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福明与赵兵(右为乡村医生赵兵)
怀远县白莲坡镇赵拐村村民,总能看见“赵兵”每日忙碌地走村入户的身影。从医16年,走遍家乡山山水水、帮助困难患者上千人,将病人的病情记挂心上……
在怀远县白莲坡镇赵拐村,乡村医生赵兵的事迹广为人知。虽然工作条件较为艰苦,但赵兵用“医者仁心”的大爱救死扶伤,扶危济困,谱写了一曲感人的乡村医生之歌。从医12年帮助困难患者上千名地处淮河岸边的怀远县白莲坡镇赵拐村,盛产白莲坡大米,村民散居在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泥路两旁,大伙儿总能看见“赵兵”救死扶伤走村入户的身影。
他早年跟乡村医生的父亲学习医疗技术,然后又从县卫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当起了一名乡村医生,10余年间跑遍了村里的家家户户,鞋子都穿坏了10多双。”赵兵说,过去农村缺医少药、交通不便,乡亲们经常因看不起病把小病拖成大病,有的村民还因救治不及时而过早地离世。他从小看到百姓的疾苦,坚定了长大从医、服务基层的念头。立志在乡村从医,也意味着离开了繁华,需忍受乡村的孤苦与物质的清贫。同是乡村医生的赵兵妻子说:“赵兵工作很认真,有时病人送来了,他正吃饭放下碗筷就给病人治疗,有时半夜病人也找他也很快上门。一个炎热夏天,赵兵正在午睡,突然来人敲门喊救命,一个村民抱来一个两岁的落水女孩琪琪,他揉了下眼睛,光着脚丫子连忙即救,只见病人全身发紫,面无血色,此时孩子已没有了呼吸,瞳孔也渐渐扩大。他说:“孩子可能没救了。”孩子的奶奶哭着跪了下来,赵兵不停地施救,终于让孩子得救了!围了一大些人,无不对他的敬业精神而感动!”村里还有个中年妇女,由于雨天天黑触电,出现生命危及,他不嫌脏不怕累也不怕危险,立刻给其做了人工呼吸,人是救活了,自己病了好几天。像这样救人的例子举不胜举。
病患群众是他最牵挂的事赵兵干一行爱一行,常常爱专研一些疑难杂症,他跟随老中医学习,自己研制发明的烫伤膏和咳嗽贴,经过反复论证疗效显著。今年18岁的赵梅,一提到赵兵大夫的名字内心就充满了感激。“我9岁时左腿被开水烫伤,由于家里穷没钱医治,伤口不时流脓出血,每天都很疼,人也变得很自卑。”她说,9岁那年,赵大夫到她家体检时,发现了她的状况后,一直将她的事记挂在心上。将患者身心状况记挂在心上的赵大夫,不仅为全村精神障碍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实施精准医疗服务。去年9月,他还向上级部门建议免除所有精神障碍患者的医治费用,这一建议被采纳后,患者每人每年减少医治费用五六千元。村里有个70多岁老人,身患多种疾病,他的意愿是将来把遗体献给国家医学研究,赵兵多方热心帮助,终于让老人露出满意笑容。
怀远县卫计局等有关领导认为,以赵兵为代表的乡村医生,虽不是医疗水平最高的群体,但他们用爱、用责任浇筑起乡村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犹如行走田间地头的“天使”,为群众送去健康与温情的关怀。
责任编辑:何妹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