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风网讯)黔山不负农畯愿,猕桃五千赠福田。近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瓦溪乡岩桑坝村传来喜讯:本村境内发现相对连片的野生猕猴桃5000亩。

据瓦溪乡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姚能武, 瓦溪乡党委书记田旭介绍:岩桑坝村是松苗族自治县深度贫困村,平均海拔1100米,有247户1035人,地处瓦溪乡政府东北面,与乡政府相距14公里,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烤烟,油菜,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条件差,农业基础脆弱。
为了将这5000亩野生猕猴桃实行保护性开发,把“绿水青山”资源更有效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瓦溪乡脱贫攻坚指挥部、瓦溪乡党委政府于6月5日至6月7日,特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党委书记吴佳海研究员,贵州省猕猴桃首席专家、果树研究所唐冬梅博士,贵州省知识产权研究会会长、高级工程师谷庆红等专家现场指导。

针对地理环境,立足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在省果树专家的指导下,引进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企业、贵州松桃如阿雅观光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对新发现的5000亩野生猕猴桃实行保护性开发,采取政府引导,“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的诚信发展模式,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竭尽全力打造特色资源优势带动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里的野生猕猴桃汁水饱满,香甜可口,滋味浓郁,产量高,有的一株可采摘150斤以上, 因生长在这山高林密的大山深处,采摘难度较大,要穿厚实的外套,带上镰刀等工具,爬进茂密的丛林手工采摘,并通过背驮肩扛,步行数十里才能运出林区,采摘过程非常辛苦,出山运输成本极大。

专家测算, 瓦溪乡岩桑坝村这5000亩野生猕猴桃,每亩以10株挂果计算,今年平均每株产25斤,亩产可达250斤以上,如果通过科学嫁接、剪枝、除杂等系列技术保护性开发和管控, 2021年,猕猴桃产量可翻一番,以亩产500斤计算, 5000亩野生猕猴桃总产可达250万斤以上,以每斤销价10元计算,亩产可实现收入5000元,总产可实现收入2500万元以上。
田旭在座谈会上表示,在专家的指导下,下一步将建立瓦溪野生猕猴桃生态自然保护区,引进外商投资,实行保护性开发,修建采摘道路,组建专业保护队,全力打造成贵州省野生猕猴桃生态自然保护区和贵州省野生猕猴桃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规范和打造“中国最大野生猕猴桃基地”这一品牌。
责任编辑:孙克攀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