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推动文学观念变革,促进文学的繁荣发展,6月23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文学院、文艺报社共同主办的“文学与生活”主题论坛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出席论坛并讲话。邱华栋、徐可、李朝全、李洱等专家学者,以及十多位青年批评家参加论坛。本次论坛是中国作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问题重要讲话专题论坛的第二场,与会专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重要论述展开了讨论。
深刻理解生活,推动文学观念变革
李敬泽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在文学界引起了热烈持久的反响。对这些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繁荣的纲领性文献的学习、理解、领会,是文学界长期性的任务。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学创作应该开辟新的空间,探索更广阔的天地,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为我们重新认识文学与时代、与社会、与生活、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系,推进文学的观念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李敬泽说,深入生活,一直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内容。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问题的重要讲话,都将“生活”放在根本的位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深入生活的重要性,做了全面深入的阐述。我们应该看到,多年来,通行的文学观念中,高度强调个人经验的重要性,乃至将这种个人经验推到了绝对化的封闭境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开宗明义地强调了文艺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深入生活不仅仅是经验意义上的,也是作家建立个人与时代社会总体性联系的必由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李敬泽强调,如何认识生活问题、认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涉及到文学与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关系,涉及到作家的使命和承担,也涉及到作家如何在创作中获得和确立一种广阔的、整体性的社会历史视野。这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需要不断作出新的回应的根本问题。面对许多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上的课题,作家和理论评论家都应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应该结合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的实际,带着问题意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推动文学的观念变革和理论发展。所以,深入生活不仅仅是积累素材、获得灵感,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体悟生活本质,书写新时代和新生活
深入生活,不能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如何认识与观察当下瞬息万变的生活现实,如何将这些火热鲜活的现实述诸笔端,是作家、批评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认为,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文学。但是,文学不是单纯的镜子,它所反映的是被作家艺术处理过的、具有一定审美意义的生活与现实。作家既是生活的奴隶又是生活的主人,文学作品所建构的艺术世界,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模仿,而是作家吸收、摄取了具有典型性的生活细节之后的艺术创作。因此,这样的创作也赋予日常生活细节更高的精神价值。
青年批评家张慧瑜认为,日常生活的变动发展经常会突破作家脑中既有的概念,而新的概念往往能照亮新的生活。20世纪的中国文学曾经一度引领生活,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传统的文学却常常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相反,在一些新的概念领域,文学却能够与生活更加贴近。比如,非虚构写作有时候比虚构写作更能戳中时代的痛点,严肃文学对于现实的反应有时候落后于网络文学和通俗文学,而科幻文学书写人类故事、代表全人类发声的写作方式,恰恰表达了中国主体的世界意识,这些都是新的时代和生活经验。他认为,在当下,作家应该建立新的国际视野、新的历史视野、新的对于基层社会的理解。作家要向外看,培养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也要向内看,深入理解中国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向下看,主动深入到更广大人民的基层生活中去。
深入生活,获得对生活的整体认知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写作不能仅仅局限于作家一己的生活,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的表象,而应该追求一种对现实、社会、历史的整体性观察和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入生活不仅是作家收集写作素材的方式,更是他们认识与理解整体性生活和时代的重要路径。
青年学者李松睿从文学史的角度,梳理了各个时期文学是如何书写整体性生活和历史的。他认为,古希腊时代,生活的总体性基本上是可以被把握的,因此史诗是当时最典型的文体。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生活现实越来越难以把握和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家的写作基本上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试图用文学书写总体性,触摸时代和现实的本质,即现实主义文学。这种写作是在作家对现实生活进行修剪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表现了作家对时代的理解,具有乐观自信的基调。二是充分承认现实生活的不可知,反对宏大叙事。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碎片化的、混沌化的现实生活,先锋文学等选择了放弃整体性,转而书写细节,但这个细节本身是四处飘散的,这种写作消解了文学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的意义。他由此提出,作家应该从更高的层面上去思考生活,在承认现实生活复杂性的基础上,不放弃对整体性的把握和接近。
青年批评家徐刚从对当下中产阶级写作问题的观察出发,深入阐释了文学与生活的多重关系。他认为,宏大叙事反映的是文学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之后,作家转向书写个人生活的小叙事,这样的写作一度意义非凡,它所携带的日常生活的新鲜感、生动性也给文学带来很大活力。但是,这样的写作在今天逐渐变成了对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的书写,以及对弥漫着颓废、绝望、孤独情绪的精神世界的抒发。这样的书写看似高深,实则问题重重。作家不应该沉溺于私人生活,而要对这个时代的公共生活加以深入理解,并追求高贵的精神生活,在写作中体现灵魂的深度。
李云雷、霍俊明、刘大先、张定浩、丛治辰、马兵、金赫楠、李蔚超等也从不同角度对论坛主题进行发言。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