假话难,而社会学中则正好相反,说假话容易说真话难。既然社会学中说真话都很难,说正确的真话即真理就更是难上加难。真话不过是部分事实,并不一定是真理,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但沿着真话总可以找到真理,把全部的事实、真话、真相都弄清楚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概括总结,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和判断,就不难发现真理。然而,如果发现的这个真理可能影响到一部分人或社会组织的既得利益,这个真理必遭反对。反对的方法不外乎造假象,并把假象作为事物的本质属性。由此既虚假又非本质的一些社会属性就成了这部分人的真理。如果以强权再拿这个虚假的真理当作尺子去量人,或当棍子去打人,那就必然成为社会灾难。这就是“假做真时真亦假”!想当年张春桥的《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在两报一刊连篇累牍刊登,洋洋数万言,何等的权威!作为真理的大棒漫天飞舞,不知伤了多少人。可是事过境迁,原来是一个臭不可闻的伪真理。当然,“说真话挨打,说假话可以讨好处”,这是国粹和民魂,所以社会上就没人说真话了。不信可以看看鲁迅《立论》那篇文章。当社会失去了真话、真言,何谈真理追求?强权者拿着棍子指着大象说“这是一头牛”,其实也就是历史上的“指鹿为马”。不过拿大象的大腿、脊背、屁股、尾巴作为事实根据,从而把大象说成牛显得更为高明一些。因为鹿与马没有多少相似之处,而大象与牛则有很多相似处或者说更像牛。这样的情况下,那个看到了象牙和象鼻子者的命运可想而知!

u=1543015864,1364141807&fm=26&gp=0.jpg

北京人天天看到“日出东方”,纽约人也天天看到“日出东方”,然而他们所谓的日出东方是一个东方吗?直观说来肯定不是一个东方,但从物理学说又是一个时间换空间的东方,也就是北京人的日出东方是纽约人13个小时后的日出东方。正是这样,相对论才把三维空间变为四维空间,让时间和空间可以相互换。而人类社会却没法将北京人与纽约人互换。由此可见,北京人日出东方的真理与纽约人日出东方的真理,既是一个真理又不是一个真理。这里所谓的是,只不过是自以为是;所谓的不是,是物理学中的时差。以上是时差给真理造成的麻烦与误判,物理学尚且不可避免,社会学表现得就更加突出。下面再看看空间给真理造成的麻烦——

生活中有人用电话向别人问路,会得到一个往前后左右走的回答。得到这样的回答者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往哪里怎么走。反复问答数遍,答的人觉得说得非常清楚了,听的人还是一脸的茫然。原因何在?因为二者站的方位不同,他们所面对的前后左右就不是一回事。这时问者突然觉悟,“请你告诉我东西南北吧”,对方立即回答“我不知道东西南北”。想想这也正常,现代人早已经不靠太阳辨别方向了,城里人多数都不知道东西南北。这不能不说是关于方向的认知退化,农村人没有不知道东西南北的,因为在农村一个人不知道东西南北他就回不了家。下面该怎么办呢?一个旁观者忽然提醒,必须以某个显著的目标物作为参照,你们共同面对那个作为参照的目标物来划分前后左右,由此让问答者二人统一于一个方位之中。这时再说前后左右,二者就可以统一认识,统一理解他们所对应的前后左右了。于是下面的路就知道该怎么走了。

人们站在一块平地上,比如在自己的房间里,直观感觉大地非常平整。但如果知道地球是个悬于太阳系中的球体,也就不再会认为地是平的了。但是社会生活中,“平地”这个词照样存在,因为相对于高山大河来说,“平地”一词还有用。而关于地球是个圆球的知识,在天文学中有用。所以人们在社会中求生存,只要有用就行,而不会管它是否是真理。蝙蝠用嘴发出超声波,再用耳朵听回声,以此定位。这和人的用眼睛视物而定位是一样的,有用就行,不在于真理是否存在。用超声波定位,这背后的真理蝙蝠不知道,而知道不知道都不影响其准确定位;用眼睛定位,这背后的真理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者也不知道,但是知道不知道都照样走路。   正因为这样,在有用的条件下,人们就把真理放到了一边。没有人端起碗就想碗里的食物的化学成分及食物所含的能量。社会中损人利己,坑蒙拐骗,正是因为对一些人有用才禁而不止;同样一些不是真理的真理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社会结构转型,因为有用才被一些人或组织固守着不放。由此说来,谬误因为对一部分人有用或有好处才被坚持谬误者所奉行。这是发现真理的又一大困难!

人只有感官这一个主观感知通道,尽管科技不断进步,不断有新的探索和发现,但仍然感知受限,这是就物理学说的。就社会学来说,困难就不仅仅在于受限的感知通道,还有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对真理认知的不同,比如“普世价值”就面临这样的不幸!普世价值在融入国际社会时有用,因此要融入国际社会就必须把它作为真理,反之如果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则尽可以我行我素。在人们看来,这个普世价值是否是真理并不重要,就看它有用没有用,这才最重要。这就是空间区域方位差对真理造成的影响。

我著此书,洋洋数万言,在我看来当然是真理,因为我也和任何人一样自以为是。不自以为是,我也就不写此书了。但是我这个自以为是的真理同样面对时间与空间的拷问。从时间来说,用物理学原理阐述社会问题,前人没有,后人是否有更高明者当然我也无法知道。从空间来说,恐怕也不免陷入问路者与指路者的方位错觉或误差。如果面向一个固定的目标物作为参照,那么我以为说得清楚的问题别人读后也就能立即明白。反之如果不在一个前向目标参照系上,即便我以为说得已经很清楚了,别人读后也很难明白。由此提醒读者诸君,请先把方位调整到与我一致:那就是面向历史的未来——我们暂且把这个未来形象化为太阳升起的东方吧。我们往前看就是前方,只要站在这个方位上,哪怕黑夜再长,我们总能最早看到光明,看到彩霞和红日。如果有人非要面北看,把北作为前方,当然我也没办法,不过由此看到的永远是黑夜。

作为真理,首先要求逻辑自洽,这点我反复拷问自己,答案是没问题。因为我说的都是物理学原理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与表达,同时说的也是真话,并且多用类比方法触类旁通,深入浅出,以便于更好理解,因此可以作为科普读物。所以窃以为尚能自圆其说,不存在自相矛盾。这也就实现了逻辑自洽,哲学上可以表述为客观事物属性的真实反映,或者说反映了社会本质。但我不能保证我的每句话都是真理——即一事物之所以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有的本质属性。用词典给出的语言叫“正确反映”。固然对同一正确,也会有人说不正确,或者说各有各的正确,就是面对一句话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让我也没办法,我只能用人们已经创立的语言说话,也只能站在自己所处的特定时空思考问题,并且也只能借助人类已有信息、方法和手段思考。而不能另辟炉灶,自搞一套,这是我的无能,或者说是我的认知局限。在此求教于大方之家和读者诸君。

由此又引出真理的他洽,我是没有把握说这个话的,因为我无法将我的脑袋换成别人的脑袋来读这本儿书。社会学中总是存在“见仁见智”的问题,就像鲁迅论述不同的人读《红楼梦》一样。当然,曹雪芹只是客观地写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具体别人如何理解他以文字表达出来的生活感受,他是左右不了的。因此关于逻辑他洽,我只能提醒诸君先把自己面向的方位、目标同我调整一致了,这样也许更好进行心理沟通,否则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

真理的第三点就是续洽——被实践证实或证伪,这点说来并不是我所考虑的事情,因为社会实践是社会全体成员合力运动的一个矢量和。这个矢量和即便用最高等的数学,并用最先进的计算机精算也算不出来,因为复杂的变量太多,没法测量,没有基础数据如何算出结果?然而从心理上说,我既希望被证实也希望被证伪。被证实,说明我的劳动付出尚有点社会价值和作用;被证伪说明有更高明者思考与我同样和类似的社会问题,由此将其引以为志同道合者的好朋友和知音,岂不幸甚至哉!

因此关于这点,只能让上帝作出裁定。因为在我看来上帝总是存在于尚不能用科学解释的现象里,而一旦能用科学自然规律来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也就不需要再麻烦上帝了。

在我看来,社会学家总不能用社会现象去解释科学道理,而科学家却能用科学道理去解释社会。所以多数科学家同时就是哲学家,而我心目中的哲学仅仅指自然哲学——也就是物理学。而现在所谓的一些哲学家则往往离科学非常远,只不过是研究哲学家的哲学家。当今哲学既然与科学偏离,这就必然造成社会学的混乱和不堪。社会学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原理为根基,可惜人类至今仅仅只有社会学而没有社会科学!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才用物理学即自然哲学原理来寻找社会学中的真理——即社会物理学原理。以社会物理学原理观察、分析社会现象,从而进一步概括总结社会运动本质属性————即真理。这是鉴于用迄今已有的社会学理论去分析研究社会问题,可能会出错,因为以往的诸多曾被认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社会学理论,都被社会实践证明是伪科学即伪真理。基于这一思考,我以为用科学真理即物理学原理去分析社会现象,从中找到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属性——即真理,应该是更有把握一些,或者说错误的概率会小一些。

总之人是地球一个生物,地球只是宇宙的一个小天体,所以用宇宙规律看待人类社会,就是以大喻小,以简单解复杂。由此,这不仅让我更有信心说话,也让我更有勇气说真话。爱因斯坦关于物理学理论说过:“理论不应当同经验事实相矛盾。这个貌似明显的观点在应用时却很伤脑筋,因为人们常常甚至总是用人为的补充假设来使理论同事实相呼应,从而确认其已是一种普遍的理论基础。”这点在社会学理论中尤其如此,人们至今面对一些过时的,且早已被实践证明为错误的理论仍然抱住不放,并用假话让事实呼应理论。对此我只能无奈地叹息!

另外关于理论的内在完备性,爱因斯坦又说:“从逻辑立场来看,如果一种理论并不是从那些等价的方式构造起来的理论中任意选出的,那么我们就给予这种理论以较高的评价。”从这个观点出发,我写此书既不引经据典并以附录索引出大量的引文以示博学,至今也没见到与我相同的观点并用相同的方法所著之作。因此可以说,此书不是用等价的方式构造起来的,由此我尚可聊以自慰。

 

2020.08.10——2021.11.20成稿

2021.01.25二修

2021.02.25三修

李继领.jpg 

李继领先生

【作者简介】李继领,自号三一居士。释意: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求真一贯。现为太平书院院长,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思想者。

责任编辑:孙克攀

相关阅读

国风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uofengc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