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略知下象棋或看过下象棋的人都知道:在棋盘或棋纸上的敌我双方棋格中间有一条界沟,上面标明:“楚河汉界”。这里就是寓意历史上有名的楚汉相争时,双方签订停战协定的地方一鸿沟(看来真正意义上的象棋是在汉朝以后出现的)。
真正的鸿沟在一个叫荥的地方。那个地方,两千多年前叫荥,现在还叫荥,它就在河南郑州城北三十公里,荥阳市郊的荒野之中。这条三百米宽,百十来米深的大沟,是魏惠王在公元前三百六十年,挖的一条与黄河相连的运河。因为在广武山下,当年人们将其称为广武涧。不论是运河也好,广武涧也罢,都说明古时这条沟是有水的,只是后来河水才干了。唐朝韩愈在《过鸿沟有感》一诗中叹道:“力尽乌江千载后,古沟芳草起寒云。”
话说刘邦和项羽,这两个原本一同隶属于楚怀王帐下的反秦哥们,走到这条鸿沟时,己成为势不两立的对手了。
刘邦自从被西楚霸王项羽屈辱地封为汉王后,没有一天不想东进的。第二年,趁项羽进攻齐国之机,刘邦从汉中出奇兵,定三秦;合五路诸侯五十六万人马,攻占了项羽的首都彭城(今徐州)。项羽忙率精兵三万回救,大败汉军于睢水,睢水几被刘汉败兵壅塞断流,刘邦狼狈逃回了荥阳。项羽整顿旗鼓后,包围了荥阳。几经战阵,刘邦无法突围;想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无奈项羽不允。只得半夜以女子披甲,从东门突围,并由纪信假扮汉王,忽悠项羽;刘邦则带数十骑侥幸从西门逃生。随后,刘邦收拾起败兵加上萧何补充来的兵丁,继续与项羽对抗。双方遂于广武山前,鸿沟两边,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两军对垒,久攻不下。气急败坏的项羽,将俘虏来的刘邦父亲绑缚于鸿沟一边的高台上,支大镬,烧沸水;并隔岸高喊:“刘老哥!快投降吧!不然,我就把你老爹放在镬里煮了。”亭长出身的刘邦,当即以“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口吻还以颜色:“项老弟!你我曾同为怀王帐下的结义兄弟,我爹就是你爹,要是煮了你爹,别忘了分一碗汤给我啊!”项羽眼睛都气绿了,要不是项伯劝阻,刘老爹早就被项羽煮全羊了。
两军在鸿沟两边相持未决,苦捱时日。一日,项羽又在沟边喊话:“刘邦听着!天下纷争数年,都是因为你我二人,今日我要向你挑战,一决雄雌,免得天下人为你我受苦。”刘邦听罢,哈哈大笑:“我只与你斗智,不和你斗力!”接着历数项羽十大罪状;气得项羽七窍生烟,使伏弩射中刘邦前胸。刘邦假意捂脚,以示无妨。后走入成皋。
他们就这样隔着大沟吵了一年。直到公元前202年晚秋,楚军粮尽,汉军兵乏,谁也拿不下谁。无奈之下,双方讲和:以大沟为界,中分天下;沟西为汉,沟东为楚。从此,就有了棋盘中的楚河汉界。后来,司马迁在记录这段历史时,把大沟称为“鸿沟”。这个名称显然比《竹书纪年》中的“大沟”有意味,也比古时的“广武涧”有气势,尤其是将它用在刘项对峙的故事中,更是意味深长。“鸿沟”二字,从此就出现在中国的词典中了。
斯时,项羽三十岁,刘邦五十四岁。说是结义兄弟,其实,刘邦这个岁数,在古时给项羽当爹还有多。姜还是老的辣,在项羽归还了刘邦的老父、妻子,撤兵东归后;刘邦采纳了张良、陈平的建议;撕毁“停战协定”,挥师东进,追击项羽。尽管项羽回头又把刘邦打得大败而逃,但,刘邦却是屡败屡战的高手;在接受了张良的“先裂土封王,以笼络韩信诸将”之策略后,刘邦得以重新调动韩信、彭越、英布等新封诸王,各率部围攻项羽。于是,历史在“鸿沟”后面,留给项羽的是:“韩信点兵”、“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和“自刎乌江”。
黄河,这条洗不清历史是非的河,用滚滚滔滔的浑水告诉我们:所谓谈判,就是双方都想喘息;所谓楚河汉界,就是为了喘息而划定的地理借口;所谓停战协定,就是为了寻找一举击溃对手的机会;所谓英雄豪杰,就是得意一时的历史匆匆过客。唯有“鸿沟”二字,成为中国词典中的永恒。唯有“鸿沟”,造就了大汉王朝的兴起,以及汉民族称谓的诞生。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