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顿
猗顿,以盐致富,战国时期驰名的大盐商。他一生经营了三业:畜牧、运输和珠宝业,且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创造了商界奇迹。
猗顿本姓王,鲁国人,家境贫寒。13岁父母双亡,20岁尚未娶妻成家。后来,在四处求生时,遇到一户人家做了上门女婿。因他后来在猗地落户,在猗地致富,殁后又埋葬在猗地,故称猗顿。
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陶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母畜)。’於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滋息不可计,货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畜于猗氏,故曰猗顿。’”换句话说,猗顿本来穷困潦倒,衣食困难。听说了陶朱公范蠡弃官从商,并通过经商致富的故事后,求教于陶朱公,向他寻求致富之道。陶朱公认为,鲁地洙水、泗水以北地区,人多地少,没有山林水泽等自然资源优势,单纯依靠种地仅求饱腹都非常困难,致富谈何容易。他指点猗顿饲养牛、马、猪、羊、鸡五种雌畜。
猗顿受到陶朱公的启发,决定移居到猗氏(今山西运城市临猗县)经营畜牧业。猗氏盛产牲畜,畜牧业居天下首位。到了那里后,他专事饲养和买卖牛羊。俗话说:“母牛生母牛,三年五头牛。”“母羊生母羊,三年挤倒羊圈墙。”经过数年的辛苦经营,他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畜牧业主。
随着他的畜牧业壮大,远近有很多人前来投奔猗顿。猗顿尽力安置,渐渐地,围绕他的居住地形成了一个大村落,也就是后来的猗顿城。为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畜牧业,猗顿又在方圆数十里的地方,布置了畜牧点,他的三个儿子分住在不同畜牧点上。后来,这三个畜牧点便以他三个儿子的名字命名,村名延续至今。猗顿大儿子王寮的村民人称为“大哥村的人”。每年清明节给猗顿扫墓时,“大哥村的人”不到场,扫墓不能开始。
在经营畜牧业聚集了一定财富的同时,猗顿审时度势,认为单纯经营此业,难以大富。他通过观察,发现猗氏离河东盐池很近,那里有大量可开发的盐资源,当地有许多人从事盐业经营富了起来。明代编纂的《河东盐法志》中,记载着古代关于“盐南风”的传说。据说盐湖的风景是从南面中条山上的“盐风洞”里刮来的,盐风洞由神主宰,“仲夏应候风出,声隆隆然,俗称盐南风,盐花得此,一夕成盐”。
在猗顿看来,盐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日用品,需求量大。只要经营有方,必是一条快速致富之路。况且,早期的盐从其肇始就不须煎煮,不需要人力,依靠风日天然晒成后,再用人工捞采出来,就可供食用。与滨海的海盐开发相比较,成本低,产量高,投资少,收益多。猗顿看准了商机,于是将经营畜牧业积累的财富转向经营盐业。后来,晋商经商之始大多以盐为本,行商天下,因而,他们把当年在河东因“用盐而起”的巨富猗顿尊为“晋商祖师”。
当时,猗顿开辟了两条运输主线:一是在中条山,靠畜驮车载池盐,运往山南,销往齐、鲁各地;二是由禹都向西黄河渡口修了一条 “盐车路”,运往秦地,并通过秦地销往西域等地。当时,巴蜀地区有千里栈道,与关中相通,商业贸易非常繁荣。关中的天时、地利、人和,为猗顿经营盐业和畜牧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利用这一地区优势,快速垄断了这片地区的盐业和畜牧业市场。不仅如此,他还把视角转向海外,开辟了通往欧洲腹地的商路,进行对外盐业贸易。运输业的兴起,又大大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猗顿致富后,“其财善聚,亦复能散。”传说,他为贫民设了“济贫站”“舍饭站”,周济穷人,兴修水利。至今在临猗县王寮村的西南处,还保留着“饭家巷”的名称,据说是当年猗顿办的“济贫站”和“舍饭站”的遗址。
猗顿除了从事畜牧业和盐业经营以外,还从事珠宝经营,是当时著名的珠宝鉴赏家,珠宝经营业主。有学者分析,可能是因为猗顿做盐业海外贸易时,交换来许多西域的玛瑙玉石等宝物,见多识广,自然就有了鉴赏力的缘故。
猗顿死后,葬在猗氏。其陵园大门为3间古典建筑,飞檐翘首,古朴庄严。门楹两侧楹联为:“兴三园畜五牸富甲天下,利国家济九州誉满乾坤。”陵园东北不远处有羊道沟、羊坡地,相传是当年猗顿放牧牛、羊之地。
致富后的猗顿为表达对范蠡的感恩之情,在今临猗县王寮村还修建了陶朱公庙。后世将他与陶朱公并称“陶朱猗顿”。
作者:任重,祖籍甘肃秦安,出生地甘肃会宁,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现居兰州,在某高校供职。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高级工程师,高级职业指导师,副研究员。主要作品有:专著《商论》《人论》,哲思录《寻梦莲花·心知录》,散文集《灵魂的花朵》,诗集《乡关》《向着一个立意》等。
责任编辑:许志刚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