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生于夏朝末年伊水之畔的空桑村,精通烹饪。他以“至味”说汤,成为商汤心目中的智者。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后世尊其为“烹饪始祖”和“厨圣”。古人将烹饪与汤剂的宗师同归于伊尹,相传《汉志》所著录之经方著作《汤液经法》也是伊尹所著。
伊尹是伊姓始祖。以伊水河为姓,尹是官名(一说为挚),相当于国相,伊尹从此得名。伊尹得姓还有一种说法,即伊尹是帝尧伊祁氏的裔孙。《元和姓纂》云:“帝尧伊祁氏之胤,裔孙伊尹,名挚,相汤,生陟、奋。”《三辅旧事》说:“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于伊水。”《吕氏春秋·尊师》曰:“汤师小臣”,就是说成汤王以伊尹为师,创建了商王朝,继而辅佐了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共五位帝王。
史书记载,伊尹幼年时,由厨师抚养长大,又名阿衡。他聪颖勤奋,加上父亲言传身教,使他得到学习烹饪技术的机会,为之后成为烹饪大师奠定了基础。长大成人后,伊尹作为有莘氏女儿陪嫁佣人,服务于成汤王。关于伊尹史迹,先秦文献典籍的记述很多,但不少是传说,且互相冲突的甚多。
伊尹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以贤德著称的名相、帝师。他由烹调美味引申出治理天下的道理,广纳贤才,以仁义治天下。《史记·殷本纪第三》说,“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干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换句话说,他背着锅和砧板见成汤王,用烹调之术,劝说成汤王实行王道。司马迁在《史记》中,十六次提到伊尹,言简意赅地勾勒出了伊尹的贤明和帝师形象,历史上遵伊尹为“元圣”。
伊尹有关烹饪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吕氏春秋·本味》中。伊尹 “说汤以至味”,即“凡味之本,水为最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厚。”也就是说,他认为,疆土辽阔,物产丰富,才能得到广博食材;食材取料贵在精,无论肉鱼还是蔬菜,都要用上乘精品;厨师的技艺在于调和味道以及火候的掌握程度;用料要讲究先后多少,各尽其功。至味即是美味,要做到甜不过分,酸而有度,咸不损味,辣不浓烈。“皆有自起”,即是说怎样调味,使用什么样的调味料,是菜肴本身所要求的。
后世多认为伊尹的治国才能源于烹饪智慧高明、技术精到,因而有“伊尹煎熬”、“伊公调和”、“伊公负鼎”之赞,千古流传。伊尹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中国烹饪的不变之规。《吕氏春秋·慎大览》说:“祖伊尹世世享商。”所谓“世世享商”,就是指每一世代的商王,在祭祀成汤时,伊尹都是陪祭的对象。孔子的弟子子夏说:“汤有天下,选于众,伊尹,不仁者远矣。”
众所周知,“治大国如烹小鲜”一语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但起源于伊尹与商汤的对话。孔子《论语》也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先贤们都是把伊尹的思想引申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中。由“五味调和说”引申而来的和谐、和平、和睦组成的“和”文化,以及和而不同的观点,至今仍然是我们与人、与国交往的重要指导思想。
伊尹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相当特殊的人物,作为贤相,他可以与吕尚、管仲相提并论;他的才智,可以与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并驾齐驱。如今伊尹遗迹广布于河洛、豫东和鲁西南一带。
青年毛泽东在《讲堂录》中给伊尹很高的评价:“伊尹道德、学问、经济、事功俱全,可法”。
当然,在历史上关于伊尹的异传也有很多,由于时代遥远,无论学术界持何种观点,都不可能完全说得清楚。
作者:任重,祖籍甘肃秦安,出生地甘肃会宁,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现居兰州,在某高校供职。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高级工程师,高级职业指导师,副研究员。主要作品有:专著《商论》《人论》,哲思录《寻梦莲花·心知录》,散文集《灵魂的花朵》,诗集《乡关》《向着一个立意》等。
责任编辑:许志刚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