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十 四 回
(唱词)
十二兵团黄司令
自认指挥很英明
面对属下把令下
各军将士都听清
党国效力时候到
冲出重围都有功
军人战场向前冲
后退一步用枪崩
眼看就要发人马
忽听有人喊高声
兄弟们都给我上
打进共军大本营
来人正是廖运周
好个威风大先锋
黄维一看心高兴
炮弹掩护往外攻
时间本是十一月
老天刮的西北风
虽说天气有点冷
打起仗来热血涌
二十七日整六点
飞机大炮猛烈轰
大队人马往外闯
周庄赵庄阵地冲
不多一时冲出去
黄维一看喜心中
急命大队往外赶
共军没有啥威风
有的军队刚进村
四面八方喊杀声
枪炮一阵猛射击
死伤不少蒋军兵
话说蒙在鼓里的蒋军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在11月27日早晨,命令各军人马准备突围。果然,在这天早晨6点,在飞机、大炮的猛烈轰击后,廖运周率领一一○师向双堆集附近的周庄、赵庄解放军阵地冲锋了。说来奇怪,不费什么劲,廖运周的一一○师冲出去了。
黄维一见大喜,连忙督令后续部队火速跟进。哪知,当起义的一一○师刚刚冲过去,忽然一声叫打,解放军的各种大炮、机枪一齐向敌人开火,把正在密集行进的敌人打个措手不及,顿时人仰马翻,乱成一团,一片慌忙。黄维在后边,不知道前面出了什么事,等到明白过来,已经悔之晚矣。他慌忙命令后撤,可是有的部队已经被切割成数段,退也退不下来,只好一狠心丢掉了事。这个出其不意地打击,又折兵上千人。
黄维恼羞成怒,不甘死心,命令18辆坦克、100多门大炮作掩护,向双堆集东南小李庄方向突围。首先是12架飞机像穿梭一般,在小李庄轰炸、扫射,接着,各种炮弹像排山倒海似地向小李庄轰击。每一分钟,都要打出近千发炮弹。在一阵狂轰之后,以十四军和十八军的3个主力师为先锋,在从东到西6里宽的平地上,出动成千上万的步兵,紧跟在坦克的后面,人喊马嘶地汹涌冲击而来。
守在小李庄、刘庄一线的中野解放军,很熟悉黄维这一套打法,守在坚固的工事里,不慌不忙,眼看着黑压压的敌人向前移动。他们准备好各种武器,当敌人进抵小李庄200米左右的时候,解放军各种火器一齐开火,炮弹像雨点般落在敌群中爆炸,打得敌人叫苦连天,栽倒在地。这样,一连打退敌人反复10多次冲锋,杀得敌人横尸遍野。
打到上午9点多钟,黄维见攻击不动,简直气疯了。命令炮兵用排炮向小李庄进行毁灭性轰击。刹时问,把整个小李庄打成了火海。也就在这时,他命令王牌团,从小李庄左边迂回过去,突破了刘庄阵地,使小李庄两面受敌,情况十分紧急。但是,守在小李庄的著名英雄营长李英才,早就有了准备。他高声喊道:“同志们,一定要守住阵地,全歼黄维兵团,决不让一个敌人,从我们阵地上跑掉!”话刚说完,敌人就冲了上来。于是,全营指战员抱着同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同敌人展开了一场恶战。三连七班长李连成两处负伤,继续射击敌人。三排长重伤,副排长牺牲,战士杜克明带领全排继续战斗。当敌人的坦克冲到面前,李营长沉着地发出命令:“让坦克过去,打步兵!”坦克从一连的工事上压了过去,但敌人的步兵却被各种火力压制住了,无法前进。
(唱词)
历史上难忘一九四八年
十一月二十七日这一天
双堆集淮海战役南战场
有多少无名英雄谱诗篇
老百姓踊跃上前抬担架
战场上穿梭来回救伤员
解放军轰轰烈烈一场战
共产党解放祖国好河山
战士们冲锋陷阵杀敌军
拼性命死死守在阵地前
战死了多少英雄和好汉
为人民洒下热血把敌歼
蒋匪军攻击多次都失败
就让他插翅也难飞上天
解放军不怕牺牲流血汗
一个个紧皱眉头咬牙关
看准了敌人上来就开火
只叫它上前容易回头难
蒋介石兵多将广几百万
解放军一人敌他上百千
双堆集杀得天昏地又暗
好像那火山爆发烟冲天
战士们浴血奋战守阵地
眼看着子弹即将要打完
正值此时,各连子弹都快打光了,通讯员一个接着一个跑到指挥所报告。李营长命令道:“机枪打完了,打步枪,步枪打完了,扔手榴弹,手榴弹用完了上刺刀!”英雄李英才营长为革命决一死战的命令,激励了全营的斗志。当敌人进到阵地前百米以内时,一场生死格斗开始了。
守在阵地上的解放军勇士们,一个个揭去手榴弹盖子,手榴弹像雨点般地掷进敌群。手榴弹用完了,就紧握明晃晃的刺刀,向涌进阵地的敌人刺杀过去。顿时,阵地前沿一片喊杀之声,一排排敌人被刺倒下去。不大功夫,解放军强大的后援部队赶到了,当即人人奋勇,个个争先,迅速发起暴风雨般的大反攻,打退了敌人,夺回了刘庄阵地,守住了小李庄。
就这样,在27日这一天,从早晨6点打到下午5点,黄维可以说是用出了吃奶的全部力气,也没有打开一条出路,又伤亡几千人。
第二天,黄维又指挥兵团向双堆集西南马庄冲击,指望杀开一条出路,把飞机、大炮、坦克都用上了,还是白费力气,没有一点进展。于是,黄维又向双堆集西面、北面、东面猛冲狂打,又厮杀了一天,四面都好像铜墙铁壁一般,打得黄维兵团精疲力竭,头破血流,依然冲不出去。这时,黄维那不可一世的骄傲之气完全打消了,活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全瘪了,垂头丧气,一筹莫展。
(唱词)
国军名将叫黄维
一筹莫展皱双眉
调动大军往外闯
瞎子点灯蜡白费
往东打了一天整
眼看天色就要黑
冲了多次都失败
人马死伤一大堆
指挥大军往西杀
战了一夜又返回
接着又往南方打
激战一天难突围
伤亡惨重连失败
调转马头攻正北
打了三天并三夜
千万人马化成灰
黄维这时犯了难
脸上变成茄子色
我军人马十二万
为啥不能出重围
这回战场遇强敌
四面突围吃大亏
枪炮武器都先进
还有战机天上飞
难道就该走麦城
是我黄维命倒霉
这时,黄维对于突出重围的指望,几乎完全破灭了。连“突围”两个字也不提了。他命令各军以双堆集为中心,在东西10里长,南北5里宽的包围圈里,再次调整部署,采取环形防御,加紧构筑工事,固守待援。黄维当即把无法突出重围的情况,向南京蒋介石电报,恳求蒋介石火速督令徐州、蚌埠两路人马驰援,以解救第十二兵团突出重围。
再说南京蒋介石,在接到黄维的电报后,得知第十二兵团已在浍河南岸双堆集被围,连日奋战,无济于事,犹如浇了一盆冷水,凉了半截。他预感到,辽沈决战的惨败,又将在徐州重演。这一决战如果失败了,那就等于宣告蒋家王朝的全面崩溃。所以,越想越怕,极为惊慌。
(唱词)
蒋介石看罢电报着了忙
不由得一阵阵地心发慌
难道是上天要灭我国军
国民党中华民国要灭亡
这几年为了消灭共产党
打内战全力以赴拼刀枪
徐蚌地投入兵力几十万
真可气这仗打得太窝囊
将士们没有主义没理想
还有人背弃党国去投降
第一战百韬弟子把命丧
徐州东精锐部队被灭光
有些人一上战场吓破胆
扔武器永不复返奔他乡
为什么不怕死的共产党
一个个上了战场像饿狼
现如今爱将黄维陷重围
双堆集前线将士很迷茫
黄维他率领大军十二万
可今日如同鲨鱼入大网
我还得想个办法去解围
双堆集怎样去把黄维帮
蒋介石左思右想犯了难
拿起来加急电报看周详
黄维向蒋介石报告,要求徐、蚌兵团驰援,其实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兵团一直向南进攻,被解放军阻止于徐南孤山集、四堡、褚兰一线,无法前进。由蚌埠北上的李延年兵团,在遇到徐东南下的解放军痛击之后,怕蚌埠有失,赶紧缩回淮河南岸。这时,蒋介石正指望黄维兵团这个王牌部队,能够在关键时刻收复宿县,打破徐州守军的战略包围。哪知,黄维在兵至浍河南岸,也陷入重围,造成了“三股麻绳一齐断”的局面,蒋介石及其左右文武如何不急,又如何不慌。
蒋介石急忙委派国军参谋总长顾祝同乘机飞临双堆集阵地上空视察,并和黄维通话,要他“站稳脚,就地固守,并把所占地区加以扩大”,还许诺“空投粮弹补给”。顾祝同回南京后,立即向蒋介石报告了双堆集战场的严峻形势和黄维兵团突围无望的处境。
蒋介石眼看着徐州局势极端严重,于11月29日,电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立即乘飞机到南京开会,决定挽救之策。
杜聿明奉命不敢怠慢,当天飞到南京参加“官邸”会议。最后,蒋介石接受杜聿明意见,由黄维暂时吸引住解放军,好让杜聿明悄悄撤出徐州,经永城迂回至淮河南岸附近,然后再依托淮河,会同蚌埠蒋军合力北上解黄维兵团之围。
再说杜聿明当天飞回徐州后,立即传达蒋介石指令,批准刘峙把徐州“剿总”总部迁往蚌埠,刘峙喜之不尽,当天就奉命飞赴蚌埠,终于实现了他逃走保命的目的。随后,杜聿明召开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第十三兵团司令李弥、第十六兵团司令孙元良开会,商量撤出徐州的问题。杜聿明把南京“官邸”会议精神,蒋介石决定,放弃徐州,经永城至阜阳,撤至淮河,然后依托淮河,会合蚌埠李、刘兵团向北解黄维之围,这一整套作战计划,向3个兵团司令说了一遍。杜聿明最后说道:“照我的计划,撤退是可以成功的。关键是:撤即不能打,打即不能撤。我已经把这个原则向老头子说了。只要只撤不打,是可以安全撤出的。如果撤出来又恋战,势必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邱、李、孙3个兵团司令听了杜聿明的撤退计划,都表示赞成“即撤就不能打”的原则,决定放弃徐州,经永城向淮河撤退。并决定了撤退的详细部署,总括起来是三条:
第一、徐州蒋军第一步是向西撤到永城;第二步是再撤到阜阳。
第二、全军准备用3天时间撤到永城;用7天时间撤到阜阳。
第三、全军在撤退中,各军均带足粮、弹、油料,避免补给而延误行期,并且有利于各自作战。
关于徐州“剿总”指挥部及各兵团的撤退序列是:
第一路,是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定于11月29日向当面解放军发动全面佯攻,以迷惑解放军。只留少数部队于小孤集、四堡、白楼等地牵制解放军,至12月1日晚撤退。大队主力于29日夜开始撤退,30日到达瓦子口,经王寨、李石林前往永城。
第二路,是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总部直属队,跟在第一路邱清泉兵团之后,于30日晚由副参谋长文强指挥,沿铁路附近公路经大吴集、孟集向永城前进。
第三路,是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在徐南孤山、笔架山、白虎山一线,11月29日亦发动全面佯攻,迷惑解放军。30日黄昏留少数部队牵制解放军,至12月1日晚撤退归还建制。大队主力于30日黄昏开始撤退,经肖县西面红庙、冯河集向永城前进。
第四路,是李弥的第十三兵团,在邱、孙兵团向徐南攻击时,负责守备徐州。在撤出徐州时,即为西撤大军之殿后部队。30日晚在苑山及徐州市内留少数掩护部队,迟滞解放军,至12月1日黄昏撤退。大队主力至30日晚开始撤退,经曲星铺、袁圩向永城前进。
上述撤退部署不能说不完备,但是由于整个徐州城早就人心惶恐,一听说弃城逃走,蒋军官兵一个个都争先恐后,自行其是。杜聿明的指挥部还未动身,其悄悄地撤出徐州的部署就已经被完全暴露了,使得本已惊慌的徐州更加惊恐不堪。
就在这时,传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传说黄维兵团在双堆集被围后已经覆灭了;有的说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已经大败,逃过淮河;有的说徐州解放军云集,正在准备攻城等等,各种消息不胫而走。再有就是,徐州“剿总”第二处提前焚毁储存的大量军用地图等物,火光冲天,数10里可见;保密局提前用炸药破坏火车和工厂,机车爆炸之声百里之外都可听到。整个徐州人心浮动,惶惶不可终日。
就在杜聿明指挥撤退之时,第二纵队指挥官谭辅烈报告:“我奉命去查封公私银行时,一连几家都已经是人去楼空,不但现金已经运走了,连家属也乘飞机跑了。按时间计算,他们是在29日就走了。也就是说在南京决定放弃徐州的当天,这个撤军的机密就泄露出来了。有人说,是南京总统府命令这样干的!”
杜聿明听了气得暴跳如雷,拍案大叫道:“老头子钱就是命,连泄露军事机密都不顾,叫我怎么打胜仗!”
这真是:破船四漏难堵水,
事到败亡无两全。
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张学仁先生
【作者简介】张学仁,笔名天然,山东枣庄市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高级职称,曾任淮北市青少年宫主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淮北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淮北市作家协会理事。曾在省内外报刊发表多篇散文、诗歌。近年来,先后出版了散文集《行在路上》、长篇淮北大鼓《淮海硝烟》多部文学作品。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