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人生
艺术人生
  • 书画
  • 摄影
  • 印石文化
  • 艺术人生
  • 品味草庙豆腐 (文 李 劲)

    时间:2019-04-22 15:13:39  来源:中国国风网  作者: 李 劲

     

    1555917565(1).png

    草庙豆腐,起源于清朝末年(1891年),距今已有128年的悠久历史。本产品色鲜味醇,入口软绵,营养丰富,质优价廉。被称为纯天然无公害最佳食品,是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地理性标志产品,被誉为“御制佳品”。 

    草庙村气候适宜,土地肥壮,草庙的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其他的营养成分。每100克黄豆含蛋白质36克多,在各种食物里遥遥领先草庙豆腐,原名鸳鸯豆腐,发源地在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鸳楼村。相传,在很久以前,古饶镇鸳楼村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富庶村庄。五谷丰登,人杰地灵,招引百里甚至千里之外的逃荒者,纷至沓来。原来,鸳楼村头,有一座宽大的门楼,青砖彩瓦,飞檐翘壁,高大宏伟,令人驻足仰视。后来,从遥远的天边,飞来了一对年轻的“仙人夫妻”,他(她)们发现鸳楼村是风水宝地,便下凡入住,过着男耕女织,厮守终老的“天仙配”生活。另一种传说是:几百年前的一天清晨,早起的人们发现村头的门楼下,有一对鸳鸯鸟,不知何故撞楼殉情,情景令人唏嘘。善良的村民为了纪念这对鸳鸯,便将门楼改为鸳鸯楼,随之村名也改为鸳鸯楼村,再后来演变为鸳楼村,至今。

    鸳鸯豆腐,就是那对“仙人夫妻”开始制作并流传下来的。炉火熊熊,代代相传。从1965年开始,鸳楼村开始家家制作豆腐,后来又发展到生产队集体作坊。鸳鸯豆腐,老少皆宜,盛名远扬。后来,鸳鸯豆腐更名为草庙豆腐。1948年12月2日至5日,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华东野战军代司令粟裕率领华野指挥部,在草庙村驻扎时,将军和战士都喜欢吃草庙豆腐。

    草庙豆腐制作流程。分为六个步骤即,第一步:精选品质一流的“大陆白黄豆”(蛋白质含量高,熬制出的豆腐率高),在缸内浸泡(冬天需要10个小时左右;夏天需要5个小时左右,其他浸泡时间根据天气温度揣定)。第二步:磨浆。用石磨将浸泡丰盈的大豆,放在石磨上手工磨制(后来发展至牲畜拉磨和电机带磨),让豆浆流进器皿里。第三步:滤渣摇晃。首先将器皿里的豆浆倒进纱布兜里,少许加水(草庙村东井水),接着人工摇晃,让豆浆淌进铁锅里,然后再放入土灶上火煮。第四步:煮浆20分钟,之后用特制的石膏(硫酸钙)点入豆浆,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再挤出水分,豆腐脑就变成了豆腐。第五步:被石膏点过的豆浆凝固前,立即用各种模具灌形,然后加压成形。第六步:压制成各种形状的豆腐块后,进行分类打包。

    说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今,村主任赵先强带领几名村民,自筹资金,重建“草庙豆腐作坊”,让百年传承焕发青春,振兴乡村经济。草庙豆腐的特色:历史悠久,传统手艺;色鲜味醇,入口软绵;营养丰富,质优价廉;老少皆宜,回味无穷。矿物质丰富的地下“草庙村东井水”,是此豆腐的唯一用水。无漂白无添加剂;即产即售,无需存货,质量保证,售用放心。

    “石磨飞转延续华夏传承,铁锅沸腾助力乡村振兴”。豆腐、是我国的首创,而草庙豆腐更是独树一帜。色美味醇的草庙豆腐,现在被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批准为地理性标志产品。

    品味草庙豆腐,真香!祝愿草庙豆腐香飘万里,带着村民走向富裕之路。

      图片1.png

    李劲警官

    【作者简介】李劲,又名李守民,笔名:黄里,男,1964年12月25日生人,祖籍安徽省萧县李石林村。中共党员。 1985年毕业于警察院校。大学文化。现供职于安徽省淮北市公安局。一级警督警衔。

    现为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徽公安文联理事、淮北市作协副主席。30多年的耕耘,先后出版散文集《橄榄绿·红草情》、随笔集《今夜无歌》、诗歌集《紫花地丁集》和长篇小说《天街的梦》等。座右铭:已经错过太阳,不要再错过月亮。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