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印石文化
印石文化
  • 书画
  • 摄影
  • 印石文化
  • 艺术人生
  • 古代有“父亲节”吗,形式上与当代有什么区别

    时间:2019-06-17 10:15: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轶

     


    1910年,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的布鲁斯·多德夫人,为了感念父亲的养育之恩,倡议将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作为父亲节。她的倡议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教会的支持,当年6月19日,斯波坎市举行了全世界第一次父亲节庆祝仪式。这一节日很快在全球广为流传,各地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敬意。

    • 其实,中国古代同样也有父亲节,不止一个,形式多样,其主题依旧是感恩父亲。

    古代父亲节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倡议者是孔子。《孝经﹒开宗明义章》认为:“夫孝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孔子认为用孝道表达对父亲的感恩,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也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受到孔子的影响,他的学生子夏在《论语》中,曾说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这话的意思是个人的德行,不应停留在表面,侍奉父母,要尽心竭力,辅佐君王,能奉献生命。

    在《论语·颜渊》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答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说是君臣父子应各司其职。孔子并不赞成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而是要打破等级的束缚,建立融洽和睦的等级关系。

    随着儒学的传播和推广,忠君和孝道成为社会的主流。《吕氏春秋》提出:“事亲则孝,事君则忠。”忠君和孝父划了等号,成为衡量个人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标准。父亲,作为等级中的重要一环,在古代不但家庭成员,还是社会等级的代名词。

    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说父母的生日,子女不可不知,既为父母高寿而高兴,又替父母年事已高,子女感到忧惧。在这种背景下,父亲的生日,成为子女表达孝心的最好时机。

    《诗经・豳风・七月》诗云:“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早在春秋时期,酒是子女祝寿的最佳礼物。在唐朝,父亲的寿诞有了浓厚的仪式感。文人封演撰写的《封氏闻见记·降诞》中,记载:“近代风俗,人子在膝下,每生日有酒食之会。”生动记录了古人祝寿的情形。

    在当时,晚辈在大堂向父亲鞠躬行礼,子侄在侧室答礼致射。祝寿行礼完毕,子女举办寿宴,以“声乐”助兴,同时,蒸制寿桃和寿糕,分送亲友,为父亲祈祷健康长寿。子女还要在父亲的生日那天,亲自做水引,又叫汤饼,与今天的生日面类似,以此表达自己的孝心。用生日面祝寿的传统,一直流传至今。整个寿诞活动,与现代生日party十分类似,气氛热烈,其乐融融。

    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名为《新荷叶·薄露初零》的词,是她特意为文学家晁补之祝寿写的,词曰:“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这首词从个人感情出发,不但向寿星表达了良好的祝贺,又将其比作名相谢安,体现了词人忧国忧民的初衷,格调高雅,不落俗套。

    古代民间还关注父母的结婚纪念日,将其叫做“天伦日”。《礼记》有云:“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在古人眼里,婚礼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大事。南宋词人周密在《齐东野语·巴陵本末》中,认为:“人伦睦,则天道顺。”其中既体现了长幼尊卑的等级关系,又表达了血亲之间的天然联系。

    在天伦日,子女在家举行九拜大礼,感谢父母赐予生命的血脉恩情。南宋词人陆游和唐婉的天伦日,长子陆子虞召集弟妹,举办庆祝仪式。整个仪式十分注重礼仪。子女屈膝跪地,稽首行礼。行礼时,必须左手压右手,拱手于地,头缓及地,停留片刻,抬头后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就是最为隆重的九拜大礼。在某个“天伦日”,陆游完成了千古名篇《示儿》。在讲究孝道的古代,天伦日是阖家团聚的重要日子。

    古代文人十分重视科举考试,能够考中功名,可以说完成了人生的一个小目标。元朝诗人高明在《琵琶记》中,诗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体现了科举对文人的重要性。孟效的《登科后》赞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将科举及第的兴奋心情展露无遗。

    正因如此,文人格外重视科甲日,其子女更是将其视为家庭的重要财富。每逢科甲日,一家欢聚,共同庆祝。北宋文学家何薳(音wěi)曾被苏东坡推荐为官,因此与其关系甚好。在他的《春渚纪闻》中,记录了苏东坡的大儿子苏迈担任河间县令期间,专门带薪休假,风尘仆仆,赶回家为父亲庆祝科甲日。

    子女生日,也不能忘了父亲的恩情。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意思是说父亲在世,子女要有孝敬的德行,父亲去世,子女同样要有尽孝的行为。在古代,成年子女过生日,在父亲的安排下,先祭拜祖先、天地、师长后,才能庆祝自己的生日,强调家族不忘本的传统。

    • 尽管在形式上,父亲节在现代和古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前者是在个人社会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情感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后者受到古代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将皇权和父权划了等号,提倡父权至上,父亲是家族中的主角,母亲属于配角地位。

    现代的父亲节,欢聚一堂,赠送礼物,吃顿晚饭,足以表达相互的感情。在古代,孝敬父亲,是当时的社会共识和舆论焦点,也是评判个人修养的重要标准,古人除了物资追求之外,更加注重精神境界的提升。

    《诗经﹒蓼莪》有诗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歌的大意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浩大广阔,子女报答父母也是理所应该的。其实,父亲节不过是一个文化符号而已,只有注入了双方的感情才有真正的意义。子女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一声爱你,一次握手,胜过父亲节的礼物千百倍。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