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有幸和岳父生前去游览了一趟,也算了却我一片孝心。重庆江津建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定名江津迄今已1400多年。江津历史悠久,古为巴国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即在此劳动生息,境内有两处极具历史价值的新石器遗址,被命名为“先巴文化”。周赫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置巴郡,为江州县地。蜀汉先主时(221-223年),设乐城县。南齐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县治从郡城(现重庆)迁至溪口(今珞璜顺江附近),自此单独设县。西魏时(553-557年),置七门郡,改江州县为江阳县。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县治移至今址(几江镇)。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县城地处长江之要津而定名为江津县,隶属渝州。明清时,属川东道重庆府。
1949年11月28日江津解放后,属川东行署壁山专区, 江津区是聂荣臻元帅的家乡,位于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尾端,是重庆九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隆兴寺原名龙兴寺,又名朱羊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龙华镇周望山上,距龙华镇政府驻地10公里,在江津主城与白沙镇之间。始建于宋代(1127年-1279年),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登基兴盛时期有一定的规模,正统年间(1436年)铜梁县巴岳寺僧人释真铨、释真隆云游到隆兴寺,加入本地户籍,购置农田经营寺院,寺院规模逐渐发展壮大。
明朝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由该寺僧人释德仁、释德培扩建,寺院面积为2675平方米,寺院依次分布有天王殿、燃灯殿、大佛殿、玉皇殿、观音殿、阎君殿等六大殿,各类大小神像数百尊,神态离奇,惟妙惟肖,许多菩萨、佛龛、香炉的石雕形式为圆雕、凸浮雕、阴雕,殿前的香炉均为镂空石雕,古老精湛,花鸟栩栩如生。
周望山间有释、道、儒“三教”合一的佛耳岩,寺院内宽敞幽静,有明朝修建的“奈何桥”连接木鱼石,木鱼石见证着“奈何桥”旁一棵罕见神气的老榕树怀抱奇葩,聆听着古老的“黄桷树儿黄桷垭,黄桷树上结枇杷”的歌谣。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寺院陆续被拆除,多数神像遭到毁坏,千年古银杏树和数以千记的古树被砍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一九八六年夏天,时任江津县委书记的辜文兴同志在考察隆兴寺(朱羊寺)时指出“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实物,是联系历史与现实的纽带。没有文物见证的历史是苍白的,失去文物佐证的文化是不完整的。”
十多年来,隆兴寺僧众始终坚持勤俭节约、自力更生,在旧址废墟上恢复建设,现完成的有小山门、观音殿、药师殿、地藏殿、接引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五佛殿,维修千佛崖、新塑滴水观音,配套修建了餐厅宾馆、观景亭、游览道路等工程。目前寺院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千多平方米。
作者 施福明 安徽乡土作家、民革党员、 省市作协会员,中国剧作家协会理事,国家二级编剧,中国水浒传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何妹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