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高考季,用一句万众瞩目、撼动全城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尽管每年到这时候总会有声音呼吁大家要放平心态,高考没那么夸张云云,但大都反响平平。因为这件事影响太广,每个人或早或晚,总能碰到一次,极有共鸣。
其实跟古人艰难的科举考试比一比,现在的高考已经简单多了。正所谓“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处比天高!”
文艺范儿十足的唐代科举
▲唐代新科进士入宫
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但时运不济,还没开张就遇上改朝换代。第一次正式的科举考试,其实出现在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从此开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科举被废除,这将近1300年的时间里,科举成为人才选拔最主要的方式。
唐朝时,科举制度初创,很多细节都不是很完备,但大致的框架却就此定型,影响深远。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就是每年都开的常规性考试,而制科则是由皇帝下诏举行的临时考试。
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国家有大庆的事件时,才会有制科,比如新皇登基、封禅大典、册封太子等等。这种不可控的因素没法指望,大家最寄予厚望的,还是常科。
那么,常科考什么呢?唐代的科举名目,那就一个字“多”!日常开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种,覆盖了经学、法律、术数、文字、政策等多个方面。
其中,明经和进士是影响最大的两科。尤其是后者,因为自唐高宗以后,宰相大都是进士出身,水涨船高,进士科也就成为唐朝最热门的考试。
▲春风得意马蹄疾
热门到什么程度呢?当时有句谚语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50岁能考上进士还算是后生呢!曾经写下科举第一快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大龄考生孟郊,中第那年已经46岁了。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能深深理解白居易刚刚20多岁就中了进士、雁塔留名时,那份藏都藏不住的嘚瑟。
每年进士科录取的人数不等,少的时候一次取八九个,多的时候也不过二三十人。比较奇葩的时候还出现过一个都不要的情况。那是著名的奸相李林甫为了打造“野无遗贤”的政府形象故意搞的鬼。虽然比较少见,但是谁赶上了谁倒霉。那批倒霉的落榜生里最出名的一个,名字叫杜甫。
那么进士科考什么呢?经学和时务策(即策论)是必考科目,除此之外,还要“加考诗赋”。唐朝的政府公文都是骈四俪六的赋体,考辞赋也算工作需要;考作诗,那纯粹就是时代风尚了。
中唐时著名的大才子钱起,就在进士科的考场上写了一首著名的应试诗《省试湘灵鼓瑟》,其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句传诵千年,收割粉丝无数。就连当时的皇帝,也名列其中。
改革力度大的宋朝科考
宋人对科举的重视更胜一筹。宋真宗亲自出手,为科举考试写推广文案:
▲宋真宗《劝学》
俗是俗了点,但效果不是一般般的好。
即使大文豪如苏东坡,一战成名也是因为科举。
相传22岁那年苏轼进京参加省试,文章写得太好,太合主考官欧阳修的心意,以至于让欧阳修误会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为了避嫌,把他取成了第二名。谁知道去掉密封一看,居然不是曾巩,而是眉州苏轼!欧阳修非常惭愧,就把这件事说了出来。结果,苏轼就成了这一科的无冕之王。
不仅如此,苏轼的策论写的尤其好,当时的很多考生都拿他的文章做范文,来揣摩行文套路。当时还有一句俗话,“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羊羹。”从另一方面也印证了苏东坡不愧是北宋文坛的扛把子,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就连考试,都可以封神!
▲北宋考神苏东坡
而且宋朝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在原有的地方州郡解试和尚书省省试的基础上,增加了殿试的流程。而且实行了“糊名”制度,开启了匿名评审的先河。
最重要的是,其他科目严重萎缩,独尊进士一科,而且从宋英宗开始,进士考试的频次定准为三年一次,从此,这种考试形式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不曾更改。
至于考试的内容,也经历了很大的变革。宋朝初年,进士考的还是唐朝的老三样:诗、赋、策论。后来欧阳修、王安石等人极力主张改革文风,考试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诗赋取消,改成了经义,而策论也成为了重点。
写的一手好文章的苏东坡能够一战封神,真不是偶然。
套路最深的明清八股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成了八股文的天下。
所谓八股文,就是在四书五经的出题范围内,用固定格式和固定解读方式来阐述观点的一种应用文体。考试专用,不会不行。
所谓“八股”,指的就是“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八部分内容。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八股文讲究的是“代圣人立言”,也就是用你的笔,说圣人的话,说错一点都不行。
而且,八股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格式固定,字数固定,绝不允许自由发挥。看看今天高考作文卷上多留出来的小格子,有没有偷偷擦一把冷汗?
你是不是以为,像八股文这么死板的文字,一定挑不出头脑灵活的人才?
那你就错了。
▲明代大儒王阳明
明代大儒,心学大家王阳明,可是考中了二甲进士第七名,殿试前十的考界佼佼者。
明万历年间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那也是二甲第九名的高手。
更别提清末名臣林则徐,人家可是二甲第四名的大才子,全国排名第七,考中当年也不过26岁。
另一位清末洋务派领袖张之洞,还是探花出身,据说慈禧太后最喜欢读他写的奏折,那叫一个大气磅礴。
这是为什么呢?
从写作角度分析,八股文讲究结构严谨,章法细密。写八股文更像是一种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不严密的人,很难写出行文流畅的八股文。而头脑清楚、条理分明,本身就是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从这一点来看,八股文对于人才的培养和筛选,也有不可抹杀的功劳。
但无论如何,今天的莘莘学子们都比前人要幸福,更多的科目,更多的知识,更多的学习,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挑战当前,勇敢迎战吧!
责任编辑:王海峰 |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