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人生
艺术人生
  • 书画
  • 摄影
  • 印石文化
  • 艺术人生
  • 酒与茶 文/王海峰

    时间:2018-04-16 09:14:35  来源:中国国风网  作者:王海峰

     

    56.jpg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家国情怀和人生起落,仿佛系于酒与茶之中。酒可以解愁,茶可以清心。酒能抒发冲天豪情,茶能表达婉约柔肠。
     

           古往今来,酒与茶仿佛孪生兄弟,结伴而来相拥而去。无酒不成宴席,无茶不成敬意。圣人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何以表达“乐乎”?唯酒唯茶。且有道士接访苏轼的典故。——传说有一次苏轼游完莫干山,来到山腰的一座寺观。道士见来人穿着非常简朴,冷冷地应酬道:“坐!”对小童吩咐道:“茶!” 苏轼落坐,喝茶。他随便和道士谈了几句,道士见来人出语不凡,马上请苏轼入大殿,摆下椅子说:“请坐!”又吩咐小童:“敬茶!” 苏轼继续和道士攀谈。苏轼妙语连珠,道土连连称是。道士不禁问起苏轼的名字来,苏轼自谦道:“小官乃杭州通判苏子瞻。”道士连忙起身,请苏轼进入一间静雅的客厅,恭敬地说:“请上座!”又吩咐随身道童:“敬香茶!” 苏轼见道士十分势利,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道士见挽留不住苏轼,就请苏轼题字留念。苏轼写下了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道士一见,颇为尴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待人接物,不要以貌取人。

           酒的世界光怪陆离,说也说不清楚。酒让人疯让人狂,让人清醒让人沉醉,让人快乐让人痛苦,让人欢笑让人啼哭。高兴时饮酒,痛苦时饮酒,会客时饮酒,独处时饮酒,婴儿出生时饮酒,老人去世时饮酒,送亲朋好友出门时饮酒,外出归来接风时饮酒。偶遇时饮酒,邀约时饮酒,失恋时饮酒,成婚时饮酒。只要想喝酒,总是能够找出喝酒的理由,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仿佛是一种诱惑,让人深陷其中无法抗拒。

           人的一生总是与酒结缘,喜怒哀乐总与酒息息相关。朋友在一起喝酒能变成仇人,仇人在一起喝酒也能够变成朋友。天下大事仿佛就没有喝酒解决不了的问题。失败时喝成功时喝,男人喝女人也喝。女人喝酒时能够变成男人,男人喝酒时能够变成女人,好人喝酒能够变成魔鬼,魔鬼喝酒能够变成好人。喝酒的好处仿佛说三天三夜也说不清。酒是毒药,能够让健康的人毙命,酒是良药,能够让失去生活信心的人登时热血沸腾。  

        其实,有时候酒孬酒好无关紧要,喝多喝少才至关重要。有时候喝多喝少也无关紧要,在哪喝和谁喝才至关重要。有时候在哪喝和谁喝也无关紧要,喝出效果达到目的才至关重要。有的人喝一次酒能够记住一辈子,有的人一辈子也不能在一起喝一次酒。有的人喝酒人缘越来越多,有的人喝酒人缘越来越少。能够坐在一起喝酒就是缘分,怎么样喝都有道理,能够让不能坐在一起的人一起喝酒,就是一种能力。能够让有不同意见的人通过喝酒达成共识,就是一种水平。这种能力和水平,你不承认不行,况且具有这种能力和水平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少之甚少,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境界。喝酒就是画圆,能够画好的人确实不容易,除了有胆有识,还要有礼有节,喝得你口服心服,喝得你五体投地。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把酒当歌,人生几何”。 中华五千年历史博大精深,中华酒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为酒而歌、为酒而醉、为酒而狂。酒壮英雄虎胆:“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酒抒英雄豪情:“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酒解千古愁肠:“何以解愁,唯有杜康”。“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栏倚遍”。酒显闲暇惬意:“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通过酒把人生描述的痛快淋漓。 

     

     

    08.jpg

     

     

    酒与茶难舍难分。酒是动态的,茶是静态的。一个如脱兔,一个如处子。中华民族十分讲究茶道,茶道发源于中国。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响,“茶道”一词说法讲究甚多。中国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今人往往只知有日本茶道,却对作为日、韩茶道的源头、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茶道知之甚少。这也难怪,"道"之一字,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如行道、道路、道义、道理、道德、方法、技艺、规律、真理、终极实在、宇宙本体、生命本源等。因"道"的多义,故对"茶道"的理解也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中国茶道有三义: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诗文、书画、建筑、自然环境相结合,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饮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实于饮茶的艺术形式之中,重在修炼身心、了悟大道;饮茶即道是中国茶道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煮水烹茶,道法自然。   

    在中国茶道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目的,饮茶即道是根本。饮茶之道,重在审美艺术性;饮茶修道,重在道德实践性;饮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中国茶道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 中国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茶文化和饮茶习惯,如藏族:酥油茶、甜茶、奶茶、油茶羹。维吾尔族:奶茶、奶皮茶、清茶、香茶、甜茶、炒面条、茯砖茶。蒙古族:奶茶、砖茶、盐巴茶、黑茶、咸茶。回族:三香碗子茶、糌粑茶、三炮台茶、茯砖茶。茶的泡法也有诸多讲究,传统泡法诏安泡法潮州泡法宜兴泡法安溪泡法等等不一

    在我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中,涉及茶的诗词、歌赋和散文比比皆是,可谓数量巨大、质量上乘。这些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唐代杰出诗人杜甫,写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诗句。当时杜甫年过四十,而蹉跎不遇,微禄难沾,有归山买田之念。此诗虽写得潇洒闲适,仍表达了他心中隐伏的不平。诗仙李白豪放不羁,一生不得志,只能在诗中借浪漫而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的他又异常苦闷,成天沉湎在醉乡。正如他在诗中所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当他听说荆州玉泉真公因常采饮“仙人掌茶”,虽年愈八十,仍然颜面如桃花时,也不禁对茶唱出了赞歌:“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深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俪芳津,采眼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中唐时期最有影响的诗人白居易,对茶怀有浓厚的兴味,一生写下了不少咏茶的诗篇。他的《食后》云:“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诗中写出了他食后睡起,手持茶碗,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情趣。清高宗乾隆,曾数度下江南游山玩水,也曾到杭州的云栖、天竺等茶区,留下不少诗句。他在《观采茶作歌》中写道:“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禅茶一味”是最好的修道禅茶是指寺院僧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禅是一种境界。讲求的“禅茶一味”,“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这是因为,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仿佛身体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深思。

    茶人置于茶桌前,烧上一壶水,泡上一款适合自己的茶,看着茶叶的翻卷,也常会生出好多感慨,可谓“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物世界”,人生如茶,只有两种姿态:沉与浮,两种姿势:拿起与放下。生活就像品茶,头苦,二甜,三回味…人生发展也不过如此。因此,千秋大业一壶茶,呷一小口茶,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经得住人生考研,苦味甘来。 

    做一个静静的喝茶人,不理会世间的嘈杂,不违背自己的初心,每一天,都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是夜,茶香满室,杯中茶由淡变浓,浮浮沉沉,聚聚散散,苦涩清香中慢慢感悟人生的真谛。

     

    369.JPG

    王海峰先生

     

    王海峰,原任大型国企党委宣传部长多年,现就任中国国风网副主编,从事新闻,痴爱文学,喜欢清静,好酒喜茶,闲赋诗文,于一方喧嚣中固守初心。

     

     

    责任编辑:何妹




     

     

     

    上一篇:思想之光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