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者王国维赞苏东坡等四人:“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杜甫)、子瞻(苏东坡)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黄庭坚称赞苏东坡的和陶诗,苏东坡自己也为此感到自豪,说他开创了和陶诗,共做和陶诗一百二十四首。他在颍州开始此项工作,离开惠州之时,已经完成一百零九首,剩下十五首是在海南岛完成的。编成诗集后,让其弟苏辙为序。信中说:“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苏东坡曾写“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都是贬官之地,不是什么功业,他却在这些地方写出了和陶诗,可以说,是陶渊明陪伴苏东坡熬过了那些痛苦的日子,苏东坡多么幽默。
难怪林语堂在 《苏东坡传》中写道:“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苏东坡贬到惠州做了很多好事,他致力于文化传播,惠州西湖因苏东坡而知名,因为苏东坡的讲学,惠州形成了崇尚读书的氛围,自苏东坡到惠州,天下人不敢小视惠州。苏东坡曾到惠州所辖博罗县的香积寺,作《游博罗香积寺》诗:寺去县七里,三山犬牙,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寺下溪水,可作碓磨。若筑塘百步闸而落之,可转两轮举四杵也。以属县令林抃,使督成之。
“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东风摇波舞青绿,初日泫露酣娇黄。
汪汪春泥已没膝,剡剡秋榖已分秧。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
三山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要令水利供臼磨,与相地脉增堤防。
纷纷落雪看收麺,隐隐曡鼓闻春糠。散流一啜云子白,炊裂十字琼肌香。
岂惟牢丸蔫古味,要是真一流天浆。诗成捧腹便绝倒,书生说食真膏肓。”
此诗说明苏东坡已来惠州两年了,麦田吐穗时,他来到罗浮山香积寺。本来岭南没有朋友,但苏东坡将春泥和秋毂当成朋友,因为,这些景象在四川和长安也能够见到,如同老朋友。关键是他不但欣赏景色,还鼓励和教育当地陪同他的官员要兴修水利,建立小水坝,可以利用流水推动碾盘磨米。虽然苏东坡是贬官,但他的知名度,让他在生活上受到当地官员的关照与尊重。一个贬谪之人还关心农民的水利建设,难怪能千古流芳。现在广东乡下有很多水磨依然存在,虽然水磨几乎无人使用了,可是水车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苏东坡在惠州最为著名的诗歌就是吃荔枝了,他做了两首,这首最著名:“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首荔枝诗是苏东坡苦中寻乐的内心写照。不是苏东坡,其他人很难想象有这么豁达和快乐。关键是乐不思蜀了,不回长安了,还有些显摆和气人的幽默。杨贵妃尽管有快马吃的荔枝也不够新鲜,坐在荔枝树下,一口气吃了三百颗,这是多么的快乐。与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将儿呼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相比,心胸更豁达,立意更高,不为贬官愁苦,而是乐在其中。这就是苦中寻乐的高人。
后来宰相章惇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说苏东坡不思改悔。又被贬到儋州(海南岛)。儋州更加荒凉,瘟疫肆虐,贬到海南的人往往九死一生,苏东坡在海南整整呆了三年零八天。儋州至今仍有苏东坡的纪念馆,成为旅游经典。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三月,苏东坡得到赦免,但不能回到长安,他选择去常州定居。苏东坡由虔州出发,经过南昌、当涂、金陵、真州(仪征)、润州(镇江),拟到常州居住。苏东坡终于走上了回归之路,渡海的当晚完成此诗《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你看,冒了九死一生的风险,东坡也丝毫不会悔恨,因为他把这次贬谪当成免费旅游了。他看到了平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绝风光和人情世故,这是何等的通达与乐观。
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也曾被政敌章惇贬到雷州,“不许居官舍,遂僦民屋”。章惇得知后,严令州府究治胆敢借房给被贬官员的当地民众。后来章惇也被贬到雷州,碰巧亦向这个人求租房子,对方心有余悸地答复他:“前苏公来,章丞相几破我家,今不可也。”(见《宾退录》卷八)真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章惇的儿子在得知父亲也被贬儋州之后,曾写信求苏东坡宽容他的父亲,因为他父亲曾经是苏东坡好友,但嫉妒苏东坡才华,怕他当成宰相,故而屡屡迫害。而章惇的儿子则是苏东坡学生,所以,儿子求助于苏东坡。他的求助,立刻得到苏东坡的应允,可见,苏东坡是一个多么豁达之人。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