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印石文化
印石文化
  • 书画
  • 摄影
  • 印石文化
  • 艺术人生
  • 在清朝什么人才能有资格被皇帝“赏穿黄马褂”

    时间:2019-01-24 10:17:16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轶

     

    之前有一篇关于“义丐”武训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武训是一个乞丐,他由于不识字经常受到别人的欺辱,于是便暗暗发誓,即便是乞讨也要办一所学校,用来兴教育。就这样,武训几十年如一日,用乞讨来的钱兴办了学校,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朝廷知道了这件事后,对他大加褒扬并赏穿黄马褂。

    这里我们就会有一个疑问,黄马褂究竟是什么人穿的,朝廷如果要赏赐给某人需要符合哪些条件?只有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才知道武训到底有没有得到黄马褂。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黄马褂”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不妨看看清史专家郑天挺先生的说法,郑先生认为,“黄马褂是清朝官吏的一种制服,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政权,拿来收买、愚弄、麻醉他的仆从们的一种工具。”这种观点显然带有阶级史观的色彩,但似乎不妨碍我们对“黄马褂”是什么有个清晰的认识。

    图1 清乾隆 蓝色云龙纹暗花绸镶羊皮里行服袍

    我们再来介绍一下清朝的制服有哪些。根据《清会典》记载,清朝的制服总共有四类:礼服、常服、行服、雨服。礼服、常服、雨服,我们都好理解,那什么是行服呢?所谓行服,顾名思义就是在行动时穿的衣服,主要指在打仗、旅行、骑马时穿。行服再细分为“行袍”和“行褂”,“行袍”和长袍一样,而“行褂”则和我们今天的外套接近,衣短主要是为了骑马方便,袖短是为了射箭方便,所以它又有一个名字,即我们所熟知的“马褂”。

    而在清朝时,“内大臣”和“侍卫”作为皇帝的保卫者,都是要穿“行褂”的,还要佩刀。因为他们所穿的“行褂”是用明黄色的丝绸或纱做成,故又称“黄马褂”。那么,什么是“明黄”呢?明黄就是淡黄色,是当时皇帝的专用色,一般的贵族只能穿金黄色,而平民则只能穿杏黄色(发红的黄色)。正因为“黄马褂”金贵,所以能得到这种赏赐是莫大的荣耀,如果某人立了大功,皇帝有时就会“赏穿黄马褂”。

    图2 清 身穿黄马褂画像

    那么,什么人才能有资格“赏穿黄马褂”呢?

    前面提到的“内大臣”和“侍卫”穿黄马褂,是因为他们任职的关系,因为是皇家卫队,代表了天子威仪,故才有这个特权。不过他们虽然穿黄马褂,但这黄马褂并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只有他们在任职内才可以穿,一旦离职,黄马褂就不能穿了。所以这种黄马褂还不是“赏穿黄马褂”,而是“职任褂子”,用满语来说,就是“秃山”褂子。

    事实上,只有两种情况下才能“赏穿黄马褂”。

    一种是狩猎时所赏赐。我们知道清朝是马背上的民族,娴于骑射,即便入了关,但依然保留这个传统。在咸丰以前,皇帝每年秋天都要到木兰围场狩猎,称为“木兰秋狝”。如果在狩猎中猎中鹿的以及打猎完蒙古人在路上献禽的,这些人一律都“赏穿黄马褂”。

    不过这种黄马褂也不能随便穿,根据《养吉斋丛录》记载,这种行猎时所赏赐的黄马褂只能在狩猎时才能穿,平时是禁止穿的。另外,在打猎期间,皇帝往往还要举行射箭比赛,要求文武百官,不论是满人还是汉人都要射箭,满人如果射中五箭,汉人如果射中三箭都有奖赏。如果是官阶高,且得赏次数较多的官员还能得到黄马褂,不过这种褂子有一个统称,叫作“行围褂子”

    图3 清代将领

    另一种则是真正的“赏穿黄马褂”。如果高级武官或者统兵的文官在战场上立了功,皇帝则一般会赏赐黄马褂。这种黄马褂不限时间,不限地点,想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穿都可以。不过这种做法在道光以前很少见到,是在咸丰以后才逐渐流行起来的。此外,对于武将,还会加封“巴图鲁”,“赏戴花翎”,以及封爵、世袭等。我们知道在后来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的那批将领里边,大都是赏赐过黄马褂的,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

    然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赏穿黄马褂”不是一种孤立的奖品,是要和其他条件搭配在一起的。只能一步一步地来,到了最高的赏赐,才会“赏穿黄马褂”。上面提到的三种黄马褂都是有区别的。职任和行围的褂子是使用的黑色纽绊,武功的褂子则使用黄色纽绊。

    图4 武训(1838-1896),行七,原无名

    •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武训到底有没有穿过黄马褂。

    我们可以总结出四点:第一、“黄马褂”是赏赐给和军事相关的人员的;第二、黄马褂是赏赐给高级官吏的;第三、“黄马褂”不是孤立的奖品,是和“花翎”、“品级”等配合赏赐的;第四、黄马褂是最高规格的赏赐。因此,皇帝每赏一个人时,都是要在史书上大书特书的。所以清朝哪一个人被皇帝“赏穿黄马褂”,我们都是可以查到的。

    我们再来看看武训:第一:他不是军事相关人员;第二、他也不是官吏,只是一个普通的乞丐;第三、他根本得不到这些奖赏,因此无法配合“黄马褂”赏赐;第四就更不用说了。以上四条无论从哪一条来说武训都不符合,因此我们知道他是没有“赏穿黄马褂”的资格的不过这只是推理,我们还得看看历史记载。

    图5 武训先生墓

    那么,既然是这样,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武训得过黄马褂呢?那是因为我们后人的想当然了,后人为了纪念武训,抬高武训的地位,所以才说他赏穿过黄马褂。在我们国人的心目中,即便一个人取得了再高的成就,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地位也是不完满的,一定要得到政府的承认才具有合法性。我们知道武训兴办义学,仁义无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义丐”,但他的社会地位毕竟不高,与他所做的社会贡献怎么说都有点不协调,所以人们要将“赏穿黄马褂”这件事加到他的身上。

    我们翻阅清朝的史料,根本就没有关于武训“赏穿黄马褂”的只言片语。到了抗战时期,才有了武训得过黄马褂的传说,但还不确定。直到抗战结束以后才坐实了武训穿过黄马褂。到了电影《武训传》则更是无以复加地认为,武训得了黄马褂以后,穿过它,又扔了它。其实这也符合我国历史的传统。按照顾颉刚先生的说法就是“层累造成的古史”,越到后面的历史记载越详细。其实这就像滚雪球一样,这里添一点,那里添一点,到后来雪球变得越来越大。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