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皆是古人抒发内心情感的绝佳方式,心情不好时可以写诗,失恋后可以写诗,对心上人的思念,也可以通过诗词表达。古代的诗人浩若繁星,诗歌并非文人的专属,驰骋沙场的将军,身穿龙袍的帝王,只要灵感上来,也能写出让人赞不绝口的诗篇。
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朱元璋,幼年时期最大的愿望是吃饱饭,他也一直为此努力,小小年纪就到上山放牛,而且这些牛还不是自家的,属于村里地主家所有。本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子可以好过一些,或许上天降大任于朱元璋身上之前,必须对他进行层层考验。
由于灾荒不断,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只有十几岁的朱元璋,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埋怨过玉皇大帝,指责过如来佛祖,更怒骂过元朝皇帝的昏庸,却改变不了其困境,精疲力竭后的朱元璋,彻底明白一个道理,活下来才有希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举目无亲的他,开启漂泊生涯,当过和尚、混过丐帮,面子已经不重要,活着才是王道。成功通过考验的朱元璋,在二十五岁这一年,迎来了人生当中的转折点,加入以郭子兴为首的起义军,还把郭子兴养女马氏娶进门,距离人生巅峰越来越近。
朱元璋并未因暂时的成功而迷失自我,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想成为笑到最后之人,必须除掉实力不俗的陈友谅。公元1363年,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决战,胜者将会一统天下,败者必然一无所有,成王败寇的道理就是这么残酷,经此一战乾坤已定。
过程虽有波折,但结果早在朱元璋预料之中,获得决定性胜利的他踌躇满志,很想现在就飞奔到父母的墓前,哭着告诉他们:爹、娘,儿子我现在有出息了,如果不出意外,不久的将来会坐拥整个天下。夜半时分,朱元璋独自离开军营,前往附近的一座寺庙。
此时庙里的其他僧人早都进入梦乡,唯独方丈在打坐,他看到朱元璋走进来,问他姓甚名谁,这么晚到来所为何事?朱元璋笑而不语,在墙上留下一首非常霸气的诗《不惹庵示僧》:“杀尽江南百万兵,腰前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顾哓哓问姓名。”随后头也不回的离开。
尽管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充满杀气,非朱元璋这等胸怀和阅历之人不可写出,与李白的“十步一杀人,千里不留行”有一拼。如今几百年过去了,朱元璋沉睡在明孝陵,而他的这首诗却流传下来,敢问还有哪位皇帝的诗词,能有如此的杀气?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