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子赣),春秋末期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七十二门徒之一。曾担任过鲁国、卫国的宰相及齐国大夫,擅长经商之道。
子贡一生亦官亦商,功绩卓著。其经商之术,从商之道,谋商之略,家庭财富均不亚于范蠡。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列传的大商人不过十几位,范蠡第一,子贡排第二。我国后世商人把经营活动称为“端木生涯,陶朱事业”,就是以子贡与范蠡为楷模。迄今,一些附庸风雅的商人还常用“生涯宗子贡,贸易效陶朱”作春联,将子贡、范蠡作为祖师爷来敬仰。
端木姓氏出于皇帝派衍。《史记》载:皇帝生二子,长子少昊,次子昌意,昌意之子颛顼, 传二十余世至鬻熊,生有两个儿子,次子端木,端木又生典,典以父名为姓,名端木典。端木典为端木姓氏始祖。现在我国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可见到的端木氏就是其子孙繁衍而来。
据说子贡母亲怀孕时,曾梦见神赐以宝玉,随后周景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20年)二月,子贡诞生,便取名端木赐。子贡生有奇相,资禀聪颖,能言善辩,从小跟随父亲经商,18岁游学鲁国,拜孔子为师。换言之,子贡是先商后儒,由商而儒。
子贡少时家境富裕,心高气傲。据王充《论衡》记载,师从孔子第一年,子贡自认为学识比孔子强;到第二年,认为自己学识与孔子不相上下;到第三年,他终于知道自己与孔子的差距。相处日久,他才发现了孔子思想之深邃博大:“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下不可阶而升也。” 意思是说,自己要达到孔子的思想境界,就像搭着梯子上天一样遥不可及。从此,他心悦诚服地追随孔子,成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去世后,他还为孔子守墓六年。
子贡拜孔子为师后,并没终止商业活动。只是经商不单是为了发财致富,而与政治目的相联系起来,并在儒学价值观指导下进行。他用经商所得资助孔子周游列国,资助孔子办私学,竭力宣传儒家学说,扩大孔子的思想及影响。因而,在孔子名扬天下的过程中,子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子贡内儒外商,为富当仁。他的成功,得益于其独特的“经营之道”和正确的商业思想。子贡是一位有学识的大商人,是著名的“物以稀为贵”理论的最早提出者。他不仅把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运用于联合纵横,而且在指导商业经营实践上运用得出神入化。
子贡认为:为商之道,首在信誉。“民无信不立”,商道也是如此。交易之道在于恪守“忠恕”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而无骄,富而好礼”。他坚守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信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后世所称“端木遗风”也就是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思想。
子贡反应敏捷,办事通达,能言善辩,加之周游列国见多识广,这均为其最终成为杰出的外交家和家累千金的儒家富商创设了条件。他往来于曹、鲁两国之间经商,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他的经商之道为后世商界所推崇,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
《史记•货殖列传》载:“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抗礼。”“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也称其“富比陶朱”。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即在黎阳学子贡,何必南越法陶朱”的佳句。
孔子评价“赐(子贡)也达”,对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办事通达而予以肯定。在众多门徒中,孔子很赏识子贡,誉他为“瑚琏之器”,比喻子贡具有瑚琏般的品格和堪当大任的才能。
子贡被奉为儒商鼻祖,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儒家学者,还在于他取得了不俗的经商业绩。子贡的儒商精神,包括两方面:“瑚琏”精神和通达精神。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高”、“贵”、“清”、“达”。
作者:任重,祖籍甘肃秦安,出生地甘肃会宁,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现居兰州,在某高校供职。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高级工程师,高级职业指导师,副研究员。主要作品有:专著《商论》《人论》,哲思录《寻梦莲花·心知录》,散文集《灵魂的花朵》,诗集《乡关》《向着一个立意》等。
责任编辑:许志刚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