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风网 |  官方微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活动报名/会员申报 | 证件查询 |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印石文化
印石文化
  • 书画
  • 摄影
  • 印石文化
  • 艺术人生
  • 为什么唐朝之后,再也没有朝代定都西安?

    时间:2018-01-30 16:51: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轶

     

    如今,提到古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西安,也即古都长安。西安,古称长安、镐京,现为陕西省省会。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不过,自唐朝之后,历代封建王朝都不再定都,而是选择开封、洛阳、北京、南京等城市。那么,为什么唐朝之后,再也没有朝代定都西安呢?

    首先,在唐朝之前,不少朝代都定都长安,比如西周、汉朝、西晋等。早在秦朝之前,关中土地肥沃,森林茂盛,是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比如“天府之国”这一赞誉一开始不是说四川的,最先指的便是关中。但是,对于古都长安来说,历史上可以说是饱经战火的破坏。就唐朝来说,因为安史之乱等战争的影响,长安的人口、经济等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并且西安一带,农产物生产入不敷出,也成为制约西安继续成为国都的一大因素。

    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唐朝之前的隋朝来说,即便定都西安,不过也在建造东都洛阳。通过京杭大运河的修建,江南一带的粮食可以很方便的运送到洛阳一带。而漕运不变的西安,在粮食供应上就没有这一优势。进一步来说,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中的通济渠(汴河)途经开封,最后入淮入江。因而开封便成为锁控江淮的咽喉重地。对于北宋来说,定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同样是希望借助于漕运来获得江淮一带的粮食。

    自唐朝之后,伴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历代朝代的赋税和粮食主要都来自于江南地区,中国古代南宋时民间有谚语:“苏湖(太湖地区)熟,天下足。”到明清时则有了“湖广(湖南湖北)熟,天下足”一说。与此相对应的是,建都西安的话,显然会远离经济重心,不利于朝廷对地方的掌控。自唐朝之后,不管是定都开封还是北京,都有助于通过运河来和经济重心之间的联系。而朱元璋建都南京,则更接贴近江苏、浙江等繁华之地了。

    最后,在笔者看来,对于隋唐来说,之所以没有放弃长安,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主要威胁来自于西北方向,比如突厥、吐蕃、吐谷浑等,定都长安有助于发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效果,类似于明朝定都北京一样。但是,到了对于北宋、金朝、明朝来说,主要威胁来自于华为、东北方向,所以选择定都开封、北京等地。总的来说,唐朝之后不定都西安,根本原因还是经济重心的南移,从而体现为政治中心的东移。

     

                    责任编辑:王海峰

    网友点评

       

    版权信息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风网  备案号:皖ICP备19013950号  公安备:34060002030165
    Copyright © 2015 -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国风网
    商务合作:138-1064-8262
    邮箱:zgguofeng@126.com

    关注我们

    国风网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