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印石文化
印石文化
  • 书画
  • 摄影
  • 印石文化
  • 艺术人生
  • 古语中的智慧,国学中的经典。

    时间:2017-01-26 10:33:36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轶

     

     

    12.jpg

    上善若水,

    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大智若愚,

    勿恃聪明。

    大智若愚,语出《老子》“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形容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记载:“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淡泊恬适,

    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滴水穿石,

    贵在坚持。

    水滴石穿,语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班固《汉书·枚乘传》中记载“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比喻虽然力量比较小,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也作“水滴石穿”。

    滴水穿石,贵在坚持;驽马十驾,贵在不舍。

    厚积薄发,

    以柔克刚。

    厚积薄发语出苏轼《稼说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

    以柔克刚的态度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

    海纳百川,

    包容涵藏。

    海纳百川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

    戒骄祛躁,

    平等待人。

    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这是孔子“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的态度,同时也是老子“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思想。

    涵养心性,

    静定归真。

    涵养心性,静定归真,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态度,是一种道教教义。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

    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心诚则灵,

    唯德感天。

    心诚则灵,关键是要做到“心”、“诚”两点。其如《礼记》中所讲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一样,只要虔心诚意,就能产生灵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心态,愿望就会实现,这就是心诚则灵。

           大道至简,

    淳朴自然。

    大道至简,是中华道家哲学。

    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大道至简即指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